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象棋个人赛,4位黑马,过关斩将,至少已经荣升为大师,可喜可贺啊。
欣喜之余,我们也要深思,象棋赛制的毛病还真不少,试举例如下:
1、淘汰赛甲组 第一轮轮空,这意味着严重不公平,其他的人,不管是乙组升进去的,还是甲组的,32位明年还得从乙组打起,赵殿宇运气好,直接入32强。
2、淘汰赛,下午有不少棋手居然下了五六盘,超快棋又被搬上来了,对于年过40的棋手就是一种侮辱,难怪象棋都变成年轻人的天下,这是有违象棋竞技的公平性
3、乙组81人只下7轮,女子40多人却下11轮,似乎都改为9轮更为合理,乙组早早的和风一片,值得反思,应该规定乙组不低于9分晋级,鼓励拼杀(7轮的话),9轮不低于13分晋级(根据甲组人数适当补1位,凑双)
4、淘汰赛是中看不中用,理由如下①和棋太多,一下午要下五六盘,难怪许银川都不参加了,一个下午和了那么多盘,还来超快棋,反应怎么能比年轻人快?②分配不均,强强PK,弱弱PK,赢了一两盘棋就晋升大师,也有违象棋竞技的本质。洪智还输给范思远,照这样逻辑,范思远也可以授予大师称号了③8人,16人淘汰都可以,64人淘汰,偶然性太大,要不明年乙组也实行淘汰赛,81人,2轮淘汰赛算了,好看啊。④看看老胡和老杨那个时候,个人赛下25盘棋,如今,轮次越来越少,干脆不轮了,晋升大师要经过和其他棋手的切磋和交流,大家都认可,是水到渠成,所谓真金不怕火炼。为什么这么多水货大师?为什么受质疑?
还是许仙明智,半壁河山半攻守,半争成败半悟道!
个人也觉得这个赛制有点不好,乙组7轮应该是照顾棋手和比赛进程,甲组8人淘汰制较好!
个人也觉得这个赛制有点不好,乙组7轮应该是照顾棋手和比赛进程,甲组8人淘汰制较好!
反思它的优点,不断完善和推广,这才是象棋的出路。体育比赛皆应采用淘汰赛,比赛才有魅力和看头。
没觉得不好啊,编排也是有种子选手的,不可能出现等级分前几位第一轮厮杀的情况,淘汰赛比积分赛更有含金量
淘汰赛只需要向对手负责,积分赛还要兼顾其他台次,淘汰赛可以让棋手“心无旁骛”,用飞刀或者其他方法搞定对手即可晋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11-26 12:09:55编辑过]
建议很好,想法也合理。
但是钱呢?钱在哪里啊!
要充分理解组织者的深思熟虑
期待那一年来个全国个人赛一日还的赛制。10分钟赛不完可以缩短时间,比如1分钟包干,5秒钟包干,实在不行就扔钢镚决出胜负。
众所周知30岁以后,人体各个器官趋于老化,本次大赛,35岁以上的棋手几乎全部出局,超快棋明显歧视老棋手,象棋是一项智力运动,为何受年龄的束缚,变成毛头小子的天下,这样的赛制必然走不远!搞两年,很多棋手就不参加了,就像当年的胡荣华一样,拒绝参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