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 说 赛 事 报 道(一)
话说赛事报道,在以前当数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居功至伟,在五、六十年代,老百姓要获得比赛讯息主要靠看报纸、听广播。看电视在七十年代还是很奢侈的事情。那时,只要那一家买了一台九寸黑白电视机,吃了晚饭家里就坐满人,邻居早早就拿个小板凳来占座位。
我最早接触到的赛事直播是世界杯乒乓球比赛,庄则栋打败西多夺得世界杯男子单打冠军。那时,我还是中学生,是用自制矿石收音机收听的。到后来,中国足球队打世界赛亚洲区预赛时,家里还是买不起电视机,也不好意思去邻家睈电视,只好听电视。记得有一场比赛,当守门员李富胜扑住对方的点球时,全场轰动,电视机里传来球场观众如雷贯耳的欢呼声:“李富胜!李富胜!祖国人民感谢你!祖国人民不会忘记你!”。
还有一场印象最深刻的比赛是中国队对沙特阿拉伯队,上半场中国队0:2落后,下半场15分钟,苏永舜教练果断作出战术和人员调整,换上快马刘利福。刘利福上场后向队友传达了教练的意图,中国队全体队员在队长容志行的率领下迅速组织起一波接一波有力反击。“中国队进球,1:2”、“中国队又进球,2:2扳平”电视机里传来赛事直播第一快嘴宋世雄老师沙哑的声音!可以想象得到,那场面是多么的激动人心啊!这时虽然是凌晨两、三点钟,大街小巷响起了鞭炮声!就好像是过年一样!原来是早有准备啊!
最后,中国队以4:2反超!夺取对沙特阿拉伯队首场胜利!第二天,人们兴高采烈都在谈论昨天晚上的球赛!我敢说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热爱祖国的民族!
话 说 赛 事 报 道(二)
上文,我摁键依始埋下了伏笔,“以前”,主流媒体在报道体育赛事方面确实功不可没。然而,进入互联网时代,主流媒体的优势和作用明显减弱。网络报道最大优势是快,但是,相对比较粗糙,也难免有错漏。主流媒体方面报纸是最慢的,人们只能看到隔夜过时新闻。电视算是最快速度了,但是,剪辑制作也要几个小时才能出街。关于这一点,我和省、市电视台记者,广州日报、羊城晚报记者交换过意见,他们基本认同。
说到网络报道,必然会提到网络报道员。这个队伍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每逢赛事他们总是兢兢业业、废寝忘餐地工作,有的是义务的,甚至倒贴车费。即使有报酬最多也就是裁判员的待遇,然而,作为裁判长我认为他们比裁判员辛苦得多。本来,我想逐个叙说他们的故事,然则难免挂一漏万,还有排名先后等敏感问题,最怕考虑不周反为不美,干脆一笔带过。当然,如果大家认为有必要,也可以补充。
以上,我提到网络报道员的待遇涉及到主办单位的观念问题。此话怎说呢?我想可能主办方相关人员不是整天泡网,不知道网友这么迫切需要赛事资讯吧!通常,网友在论坛一张嘴就不重视。不过,我不想给主办方戴这么大的帽子。如果说不重视,越是官办的比赛就越不重视。关于这一点就不要展开讨论了,大家懂的!
那么,看来应该改善网络报道员的待遇了。如果我是赛事裁判长,我能做到的只能向主办方争取多个裁判员名额,又或者争取网络报道员和副裁判长、编排长同等待遇,如果我有话语权的话,报道员做得好的要额外奖励,最起码要解决报道员无线网卡的费用。
最后要说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网络报道员很不容易,很辛苦,他们为大家付出了很多, 如果不是对象棋的酷爱,他们是不会干的。请网友换位思考,不要边看边骂骂咧咧!拜托了!
话 说 赛 事 报 道(三)
上一篇的结尾我希望大家对报道员的工作给予理解和支持,要换位思考,不要边看边骂。为了首尾衔接,这一篇,我想以这个“骂”字说几句话。有可能是报道员交出的功课不尽如人意,有人提出了善意的批评;也有人不顾斯文张嘴便骂!也许,骂的人并无恶意,但是,说话难听,甚至令人伤心。例如:
报道员在文字叙述中有一两个错别字、标点符号用的不恰当;某个片断评述不够准确;上传棋谱、对阵表稍稍慢了一会儿,就有人开骂了,轻则有失斯文,重则有辱人格。前两年,骂象棋王子的话我都看不过眼!可以想象年轻人多伤心啊!
