近期出台了特大城市的标准,原来全国有一百多个特大城市,调整之后只有十六个了。象棋界“大师”应该是神圣的称号,有二十来个特级大师,一百多个大师看着实在不像样子;甚至某些特级大师在公开赛中和业余棋手下占不到便宜。比如说某人是京剧大师,这是极高的称谓,全国大体不应该有超过十个人被称为京剧大师,否则就掉价了。象棋协会应该恢复以前的特级大师、大师标准,只有获得全国个人赛冠军三次或以上者,才能称为特级大师,只有获得全国个人赛前六名两次或以上者,才能称为象棋大师。这样的标准下,特级大师和大师的名单如下(自己手工统计,不准确之处欢迎指出):
象棋特级大师: 杨官璘、胡荣华、李来群、赵国荣、吕钦、许银川
象棋大师:王嘉良、刘忆慈、李义庭、何顺安、徐天利、孟立国、蔡福如、臧如意、蒋志梁、刘殿中、钱洪发、柳大华、郭长顺、陈孝堃、于幼华、林宏敏、刘殿中、徐天红、卜凤波、苗永鹏、陶汉明、阎文清、万春林、金波、孙勇征、王斌、潘振波、聂铁文、汪洋、郑一泓、赵鑫鑫、洪智、王跃飞、蒋川、王天一、郑惟桐
这样象棋特级大师6人,象棋大师36人,这样才保证特级大师、大师这神圣等级称号的含金量。(看看这个名单中的现役棋手,在现在哪个拿出来不是响当当的独当一面的人物!)
感谢大家的回复,这里再编辑一点:个人觉得大体来说,十年左右产生一个新特大,一年左右产生一个新大师是比较合理的频率。特大和大师泛滥使得称号掉价,对于象棋未必是好事。现在到处是大师,很多(不算那些年老力衰的)大师去参加业余比赛对业余棋手也未必占优势,我觉得是大师这个称号的悲哀。如果有京剧界的朋友,不妨问问他们当今有几个人称得上是京剧大师?如果有书法界的朋友,不妨问问他们当今有几个人称得上是书法大师?如果有文学界的朋友,不妨问问他们当今有几个人称得上是文学大师?我敢说肯定不会像象棋界这样有一百多个。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1-20 21:07:56编辑过]
也不一定。像王天一、赵鑫鑫、蒋川、郑惟桐这些人虽然只获得过一次个人赛冠军,但他们确实是目前的顶尖高手。
能够夺得个人赛冠军绝对不是等闲之辈,尤其是像今年的番棋式的淘汰赛。
能够三次进入个人赛前六名的棋手也算得上大师了。能够三次进入前三名的棋手算得上强大师、准特大了。
特大那里前四位没问题,后两位应该是准特大,其他的也就是大师水平。
不过我个人比较欣赏许银川,我觉得就目前实力来说,他是第一,当然历史地位与前辈还是差一些的。
一笑而过,时代在进步,赛制在完善,棋艺在进步,这样称王还让人不服说明他的脑子还是过去的。有可比吗?参照标准是什么?拿每个棋手的巅峰期比吗?有意义吗?当下的顶尖高手不是公认的吗?这几年有个人赛蝉联冠军出现吗?这又说明什么呢?只能说明楼主不认同科技和时代的进步,有什么能阻挡呢?
最好取消什么特级大师 ,大师称号 ,改用一至九级棋师.能拿三次或以上就十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