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杯是一个落后的赛制,是一种有着典型中国特色的赛制。碧桂园杯参赛对象为历次全锦赛的冠军,而且出场费高,奖金高,听上去很好,实际更像是一种福利赛。
让那些基本处于退役、半退役的老冠军同正当年的新冠军同场竞技,老冠军基本上只能做做陪衬了。
其次,获一次冠军者就获得永久入场劵,比赛永远是那几个人,并不能够对象棋运动做最大推动。
国际象棋和围棋似乎也没听说过有类似赛制。
我心中最好的赛制应是如下:
比赛人数为16人
当期全国锦标赛前8名
等级分顺延取4名
当期全国锦标赛女子冠军1人,女子等级分排名取1人。
外卡2人,优先邀请海外最优秀选手。
楼主的问题曾经有人提过,说那些老特大是来送分的,苦了像汪洋、王斌这样的实力派却又没有冠军头衔的特大。但我想说的是碧桂园杯确实有点像五羊杯的延续,本身就是给冠军特大的一种福利赛事。无他。
另外,我也赞成能够选出当年实力和状态最好的16名棋手来参赛。但这样的筛选确实有点难度。
至于楼主说到邀请顶尖的女子棋手和海外棋手来参赛根本不靠谱,因为他们的实力还不如老冠军们。
近年来,每年都有新冠军诞生。以后参加碧桂园杯的顶尖高手将会越来越多。所以,碧桂园杯的赛制根本无需改变!
以下是引用快刀小刘在2015-10-24 8:41:00的发言:
碧桂园作为全国知名的企业,每年能赞助国粹象棋,赞助广东象棋队。搞如此高规格的赛事(已经三届),肯定是驾轻就熟。再说就是赛制有商榷的可能,也根本不是事。棋迷们期待中。有些无知的人,说人家赛制这么了那么了,纯属无聊。碧桂园杯棋迷最爱。
能出钱办比赛很不容易了,何况象棋赞助的广告效应基本打水漂。
就是为这样的企业愿为冠军特派钱,才显得冠军特大的珍贵,全国个人赛没有奖金也很精彩...
本身就是福利赛,也是冠军级特大的殊荣。
全国这么多年来一共就十几个全国冠军(比院士人数还少得多),搞点福利赛也是可以理解的。
大力支持!!!
受不了取全国锦标赛前8名或16名之类的。全国个人赛刚结束,前十六名换个姿势再杀一次,会有审美疲劳的。而且两个比赛时间间隔短,状态延续,最后估计冠军还是那个冠军,亚军还是亚军,排名和个人赛差不多
出钱的企业爱邀请谁就邀请谁,况且企业邀请的对象都是很有逻辑的--必须是冠军特大。楼主在这里瞎bb的,搞得自己好像很有想法,好像比碧桂园的杨总更精明一样。楼主邀请人的逻辑是什么?何以论证楼主的想法比现在的规则更好?谁出钱来按照楼主的想法去做?还扯什么女子冠军,海外高手,这些货哪个是老冠军特大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