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操胜算 一代棋王胡荣华》节选
样板戏红了“胡司令”
……
有道是时光如电,曾戴着红领巾夺得全国冠军的我,此时已经三十而立。以前比赛时满场都是前辈棋手,我是他们口中的“小胡”,到这时不少老棋手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一些年纪差不多的棋手或者更年轻的棋手出现,再叫“小胡”不太合适,叫“老胡”吧我又没那么老,于是冒出来一个“胡司令”的名头。
解放前谢侠逊老先生曾在一家《时事新报》的副刊做兼职编辑,在1918年他31岁的时候,在上海举行了一次全国各地有60名棋手参加的比赛,谢侠逊夺冠。1927年,《时事新报》上刊登了象棋爱好者费绵钦撰写的一篇《滑稽总司令部职员姓氏表》,推谢侠逊为“棋坛总司令”。谢老也很风趣,第二年在报上发表《滑稽通电》,宣告成立“滑稽象棋司令部”,自己就任“总司令”。还任命“七省棋王”周德裕、“无敌中炮”林弈仙分别为“陆、海军前敌总指挥”,其他名家也分别受封“军长”、“师长”等各军阶,被棋迷广为传诵,轰动一时。 70年代中后期,为了祝贺谢老90寿辰有过一次小型聚会,宴会上有人重提昔日“总司令”典故,谢老当场宣布:“我已年老,这个‘象棋司令’之职非胡荣华莫属。”我从1957年有幸认识谢老,到这时已经快满20年了,谢老这番话无疑代表着对我这个晚辈的认可,当然,这个“传承”私人闲聊的味道较浓,外界知道的人比较少。
真正的“导火索”还是来自样板戏,十年浩劫时期,大众的娱乐活动几乎只剩下八个样板戏了,其中京剧《沙家浜》里有个“胡司令”胡传魁,是个有点滑稽的主要配角。也许是借着谢老的话题,不知从何时开始,“胡司令”的称呼不胫而走,“胡司令”既有尊重和认可,又有一点点玩笑亲切成分,老少咸宜,后来甚至连上级领导见到我也直呼“胡司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