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广象网 http://www.gdchess.com/bbs/

象棋,广东象棋网,象棋棋谱
共1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
[浏览完整版]

标题:不想说棋规,只想说说:“多元化”!

1楼
秋之雨 发表于:2007/9/2 10:09:00

象棋发展太慢,是因为理解太狭隘了,说到底,还真的是因为比赛太单一、规则太少、变化太不千变而导致。

都是争什么象棋必须要有和棋,但又要避免消极和棋这个牛角尖,退一万步想,有必要吗?

什么叫“与时俱进”?现代是商业社会,很多行为都是资本运作,不允许有象吕钦和许仙那样在决赛中大战十几盘才分出胜负的比赛了,商家不会愿意的,观众也没有太大的兴趣。

体育本身是胜负游戏,象棋当然也是,其实,是棋手把和棋当成了一种目标和追求,有时候,才下的没有质量,成了消极、战略性和棋,试想一想:统计一下所有的和棋,有几局是确实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象棋观和的一种境界???不多吧?

所以,“多元化”应该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对每一种比赛采取不同的规则,目前,象棋全国性大赛也不多,棋手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也不是太广阔,大家都来关心一下吧!!!

从比赛规模、水平高低、棋手层次从高到低,建议:

全国个人赛:采用4--3--2--1的规则,红先胜得3分,黑后胜得4分,和棋红得1分,黑得2分!

象甲联赛:采用目前的规则试行也是可以的,就是要限制先后手的轮序,即不能连续竞叫黑棋。而且比赛时,四台选手要单独分开,以免互相因战绩而影响比赛。

南五羊杯:毕竟只有8--10位顶尖高手,所以采用原来2--1--0的规则,分先制,10小时包干制,分出胜负为止。深信这样的比赛,棋局质量一定非常高的。

北嘉周杯;同南五羊杯!

象棋大师赛:采用3--1--0的规则,先胜得3分,和棋各得一分。

深信,不同的比赛,有不同的规则,让象棋更有发展的空间,不要老是在死胡同里讨论什么规则对哪个有利?规则合理不合理。

如果一年的各大型比赛,每年有1--3千万左右的赞助商,那么棋手们的生活应该会好过一些,我期待。

2楼
fyq1234 发表于:2007/9/2 10:37:00
用户已锁定!
3楼
huhu2003 发表于:2007/9/2 14:05:00

言之成理!望继续!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4楼
xrg0846 发表于:2007/9/2 14:43: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5楼
tdzq2211 发表于:2007/9/2 16:17:00
以下是引用秋之雨在2007-9-2 10:09:50的发言:

象棋发展太慢,是因为理解太狭隘了,说到底,还真的是因为比赛太单一、规则太少、变化太不千变而导致。

都是争什么象棋必须要有和棋,但又要避免消极和棋这个牛角尖,退一万步想,有必要吗?

什么叫“与时俱进”?现代是商业社会,很多行为都是资本运作,不允许有象吕钦和许仙那样在决赛中大战十几盘才分出胜负的比赛了,商家不会愿意的,观众也没有太大的兴趣。

体育本身是胜负游戏,象棋当然也是,其实,是棋手把和棋当成了一种目标和追求,有时候,才下的没有质量,成了消极、战略性和棋,试想一想:统计一下所有的和棋,有几局是确实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象棋观和的一种境界???不多吧?

所以,“多元化”应该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对每一种比赛采取不同的规则,目前,象棋全国性大赛也不多,棋手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也不是太广阔,大家都来关心一下吧!!!

从比赛规模、水平高低、棋手层次从高到低,建议:

全国个人赛:采用4--3--2--1的规则,红先胜得3分,黑后胜得4分,和棋红得1分,黑得2分!

象甲联赛:采用目前的规则试行也是可以的,就是要限制先后手的轮序,即不能连续竞叫黑棋。而且比赛时,四台选手要单独分开,以免互相因战绩而影响比赛。

南五羊杯:毕竟只有8--10位顶尖高手,所以采用原来2--1--0的规则,分先制,10小时包干制,分出胜负为止。深信这样的比赛,棋局质量一定非常高的。

北嘉周杯;同南五羊杯!

