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一度沸沸扬扬的“胡规”话题近来降温了,但转眼又近年关,明年乃至以后,象棋比赛用什么规则,是绕不过去且亟待解决的问题。近来也有不少朋友就此发表了高见。我也再凑几句热闹。
关于“胡规”,我和许多棋迷一样也参加过讨论,先后发表了《理性看待新规则》、《“两个人说了算”就对吗?》两篇文章。前者表明支持改革,也支持“胡规”的尝试(但主张取消“竞叫”),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完善。后者主张规则改革不能由一两个人等少数人说了算,而应按法定程序和民主程序集体研究决定。
我也注意到,不少人抱怨“胡规”。有的从技术上分析其弊端,有的从程序上认为其缺乏民主含量。更多则是抱怨这是由“胡荣华一个人说了算”。胡荣华则解释:“那是象棋协会定的”。假如真的是“胡荣华一个人说了算”,肯定不应该(原因不用解释)。假如“那是象棋协会定的”,听起来正确,但要看怎么定——是谁定的?是少数人定的,还是多数人集体定的?如果只是象棋协会正副主席定的,显然不妥,因为象棋协会正副主席多数不是专业出身,甚至不怎么懂象棋,而规则修改是纯技术的工作,不能当作一般的行政事务来处理,不能只由协会领导说了算,而应由协会的技术委员会牵头,广泛征求专家(包括运动员、裁判员、理论及宣传工作者)等各方意见,拿出较为成型的方案后,提交协会审议,协会再召集全体班子成员和各个委员会正副主任集体研究决定,然后才加以试行。
话说回来,作为象棋爱好者,我还是支持改革(包括规则改革)的。至于怎么改,我就没这个水平提出意见了。对于“胡规”,我还是认为,它不仅比前几年那种盛产消极和棋的老规则好,有其积极和进步的一面,而且,它的试行,是“实践出真知”的有益尝试,意义超过其本身——道理很简单:不试行焉知不可行?即使只是“抛砖引玉”,也应当给予肯定。
经过近两年来“胡规”的试行,现在就可以结合两年来的实践,研究是否应该继续施行了。无论最后研究的结果如何,我想,关键是要遵循法定程序和民主程序,集思广益,对前几年的老规则和去年以来试行的几套新规则,进行比较、研究,共同确定以后要使用的新规则。一旦确定,应在国内各个赛事通用,不能“一赛一规”而让人无可适从。总之,对“胡规”进行完善我也支持,对今年个人赛的规则进行完善我也支持,制定新的更好的规则我也支持,但完全回到前几年的老规则我不支持。
胡规已经不须验证了,对局质量明显下降就是最好的证明.象棋已经接近赌博.
大家不妨想想:国际象棋用了那么多年的积分编排,有没有取消和棋?
其实和棋本身没有错,错在比赛太少太少……
各种比赛一律以等级分为参加标准,比如全国个人赛只限等级分在前50或者100位选手参加,等等
要想竞争激烈,必须创造一个让棋手奋力争先的环境
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大腿落实,拍屁股走人
其实和棋本身没有错,
和棋是象棋本身的规律而存在的,硬要剥夺它的存在,有违辩证法,试想,如一个棋手不思进取,老是和和和,他会取得好成绩吗?只要棋手不违反规则,战术上弈和(如循环赛只要和就可达到目的的,那有谁会去冒险)有什么错?
3-1-0应该试行
3-2-1-0不可取
特别是今年个人赛快棋红和判负,极不合理,强烈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