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厂棋事钩沉
三厂原为常乐南湾,因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而盛,为海门第二大镇。文化底蕴深厚,象棋基础扎实。聊记棋事,以飨棋友。
棋摊·棋室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从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厂洪中心小学(现三厂江海人家酒店后面)任教。因为爱好象棋,工作之余喜欢去棋摊闲逛。其时东厂角(掘青公路与三厂中华路交界处)邮电局旁边有个修车铺,摊主张雷池摆了个棋盘,经常有人在那儿下棋。
有天中午棋摊旁聚了一群人,坐镇棋摊的是个中等个子的中年人。观战者告诉我今天下的是彩棋,五元一盘,还让了个马。我正在讶异之时,让马的中年人一个妙杀,对方措手不及,只好红着脸认负。众人纷纷赞叹,有人问获胜者尊姓大名,只见中年人头也不抬,只是拈起一枚棋子在手中。旁边有熟悉者解释:让马获胜者姓瞿(海门沙地话与“棋”同音),名卫忠,在厂洪供销社工作,号称“小霸王”,乃本地象棋高手也。
那时棋摊上高手不多,水平较高的钱灿明、姚家魁等常在三厂文化站棋室。负责管理棋室的平狗是个残疾人,棋艺却很不错,寻常人不是他对手。经常和平狗下彩棋的有贩鱼的小杨、搬运站的小潘(退休后在老家包场,2014年海门农运会象棋赛获亚军)、自来水厂的“小炉匠”等。那时三厂职中的袁志刚老师是三厂镇象棋冠军,和平狗下彩是1赔5的。尤建仁在南通工作,棋艺水平已大涨,节假日回三厂也到棋室坐坐,只是鲜遇对手。有次蒋佰辉也到棋室来,平狗肃然起立恭称“蒋老师”,蒋却因有事驻足片刻就离开了,大家遗憾未能一睹高手棋艺风采。
棋社·棋友
94年后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文化站棋室出租改为服装门市,棋迷们失去了一个活动阵地。直到98年围棋选手毛志平在原海门第二人民医院东边开了个棋社,三厂的棋类活动才又活跃起来。那时棋社里经常聚着顾杰、周忠禹等围棋选手,偶尔还有人在那儿打牌。我在棋社里结识了樊仁民、董杰、胡建平等象棋高手,棋艺水平有所长进。
我和樊仁民在棋社对弈最多。老樊刚刚退休,曾在海门县级比赛中得过名次,以前常在青龙港码头摆放残局。在棋社我和老樊成了忘年交,他借给我看朱剑秋著的《屏风马专集》和胡荣华著的《反宫马专集》,给我讲行棋切忌“空、软、劣、败”,并介绍曾获多次海门冠军的董杰等高手与我对弈。我和董杰首次对局时形成单马士象全对车兵的残局,董在本可取胜的情况下似乎留了一手,被我以马换兵和了,后来我和董也成了很好的朋友。
那时我习棋的热情很高,经常和老樊、董杰相约下棋。有时在棋社,有时去老樊家里,经常在一起下棋拆棋的还有蒋佰辉(退休后在三厂)、邱卓斌、仇惠炜、钱锦昌、曹晓强等。蒋佰辉是海门老一辈棋手的代表人物,象棋理论水平较高、善于提携后进。董杰实战经验丰富、中后局势大力沉。两人对青年棋手指导帮助较多。老樊的爱人非常热情好客,每次去总是泡上茶水招待,有时吃饭也在老樊家里。然后几个人鏖战至深夜,意犹未尽时还要来个盲棋或双打。毛志平棋社搬迁到海门、老樊家拆迁后象棋活动阵地先后转到了沈铁山(蒋佰辉师弟)油漆店、曹元(曹晓强父亲)眼镜店、工商银行后面钱灿明车库等处。
棋赛·棋魂
三厂组织的棋赛不多,和开发区之间搞过几次友谊赛。开发区有蒋佰辉、胡建平(老家江滨)、吴进军、王建中、王国达等,三厂有我和董杰、邱卓斌、仇惠炜、老樊等,双方互访了好几次,总成绩开发区占优一些。四甲队来访过一次,许志明、胡秉礼、朱新康与三厂教工队(我和钱锦昌、仇惠炜)旗鼓相当。陈松柏率海门少年队(黄帅杰、郁秉荣、朱欣毅等)来三厂进行过老少对抗赛。董杰、胡建平分别与邱建新进行过“彩棋十番战”。朱永炎、茅和丰等来三厂参加过一次小规模的“迎春杯”。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兴起,三厂世外桃源组队参加首届海门市象棋联赛,并承办了“长城汽车·苏洪鲜食杯”长三角城际象棋邀请赛(原“江海杯”)和海象联世外桃源专场比赛,冠名海门象棋队在南通象棋团体锦标赛夺冠。三厂人杰地灵、群英荟萃,崇文乐奕、棋道有魂,必将有更多象棋人才脱颖而出,成为海门象棋之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