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子无悔
网上好多游戏,但我唯独钟情下象棋。
下棋可是益智益脑的最佳活动。下棋首先要掌握规则,规则一般都很简单,但是,运用规则的过程可就不是简简单单的事情了。
就拿下象棋来说吧,初学时,只要能够按照规则走,不犯规就不错了。这个时候,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也还无暇顾及到对方下棋的步骤。往往不知不觉,就被对方吃掉棋子,还不知道怎么回事。遇到水平比自己高得多的棋手,更是被人家三下五除二,旋即拿下。
等到经过无数次的失败之后,也积累了一些经验,稍微会走一些了,起码拿起棋子,还能够看到第二步、第三步再怎么走。这个时候,也开始思考怎么样的采取攻守合一战术,吃掉对方的棋子,破解对方的进攻,直捣对方最高指挥所。当然,这种情况,还得是和自己水平相当的对手之间的较量,才可以的。
下棋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悔棋。
下棋的过程中,往往会有这种情况,当刚把棋子走出落定的一瞬间,才发觉棋走错了,或者是走得不好。于是,赶紧点“悔棋”,期待对方同意,方可重新选择棋步。这个重新选择的机会,是需要自己争取的,当然,成与不成,还要看对方是否同意,二者是缺一不可的。
如果对方不同意你的悔棋,那就只好走下去了。也许会有柳暗花明,最好对方也会出现失误,要求悔棋的时候,也回应不同意,呵呵,所谓“以其人之道还至其人之身”。如果这时要有妇人之仁的话,恐怕很有可能会失去补救自己的机会。
对方不同意悔棋,最有可能的结果,是自己的一棋之误而导致全盘皆输。因为这个时候,很容易引起心理的变化,既想着,怎么自己走了这么一步臭棋!又想着,怎么对方这么小气,都不允许自己重新走一步!(谁也不愿意自己的请求被别人拒绝嘛)这样造成心理不稳定,心理的不稳定,直接会影响真实水平的发挥。
悔棋,是为了避免错误或是为了走出更好的一步,所以,下棋的时候,还是有必要考虑“悔棋”的。当然,这也是“必不得已”的时候才去考虑的,习惯性“悔棋”毕竟不是什么好的习惯,总是悔棋,会引起对方的反感的。鉴于此,下棋时候,也是需要慎重走好每一步的。
当然,每个人总会有考虑不周全的时候。好在下棋输了也不怕,因为还可以重新开局,所以,也总会有获胜的机会,但取胜还是要靠棋艺高于对手,方能尝到胜利果实的滋味。
“实践出真知”,只要不断下棋,棋艺就会有所提高;只要敢于迎战“高手”(比自己水平要高),棋艺就会有所提高;只要勇于失败,棋艺就会有所提高。在棋路上,你就会越走越宽。
没有经过失败而唾手可得的,是不会给人带来喜悦的。乐趣和愉悦的心情,只有通过一个拼争的过程,才会有。下象棋就是这样!而且,在走棋的步骤中,你锻炼了眼睛的视界,使你可以眼观六路。心思也会更加缜密,懂得要想取胜,必须能攻会守!
下棋最好还是落子无悔。
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