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广象网 http://www.gdchess.com/bbs/

象棋,广东象棋网,象棋棋谱
共7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越南象棋现状

1楼
灵珠子 发表于:2007/8/7 18:16:00
越南象棋

根据越南方面的历史,中国和越南本来就是一家人。他们的姓氏、名字、风俗习惯跟我们没有差别,农历年也是一样的。他们受中国文化影响很深,读的书是四书五经、唐诗三百首,老一辈的越南人汉字写得很好,过年的对联他们也会写,所以中国人喜欢什么,他们也喜欢什么。象棋就是个例子。


中国象棋在越南很早就有了。到了近代,1930年,钟珍、周德裕就曾到越南比赛,后来李志海、胡荣华、蔡福如他们也去过。


以前越南的象棋活动大多是民间行为,企业赞助。到了1981年,亚洲象棋协会举办国家比赛,越南政府看到许多国家将象棋列为体育活动,加上一些象棋爱好者的游说,越南体育部门经研究后正式将象棋列为体育活动,在此之前只被认为是一种文化活动。


现在越南政府在推动中国象棋方面投入很大力量,所有的注册棋手都享受国家津贴,和其它体育活动并驾齐驱。津贴大约每个月每人100美元,在越南算中上等的收入。


象棋人口也逐渐增多,胡志明市大概有5——7万人在下象棋,而且竟然有个2000多人的象棋队,包括少年队、学生队、女子队、元老队。


全国最大的比赛类似于中国的个人赛,分甲组、乙组、学生组,学生组又分11、13、15岁以下三个年龄组。另外很多有钱的企业也搞一些比赛,奖金并不很多,从100-300美金不等。


另外在民间最受欢迎的就是那些擂台赛,在胡志明市十一郡有个花园,每个星期天都设擂比赛,交0.5美金就可以攻擂,赢了可得10美金。公园对外开放,不收门票。


有这样好的象棋环境,就不难理解越南这些年象棋飞速发展的原因了,也许用不了多久,中国人垄断世界赛的现象就会被越南人打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7 18:18:24编辑过]
2楼
灵珠子 发表于:2007/8/7 19:36:00
]越南˙中國象棋

quote/web

越南通訊社」報導指出,在越南街頭,四處可見玩著象棋的民眾,而且年齡從八歲到八十歲都有,儼然成為越南的全民運動。

五十六歲的丁權對越南通訊社說,他從大約四、五歲就開始接觸象棋,而且他想不到有任何其他的遊戲比象棋有趣;丁權帶著他的兒子,一起在一家咖啡店附近下象棋

象棋傳進越南,可以追溯到五百年前,而象棋的變化多端,也吸引了越南人的興趣,根據一項非正式的統計,在越南約有超過百萬人參與象棋這項活動,而且老少咸宜。

不過隨著愈來愈多年輕人投入象棋,也逐漸帶起了象棋的風潮,不管是在人口密集的胡志明市,或是務農為本的中部地區,在廟口前或市中心,都有下象棋的人,而且不只下的人多,看的人更多。

越南通訊社的報導引述在廟口工作十多年的阮東休的話指出,無論颳風或下雨,每天下午,就有大約三十多名退休的老人在廟口聚集下象棋,全神貫注的下棋,彷彿天地間再沒有任何重要的事情能夠打擾他們。

象棋不僅是一項娛樂,也能促進思考,另一個重要原因,象棋絕對安全,沒有身體上的接觸,也不會造成受傷;隨著象棋愈來愈受歡迎,越南的學校也開始安排象棋課程,提供學生另一項選擇。

此外,隨著網路世界的發達,在越南象棋,也不再侷限於廟口或是路邊,越南象棋網站也相當受歡迎,更提高了民眾下象棋的意願

3楼
灵珠子 发表于:2007/8/7 19:39:00
越南人爱下中国象棋[图]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2006-3-16 16:02:37  编辑/ww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越南文化与中国文化同源,因此在民俗文化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越南人喜欢下中国象棋就是一个例子。中国象棋从什么时候传入越南的已无从考证,但中国象棋已经融入越南百姓的生活之中。记者从小就喜欢下象棋,到越南后曾和一些越南棋友切磋对弈,深感越南象棋高手如云。

  象棋摊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在河内市的文化用品商店,一般都有中国象棋出售。河内闹市区的书店里还出售各种各样的中国象棋棋谱。每逢周末,河内市中心街心公园的空地上,都有很多人下象棋。观棋的人把棋摊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与北京街头的情景没什么两样。

  越南象棋的棋子和下法与中国完全一样:一样的棋盘,一样的“车、马、炮”,一样的“楚河、汉界”,一样的走法。

  实际上,越南百姓对汉字并不陌生。10世纪中叶,越南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此后越南历代封建帝王均提倡运用汉字。直至法国入侵越南之前,汉字都是国家正式文字。今天,越南民间过春节时,仍使用汉字书写对联。越南几乎所有的庙宇至今都保留着大量汉字对联。现代汉语中的几乎每个汉字,在越南语中都有一个相对应的汉越音读法。

