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可点击放大
从这个表中不难得出几个小小的结论:
1. 去年的联赛和棋现象之严重;
2. 今年联赛“纯和棋”大大减少;
3. 今年联赛红黑胜(包括和棋判黑胜)互相对比值与去年的红黑胜局(和棋除外)对比值其实还是很接近的,只是去年红棋占优,而今年黑棋优势;
4. 作为一种尝试性的“竞叫”,必须考虑在摸索合适的“竞叫”时限中有一个过程,还需要更多的数据统计。
(张晓露)
数据不会骗人!偶然性里蕴藏着必然性!这些统计数据说明了什么的确值得深入思考!
个人观点:1)如果抽象掉“和棋判负”的前提差别,仅从结果上将去年与今年的棋局相比,和棋无疑减少了很多,棋迷不说更爱看了,起码可以打、值得打的谱应该是更多了。
2)如果抽象掉“贴时竟叫”的机制区别,从胜率上考察,去年(传统)赛制下红稍优,今年黑略优!至于哪个优劣差距更大,还得另采用数据及公式计算比较才能得出。
3)若要比较质量高低问题,还需选择好并定义相应指标并搜集更详尽的数据测算之,个人倾向的指标:平均每局对弈双方时间/每局脱谱后至定式残局形成前的中局招数。
4)若要比较观赏性问题,同样需选择恰当指标来测算。希望有识之士提供之。另提出一点参考建议: 不妨不考虑因上述两大前提导致部分棋迷不满而不观赏今年联赛棋局。
1. 去年的联赛和棋现象之严重;
和棋不等于消极和棋??积极和棋很可恶吗?
2. 今年联赛“纯和棋”大大减少;
正和时,红和不如输?无理取闹的有多少???
3. 今年联赛红黑胜(包括和棋判黑胜)互相对比值与去年的红黑胜局(和棋除外)对比值其实还是很接近的,只是去年红棋占优,而今年黑棋优势;
4. 作为一种尝试性的“竞叫”,必须考虑在摸索合适的“竞叫”时限中有一个过程,还需要更多的数据统计。
这样的统计有何意义? 连个人等级分都不记?说明什么?
红方一上来死攻。
黑方时间紧.手忙脚乱.错漏百出,上来就想和,
这样下出来的棋,比双方公平时间,慢慢想出来的棋。
那一中情况下出来高质量? 不用统计就能得出结论
今年象甲是个怪胎,
4)若要比较观赏性问题,同样需选择恰当指标来测算。希望有识之士提供之。另提出一坏由棋迷做公证点参考建议: 不妨不考虑因上述两大前提导致部分棋迷不满而不观赏今年联赛棋局。
赛制改了,比赛也下了,棋谱让观众完成看到?棋迷骂新规也有道理,棋谱没公布出来,仅凭数字说话那不就是黑箱作业?比赛好坏由棋迷做公证,为什么联赛规章不订立比赛完马上公开棋谱,象甲要火红要彻底从比赛规章做起,不管赛制如何改变,铁杆棋迷都会支持地,倒是让棋迷失望而离开对中象关注,也就是中象领导对低层棋迷不当一回事,中象找赞助越来越困难就是这样而来的,出了钱而钱到那去了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