之前,有人说棋友足不出户就可以欣赏到赛事直播,要懂得感恩。在这个帖子16楼,有人提出要对主办方、裁判员、报道员心存感激。我看感恩倒不必,报道员心甘情愿为棋友作奉献是很高兴的。不过,请大家尊重他们的劳动,尊重他们的人格!
话 说 赛 事 报 道(四)
之前,大家看了赛事报道往往会议论、发表意见,这很正常只要是善意的批评,报道员都会乐意接受。不过,网络报道员也很困惑,因为赛事网络报道不同竞赛规则,既没有依据,也没有衡量标准,更没有模式可供参考。所以,网络报道难就难在这里。原先,在本帖13楼有位先生的跟帖发言略微提到一些,本来,我想借鉴一下。岂料回头一看,他把帖子删除了,真是有点可惜!那也没有办法,只好自己多费点脑筋吧!老实说,网络报道我也不懂。虽然,以往在世界赛、亚洲赛、全国赛、省锦标赛我也发表过一些夹叙夹议的文章,但是,只是赛事花絮和棋局评议,只可以作为赛事报道的补充、点缀,只能算是赛事报道的其中一小部分。
那么,赛事网络报道要怎么做呢?说来惭愧,我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但是,既然开了头只能硬着头皮上!我想把所有工作分成三个部分:
赛前 发布竞赛规程、竞赛细则、交通指南、住宿指南、购物指南等,介绍主办方、协办方、承办方和赛事的传承,还有著名棋手的以往成绩、名次。
赛中 上传秩序册、棋手名单、对阵表、图片、棋谱、棋人棋事、赛况文字评述。
赛后 最后一论对阵结果、总成绩、名次表,给新闻媒体发新闻通稿、赛会总结。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并非所有比赛都要这样做,不要生搬硬套,要因地制宜有所创新,尤其基层的比赛要删繁就简,切勿贪大求全。
在此,特别邀请蓝政鸿、方伟胜两位版主说说自己的意见、看法(估计小猴子、打虎将诸事烦忙,无暇顾及)年轻人就为网络报道多作贡献吧!当然,外地的网络报道高手能够发表意见更是无任欢迎!
话 说 赛 事 报 道(五)
细心的网友可能留意到,我在前面说到主办方观念的转变。其实,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任何人的观念都要转变,都在转变,下面我分开几个方面来讲:
主(承)办方 以往,赛事无惊无险没有重大事故发生,比赛顺利结束就万事大吉!很少顾及广大棋友在网上获得赛事讯息的需求。如今是讯息时代,主(承)办方在这方面要有大的转变,人员、设施(电脑、网线)配备等要解决好。
裁判长 积极向主(承)办方争取专职网络报道员名额,并为他们提供一切方便,对于表现出色的给予额外奖励(精神与物质相结合)。
裁判员 发扬团队精神,完成本职工作之余,尽量配合报道员开展工作。
参赛棋手 主动配合报道员录棋谱,做好网络报道大家都有责任和义务。
报道员 努力学习业务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任劳任怨做好本职工作。
泡网看报道的棋友 没有网络报道员的辛勤工作,大家就无法看到赛事讯息,要多点理解和支持他们。
主流媒体记者 网络报道员是合作伙伴,是同盟军,如果大家互通有无工作将会做得更好
话 说 赛 事 报 道(六)
还有一个问题前面青蜓点水般提到过,现在,我觉得有必要再说一说:自从进入网络讯息时代,人们通过互联网就可以把全世界所有事情尽收眼底,真正是“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现在,但凡有赛事也不管什么类别、级别、档次的赛事,人们总是希望打开电脑或电视机就能看到,而且要求尽善尽美。但是,各人要求、喜好不同,不管什么样的报道都很难满足所有人的需求。例如:现在青少年的比赛动辄七、八百人,家长看报道时总是希望看到自己孩子的身影,看到了当然很高兴,反之就是美中不足。
