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讥笑和打击路风不归雪的率真,这是来自象棋草根的心灵呐喊。古往今来有许多被传诵吟唱的英雄豪杰,在当时世俗的眼光中均与呆瓜疯子相差不远。我同意路风不归雪的观点,我定居上海好多年,可以说是一个新上海人,但对上海棋坛非常失望。看看周边省市,均有已经形成传统的能让暜通棋迷和职业棋手同场竟技的象棋赛事。而诺大一个上海,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绿林军和御林军擂台对垒消亡之后,再无业余棋手插足之地。说起来可真是可笑,连不死不活的所谓全市象棋赛,竟要棋手拿上户口本验明正身,以便把新上海人和外地棋手拒之门外,如此小肚鸡肠,跟海纳百
川的时代精神,相差十万八千里。胡老师今年六十六岁了,下不动职业联赛不足为怪,能否把眼光移一移,多关心一下普通棋迷和业余棋手呢?我相信凭胡老师一句话,搞一个能让大家学习交流一展身手的象棋杯赛并不难。饮水思源,心系大众, 才是一代象棋宗师应有的形象。
因为喜爱象棋,所以我们把象棋当做生活中的一部分。对于大多数普通棋迷来说,能够在一年当中参加几场象棋比赛,其目的不在得奖挣钱,而在给生活增加一点乐趣和色彩。对一座城市来说,能否创造一个让广大棋迷棋乐融融的和谐环境,才是这个城市棋手辈出,棋运长久的基础。
今年的象甲联赛,冠军已是上海队的囊中之物。但在庆贺之余,也应该想想不足。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说一句不中听的话,这个冠军只不过是市场化运作的结果。在四位主力当中,洪智是从重庆买来的,谢靖是从江苏要来的,真正的上海本土棋手,也就是万和孙而已。当然,请进来无可厚非,但走出去呢?试问有几位上海棋手能在外面立足呢?
上海是一座非常功利化的时尚城市。如今,你走遍大街小巷,还能看见好多街头棋摊,但下棋的老人多,年轻人少,穷人多,富人少,臭手多,高手少。尽快改变这种现象,才是做为政府机构的棋协棋院该做的事。不知胡老师是否还记得年幼之时,背着书包在街头棋摊下棋的情景呢?假如没有那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棋迷,那有后来声震华夏的一代象棋宗师呢?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谢谢楼主理解 人生里总会有些志同道合,理解的自己的知己 生命里不再孤独
为什么要每天发贴?因为自己内心空虚! 为什么自己要网络里把自己吹到风口浪尖? 吹的成了网络名人? 吹的什么也敢说不给自己留余地。
希望大师有钱了如李来群那样的出钱搞象棋比赛宣传象棋,如杨官磷杯公开赛 如柳大华参加湖北獒王杯大奖赛 这才是大师们的楷模 ,并不是让大师把钱分给棋人,真正的棋人也不是为钱才比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27 3:27:20编辑过]
鹿大侠,不是我说你,别动不动就发誓呀、立志呀,真正做成一件事再说,你的陈大哥不要你了吧,以前还不肯说,其实他也是帮你,实在是扶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