象棋大师赛:采用3--1--0的规则,先胜得3分,和棋各得一分。

深信,不同的比赛,有不同的规则,让象棋更有发展的空间,不要老是在死胡同里讨论什么规则对哪个有利?规则合理不合理。

如果一年的各大型比赛,每年有1--3千万左右的赞助商,那么棋手们的生活应该会好过一些,我期待。

    看了楼主的发言,觉得有两点值得商榷:

    1、“象棋发展太慢,是因为理解太狭隘了,说到底,还真的是因为比赛太单一、规则太少、变化太不千变而导致。”不完全同意。应该讲,你这个观点比那些把传统规则视为阻碍象棋发展“罪魁祸首”的人的观点进了一步。事实上改规则与拉赞助两者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否则,是不是一改规则就可拉到赞助?或者要拉到赞助就必须改规则呢?未必。我认为象棋不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方面原因,如棋手敬业精神不足,光想吃白饭、走套招、不创新等;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如体制、赛制、宣传、包装以及象棋的国际性不足等等。所以“象棋发展慢”不应仅仅是“比赛太单一、规则太少”。

    2、“目前,象棋全国性大赛也不多,棋手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也不是太广阔,大家都来关心一下吧!!!”看来楼主是多虑了。目前,象棋全国性大赛不多是事实,但应不致于影响到棋手的生活、生存问题吧?据我所知目前各省市专业棋手大部分(少数职业棋手除外)是有编制的,由财政供养,退役后一般都有工作安排,换句话说食“皇家”饭,他们的生计应不成问题,但若要致富,除少数人外大部分恐怕不那么容易。也许正因为衣食无忧,生存压力和前进动力都不足,才导致一些棋手不思进取。什么时候中国专业棋手都好象日韩职业棋手那样,真正实行职业化,棋手收入来源主要靠比赛,那么到了那个时候我们才可以说:象棋的春天到来了。我期待这天的到来。

6楼
秋之雨 发表于:2007/9/2 17:41:00
以下是引用tdzq2211在2007-9-2 16:17:58的发言:

    看了楼主的发言,觉得有两点值得商榷:

    1、“象棋发展太慢,是因为理解太狭隘了,说到底,还真的是因为比赛太单一、规则太少、变化太不千变而导致。”不完全同意。应该讲,你这个观点比那些把传统规则视为阻碍象棋发展“罪魁祸首”的人的观点进了一步。事实上改规则与拉赞助两者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否则,是不是一改规则就可拉到赞助?或者要拉到赞助就必须改规则呢?未必。我认为象棋不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方面原因,如棋手敬业精神不足,光想吃白饭、走套招、不创新等;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如体制、赛制、宣传、包装以及象棋的国际性不足等等。所以“象棋发展慢”不应仅仅是“比赛太单一、规则太少”。

    2、“目前,象棋全国性大赛也不多,棋手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也不是太广阔,大家都来关心一下吧!!!”看来楼主是多虑了。目前,象棋全国性大赛不多是事实,但应不致于影响到棋手的生活、生存问题吧?据我所知目前各省市专业棋手大部分(少数职业棋手除外)是有编制的,由财政供养,退役后一般都有工作安排,换句话说食“皇家”饭,他们的生计应不成问题,但若要致富,除少数人外大部分恐怕不那么容易。也许正因为衣食无忧,生存压力和前进动力都不足,才导致一些棋手不思进取。什么时候中国专业棋手都好象日韩职业棋手那样,真正实行职业化,棋手收入来源主要靠比赛,那么到了那个时候我们才可以说:象棋的春天到来了。我期待这天的到来。

你说的非常有道理,我们继续交流吧!

1、你说规则和赞助商,没有必然联系,请问今年的象甲联赛的赞助商和规则有联系吗?众所周知,是必须联系吧?

2、如果明年广东赞助象甲联赛,还会用今年的规则吗?这个问题不用多说吧?

3、棋手敬业精神从哪里来,从一项值得追求的事业中来,对吧?想吃白饭?也要吃得到啊?走套招也要走得赢才行啊?创新要有机制才行啊?胡老师就在创新啊!!(我非胡规粉丝);至于你说的客观原因,体制不容易改变,现在是商业社会,不出钱哪个为你宣传呢?包装,也要靠钱的!