然而,世间事怎能尽如人意?好多事情会受到各方面的制约,说明白点就是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有赛事,有报道就看,没有只好作罢。至于能否满足你的要求就很难说了,所谓众口难调嘛!当然,善意地提出改革建议还是好的,骂骂咧咧就免了罢,就算是花了钱的消费也不要骂,那只会坏了自己的心情。
话 说 赛 事 报 道(结 尾 篇)
按道理,拙作结尾处应该写写如何评价一篇赛事报道,但是,由于赛事报道没有一个统一标准、规范可供借鉴,很难对一篇赛事报道作出评价。所以,结尾篇迟迟未出炉。但是,既然开了头就要善始善终,我也只好硬着头皮把拙作完成。一般而言,一篇好的赛事报道首先应该具备真实性和时效性,然后,要求图文并茂、资料详实、评论到位、描述精彩、尽可能传递正能量…然而,结尾篇不可能把各方面展开来说,那只能是青蜓点水泛泛而谈,以下,我只想说两点:
由于象棋比赛的特殊性,除了视频播放,棋迷要通过打谱才能欣赏到精彩的对局。因此,没有棋谱的报道很难说是好的赛事报道。有了棋谱若再加上简单评述则更加趋向完美,有条件的可以请棋手自评、征求大师意见或借助软件评述,我这样说有点近乎吹毛求疵了。
再说上传图片,有的报道是以照片为主,似乎要以量取胜。例如青少年的比赛动辄几百人,每轮每个组都要发的话工作量大得惊人,几千张照片毫不夸张,报道员很辛苦!有人还要求全部照片附上棋手名字,天啊!这难度也太大了!我看照片喜欢那些特写镜头,看到小家伙赛前窃窃私语、赛中两手托腮俯首沉思、输棋哭丧着脸、赢棋喜形于色…我真羡慕他们美好的少年时代啊!只可惜这样的照片精品太少了!我说的两点粗浅意见仅作为抛砖引玉,请大家继续发表高见!
话 说 赛 事 报 道(二)
上文,我摁键依始埋下了伏笔,“以前”,主流媒体在报道体育赛事方面确实功不可没。然而,进入互联网时代,主流媒体的优势和作用明显减弱。网络报道最大优势是快,但是,相对比较粗糙,也难免有错漏。主流媒体方面报纸是最慢的,人们只能看到隔夜过时新闻。电视算是最快速度了,但是,剪辑制作也要几个小时才能出街。关于这一点,我和省、市电视台记者,广州日报、羊城晚报记者交换过意见,他们基本认同。
说到网络报道,必然会提到网络报道员。这个队伍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每逢赛事他们总是兢兢业业、废寝忘餐地工作,有的是义务的,甚至倒贴车费。即使有报酬最多也就是裁判员的待遇,然而,作为裁判长我认为他们比裁判员辛苦得多。本来,我想逐个叙说他们的故事,然则难免挂一漏万,还有排名先后等敏感问题,最怕考虑不周反为不美,干脆一笔带过。当然,如果大家认为有必要,也可以补充。
以上,我提到网络报道员的待遇涉及到主办单位的观念问题。此话怎说呢?我想可能主办方相关人员不是整天泡网,不知道网友这么迫切需要赛事资讯吧!通常,网友在论坛一张嘴就不重视。不过,我不想给主办方戴这么大的帽子。如果说不重视,越是官办的比赛就越不重视。关于这一点就不要展开讨论了,大家懂的!
那么,看来应该改善网络报道员的待遇了。如果我是赛事裁判长,我能做到的只能向主办方争取多个裁判员名额,又或者争取网络报道员和副裁判长、编排长同等待遇,如果我有话语权的话,报道员做得好的要额外奖励,最起码要解决报道员无线网卡的费用。
最后要说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网络报道员很不容易,很辛苦,他们为大家付出了很多, 如果不是对象棋的酷爱,他们是不会干的。请网友换位思考,不要边看边骂骂咧咧!拜托了!
顶,支持
关于网络报道员的艰辛工作,我已经在二楼用“废枕忘餐”作了高度评价。
至于“昂居居”,只要他站出来确认自己的身份,并同意我详细说明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