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赛制确实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国从1956年到2014年共举办了49次全国象棋个人赛,一共产生了18位全国冠军,迄今为止已有两位作古,余下的16位去年都参加了碧桂圆杯象棋比赛,如果今年不能产生新的冠军,则最多仍为16位冠军参加,如此可采用淘汰制,第一轮可由16位冠军中率先获得冠军的棋王挑选对手(虽然率先获得冠军的棋王相对年龄较大,目前水平相对稍弱,但也不绝对,按获得冠军先后而不是按年龄来排,是对率先获得棋王成就的肯定,鼓励更多的棋手尽可能早一点拿到全国冠军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棋王),这样的话1960年就获得冠军的胡荣华可以最先挑选对手,1980年获得冠军的柳大华则为第二个挑选对手的棋王,但如果胡荣华第一轮挑选柳大华(这种可能也是存在的),则第二位挑选对手的棋王就是1982年获得冠军的李来群,这样做的理由是:老棋王在弈林成名时间长,威望高,群众中影晌大,大多数棋迷希望他们能在这样的比赛中走得更远,故只有设计出一个有利于他们的赛制,对象棋的普及和推广才比较有利。这样年龄较大的老棋王可以在第一轮选择一个自认为可以拿得住的对手,他们也就有机会进入第二轮甚至第三轮。 如果今年产生新冠军而由17位棋王参加比赛,则可让胡荣华直接进入决赛,经过四轮淘汰(规则为:每轮淘汰为分先两盘,打平再快棋两盘,再平则为和棋黑胜的超快棋一盘决胜,不搞抽签,第一天下第一轮,第二天休息,有利于老棋王恢复体力,第三天下第二轮,依次类推)产生的优胜者再与老胡进行四盘的番棋较量,打平再快棋两盘,再平则为和棋黑胜的超快棋一盘决胜,胜者为冠军,负者为亚军,因亚军的奖金较高,以后老胡退役后该待遇可由柳大华、李来群、吕钦等率先获得冠军的棋王继承,因老胡这样的老棋王在棋界声望高,他们年轻时挣钱不多,如今高奖金的比赛向他们倾斜一点,相信大多数棋迷是可以接受的。
相对于沉闷冗长的循环赛,淘汰赛的好处是刺激、精彩,可吸引更多的观众,对普及象棋有利,16人淘汰的话也可分上、下半区,第一天由八位棋王参加,淘汰四人,第二天为另外八位棋王参加,再淘汰四人,但为了避免偶然性,也可改用双败淘汰制方式,如此败过一轮的棋王仍有复活的可能,虽然将增加较多轮次,但可以避免因棋风相克而立马被淘汰的偶然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10-22 21:15:42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