4、其实,中国的企业老板中,喜欢象棋的人非常多,也很愿意赞助,只是因为某些原因,比如领导层的重视程度、象棋比赛的氛围、规则的合理性(象今年的胡则影响不怎么好,哪个企业愿意出钱找麻烦呢?吕钦不满意胡规,不仅仅是个人问题,吕钦的身份是:中国象棋技术委员会主任、广东队总教练、全国人大代表,这样的重要级人物)。

5、棋手的收入水平,因为生活问题,出走他乡的还少吗?前有陶汉明,后有洪智、汪洋、李智屏,还有一些其它的,比如潘振波这样有天赋的棋手、、、哎,不用多说!

6、其实,象棋完全可以仿照其它非常成功的体育项目赛制,比如围棋的预选赛和正赛制,不同的比赛贴目不一样;足球的阶段性淘汰制;斯诺克的多局制;等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2 17:46:18编辑过]
7楼
kklao2007 发表于:2007/9/3 0:16:00
用户已锁定!
8楼
2006 发表于:2007/9/3 0:38:00
用户已锁定!
9楼
tdzq2211 发表于:2007/9/3 15:40:00
以下是引用秋之雨在2007-9-2 17:41:59的发言:

你说的非常有道理,我们继续交流吧!

1、你说规则和赞助商,没有必然联系,请问今年的象甲联赛的赞助商和规则有联系吗?众所周知,是必须联系吧?

2、如果明年广东赞助象甲联赛,还会用今年的规则吗?这个问题不用多说吧?

3、棋手敬业精神从哪里来,从一项值得追求的事业中来,对吧?想吃白饭?也要吃得到啊?走套招也要走得赢才行啊?创新要有机制才行啊?胡老师就在创新啊!!(我非胡规粉丝);至于你说的客观原因,体制不容易改变,现在是商业社会,不出钱哪个为你宣传呢?包装,也要靠钱的!

4、其实,中国的企业老板中,喜欢象棋的人非常多,也很愿意赞助,只是因为某些原因,比如领导层的重视程度、象棋比赛的氛围、规则的合理性(象今年的胡则影响不怎么好,哪个企业愿意出钱找麻烦呢?吕钦不满意胡规,不仅仅是个人问题,吕钦的身份是:中国象棋技术委员会主任、广东队总教练、全国人大代表,这样的重要级人物)。

5、棋手的收入水平,因为生活问题,出走他乡的还少吗?前有陶汉明,后有洪智、汪洋、李智屏,还有一些其它的,比如潘振波这样有天赋的棋手、、、哎,不用多说!

6、其实,象棋完全可以仿照其它非常成功的体育项目赛制,比如围棋的预选赛和正赛制,不同的比赛贴目不一样;足球的阶段性淘汰制;斯诺克的多局制;等等。


   很好。我首先赞赏你心平气和、以理服人的态度。

   一、关于1、2,真不好说,这也正是我感到困惑的地方。真如你所说,谁出钱谁话事,岂不是会乱套?

   二、关于3,棋手敬业精神,首先要求有事业心、责任感吧。至于今天象棋的衰落,一切都是“无钱”的结局,这点我同意。但“无钱”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不仅仅是规则惹的祸吧?

   三、关于4,同意。在商言商,无利可图的事傻瓜才会干。所以不要把赞助商的赞助说得过于高尚。

   四、关于5,棋手“出走他乡”应属于转会性质的流动,但关系(如档案等)应该还在原单位。人往高处出走,无可厚非。但他们的出走不会仅仅是为了改善生活吧?

   五、关于6,赞成多元化。但无论怎么多元,也要遵循象棋的客观规律,不能想怎么改就怎样改吧?否则,改得本末倒置、面目全非还是象棋吗?

   呵呵,我的观点也不一定正确,如有得罪,多包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3 15:47:14编辑过]
10楼
wahaha 发表于:2007/9/3 16:05:00

顶楼主!

我一直坚信改革的终极目标就是人为取消和棋(对极少数对象棋陷入狂热宗教信仰的,换成分出胜负)!

市场要的是分出胜负的比赛,谁TM整天标榜要求道,不追名逐利,建议不要参加任何比赛,找个深山老林打谱研究、自我陶醉去吧,别在这瞎嚷嚷。

共1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

Copyright © 2000 - 2008 Dvbbs.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312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