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者,诡道也.棋者,亦诡道也.
中国象棋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有关于中国象棋的记载.它是一种典型的智力游戏,在一副纵横交错的小棋盘上,32个子就如同32个勇士,在这个迷你的战场上激烈厮杀.没有冰冷的兵器,没有跋扈的铁蹄,没有浓烈的硝烟,但是在这块非典型的战场上的"战争"场面却犹如真实战场一样有板有眼,扣人心弦,真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更为难得的是,对弈中处处蕴藏着深奥莫测的棋理,这也是为什么历经2000多年的洗礼中国象棋仍能永葆青春的秘密.它的魅力是无可比拟的.
在中国象棋发展的历程中,出现了无数布局定式和潜移默化的棋理.比如说如今中国象棋的开局定式及其变式可用浩繁来形容,仅仅是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平炮兑车的变式就层出不穷,让人难以熟记.不过,用兵者不会死心眼地不走出开,中,残局模式的圈子,而是会在对弈中运用棋道另辟蹊径,开创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另外,也有许多江湖人士自编棋谱和江湖残局,统称为江湖象棋.这些,都不是传统的象棋套路,
而正是冷僻招法和江湖象棋,将棋之诡道演绎地淋漓尽致.
棋之诡道自有其独特的魅力.在此我介绍两个著名的故事.
众所周知,红方第一步炮二平五或炮八平五摆当头炮是时下最热门的起手着法.对于此着法有很多应对措施,比如跳正马,还顺炮或列炮等,目的是先保护中卒,锐意进取.但是,有一种着法却是极其罕见.以炮二平五为例,黑第一招使用炮8进1!这是极其冷僻的应法,通称为"左叠炮".此种应法的优势在于第二步若红方马二进三时可立刻炮2平8封车,有利于子力集中于一侧进行攻击,效果惊人.20世纪20年代,国手张锦荣凭借此应法打遍天下无敌手,持后手屡屡取胜,令人惊叹.但是,有一位北京土棋手看不惯张锦荣的嚣张,放出流言称其根本不会走先手中炮.张锦荣被激怒,亲自点名要以先手中炮会战这位在自己眼里"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结果这位棋手就按照张锦荣左叠炮的套路,将他杀得丢盔卸甲,惨败而归.因此后面他落得个"张锦荣不识左叠炮"的笑称,颜面扫地.棋之诡道的威力在此时一目了然.其实左叠炮的秘诀就在于它能集中主要兵力攻击红方弱侧(红马二进三后,右翼留下空虚,容易被左叠炮布局趁隙而入),只要阻止黑炮右移封车,即可破此布局.最简单的破法就是第二步不跳马二进三,而走马七进八!!此招一出,左叠炮即被彻底破坏.若黑方执意走炮2平8,则红方炮八进五!!此时黑方子力被完全摁死,既不能上象,又不能跳马.若走车1进2逐炮,则红车九平八保炮,黑方仍不能摆脱"紧箍咒"之苦.象棋的诡道往往体现在这些出乎意料的冷僻布局中,有时可取得出人意表的效果,一举制胜.
冷僻布局是诡道的充分体现.而不拘一格的江湖象棋更是象棋诡道的结晶.
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古代四大名局.它们分别是千里独行、蚯蚓降龙、野马操田和七星聚会.其中七星聚会变化招数繁多,棋路深奥莫测,被冠以"棋局之王"的美名.这些排局都是江湖象棋的代表作.江湖艺人很多时候将这些排局摆上街头,与人对弈,由此获取收益.值得一提的是,江湖象棋有一条"潜规则",就是无论排局变化多么繁杂,只要双方均不出错,最后的结果必然为和局.而艺人多利用江湖象棋的这条潜规则,设置一个"和棋红胜"(此时红方的形势往往异常凶险)的圈套,巧妙利用排局中的妙棋逼和观众,来赚钱谋生.很多时候江湖排局的一方都呈现出一面倒的优势,比如说野马操田中黑方兵临城下,即将入城擒王,红方形势险恶,但是凭借双车马的出色移动,特别是红马的来回腾挪穿梭,可以力挽狂澜,逼和黑方.而很多观众往往看不到排局中所蕴含的深奥着法,单凭感觉认为"稳胜",从而跌入圈套而输钱.值得一提的是,七星聚会是一个闻名遐迩的江湖排局,其中的变化极多,而在进入车兵残局之前的招法中更是陷阱重重,极易迷惑棋手,诡道之味甚浓.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网上查看一下这个布局,体会一下江湖象棋的精深.
棋者,诡道也.出其不意,善用诡道,往往能克敌制胜.诡道的运用是中国象棋经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人生如棋"的重要体现.象棋的魅力由此显而易见.
※ 本文由 红海*帕修斯 在 2007-07-29 17:51:09 发表。
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