越南人爱下中国象棋[图]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2006-3-16 16:02:37  编辑/ww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越南乡间的“人棋”比赛

  在农村更受喜爱

  中国象棋是越南百姓最普遍的民间娱乐形式之一,不仅城里人喜欢,在农村也深受喜爱。在越南北方的一些村庄,就有以中国象棋为特色的民间娱乐形式,当地称为“人棋”、“牌棋”。

  每年春节或秋收季节,这些地方的村民都要举行“人棋”、“牌期”比赛,吸引了许多慕名而来的观光游客。

  “人棋”比赛就是由人装扮成棋子的模样,分成两边进行对弈。棋盘画在一个宽阔的场地上。大棋盘中对阵双方的“演员”一般为年轻人,身上穿的“棋服”很有特色,每个“演员”手中都举着一块写有“将、士、象、车、马、炮、卒”汉字的木牌,站立在场地棋盘中相应的位置上。双方的“老将”和“士、象”都由村中选出的最出色的英俊青年扮演。

  两个村庄选出的两位高手在场地边小棋盘上对弈,有专人按照两位棋手所走的棋步发令,大棋盘上由人扮演的棋子按照发令人的口令移动。演员每走一步,场外的观众都要击鼓助威,在吃掉对方棋子时更是鼓声震天。被吃掉的“棋子”需退出场外,在场外继续观战。

  “牌棋”与“人棋”的形式差不多,只不过场地中的棋子是写有棋子名称的木牌,而不是由人扮演。木牌插在场地中棋子的位置上,由专人负责按下棋双方选手的步数移动。

  麻将没有象棋普及

  尽管中国象棋在越南十分普及,但在中国流传很广的麻将在越南却很少有人知道。但在河内街道的一些古董店中,偶尔也可以看到很陈旧的麻将。这些麻将实际上是过去这里的华人留下来的,如今越南北方的华人已所剩无几,而南方目前尚有100万左右的华人,在那里麻将还是很盛行的。

4楼
灵珠子 发表于:2007/8/7 19:40:00
越南象棋的开展非常普及,在总共六千万越南人中有两千万人会下象棋。会下象棋的人口总数虽然远远比不了我国,但普及率却已超过了我国。从1992年开始,越南也同我国一样设立了每年一届的全国象棋团体赛和个人赛,这次参加访华的四名棋手中,梅青明获得过5届越南个人冠军,郑亚生获得4届,张亚明获得1届。在国际比赛中,越南棋手取得的成绩也只在中国棋手之下。1998年在中国举行的亚洲杯象棋团体赛上,13轮的比赛在进行到第10轮时,越南队排在了领先的位置,以致中国棋手胡荣华说,如果比赛现在结束,越南队就是冠军了。而在同时进行的少年比赛中,越南棋手阮成保战胜了中国洪智,获得了冠军。由此可见越南队的实力之强。
  普及率高使越南政府也非常重视象棋越南象棋协会主席就是由越南教育部长阮明显担任的,并且象棋已经列为越南中学生的选修课了。越南棋手在国内也享有政府津贴的待遇,越南各省的棋手津贴最高可达到100美元,这在越南已是中上等的收入了。
  
5楼
灵珠子 发表于:2007/8/7 19:45:00

汉文化圈”的交流

   中国周边的国家,主要如日本、越南、朝鲜等国,它们与中国一衣带水,比邻而居,形成了一个地理单元。由于古代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她以璀璨的文化照耀于世,这自然对近在肘腋的诸国以极大的影响,如汉字、儒学、陶器、历法,甚至连吃喝玩乐的方式,都引起了这些周边国家如醉如痴的效仿和吸收。

    如清代浙江湖州有一巨富,为遣兴而听从一人的献计,选三十二俊童,布于堂室四角。即日邀某公子对弈,公子见而大喜。其行棋之法,欲行何子,只一开口,其人即至何处,不须举手之劳,而布局之妙动合自然,局终为之拍手称快……

    谁知这种“下活棋”的样式,却被越南人原封不动“引进”。据清代李文泰《海山诗屋诗话》云:越南人所下棋即象棋,下棋时,必于树林阴翳之地,广可数丈,乃展一局,选男女各16人,皆韶年艳服,各执一牌,牌上大书“车”、“马”、“炮”等字,使对立其位,以男女分黑白子。下棋者各高坐,令侍者传呼某子行某度,某子即应声而进。若被弹之子,则执牌出局。当时的郑活源,就是以此情景写下了《观安南人下象棋》的诗句:“男儿将士女儿兵,车马驰驱却有声。”

这就是学者们称之为“汉文化圈”的交流现象。在这个“汉文化圈”里,有许多事物都是以汉文化为主体交流的,清代越南人“下活象棋”,便是这种交流的一个成果。但是必须看到,这种交流并非单一的,而是双向的,可以说是同源异流,相承相异的。

6楼
qidosi 发表于:2007/8/7 22:23:00
2007年中象世界冠军为越南棋手!
7楼
5673713 发表于:2013/6/19 16:50:5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共7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 2000 - 2008 Dvbbs.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4688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