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打开电脑一看,吕教头中局时缺士少相,而对手车马炮全力在攻,真为吕教头担心。没想到吕果真顶住,最后兑子简化后,吕这方居然还有单马底兵,而对方只有单士象,心想应该吕很快拿下。哈哈,没想经过五个多小时大战,教头居然不胜。我忙拿出一本残局谱来看,书上明讲是例胜嘛,我还怕搞错了,看来有一些例胜残局平常还要多加强练习下。
盘马弯弓-马底兵胜单士象1-7
内容见:http://www.zgxqds.com/zixun_info.asp?id=99
【附记】:
此类残局马底兵方取胜的要点主要是:先助底兵入九宫,然后马、兵、帅合力运用逼着和等着,促其自相倾轧,同时解决好主帅助攻问题,步步为营迂回作战,逐步缩小包围圈,最终掠士或擒象胜。诚然,以上所举局例和变着远不是此类残局的全部,但至今尚未见单士象可以真正守和马底兵的局例。
马底兵对单士象的残局虽不十分深奥,但因为各种局势存在着互联互换性,子少兵种多,倘若位置稍有移动即可引发不同变化,极易混淆或陷入循环怪圈。加之变例稍显繁复,过程也盘桓曲折,所以一度产生“难胜”的观点亦不足为奇。由于此类残局涉及到“马兵对士象全”等局型的胜和规律的重要内容,尽管它属于残局中微观的细枝末节的技巧问题,但却关系到残局中宏观的理论问题,十分值得研究,也必然会引起众多棋家的重视。
对此,已故的残局名家陈廉庸先生在《马兵专集》中曾认为马底兵方有胜有和,并列举多局。之后的广东《象棋》月刊载姜言相文;《成都棋苑》载唐宗寿文;蒋权、吴一江、朱鹤洲诠注的《适情雅趣》;刘健的《象棋马兵攻杀技巧》等均认为马底兵方必胜。虽然诸文的着法都有待推敲或完善之处,但瑕不掩瑜,终归为我们摸索探究“马底兵必胜单士象”这一专题残局的规律,提供了许多创新变例和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功不可没。本文即参考了以上诸文,重新进行了整理和诠订,未予一一说明,不当之处尚望专家指正。
(临场受时限的制约,很难迅速、准确地找到正确的取胜途径,不可过苛地要求棋手)
例胜与必胜是不同概念!!马底兵破单士象有一定难度,但是临场比赛多方因素影响,是否取胜也要看攻守双方斗志斗勇呢!(记得大师们在比赛中曾经出现过单车士象全守不和双车、单车杀马双士却和了)
这种高难度的棋研究也没用,当时记住了比赛还是会忘记,子力位置稍不同就又是一个变化.
佩服!看来你比吕钦还牛啊!到广东象棋队当技术顾问应该也不成问题!
我的残局书上说双马难胜炮双象啊,再有王斌04年个人赛双马也未能取胜吕钦的马双象,炮的防守能力应该强于马,更是和棋啊.我想这些特大的残局不会都这么差吧.
关于“双马对炮双象”的残局,确实有的残局书谱上认为是双马方“必胜”,但所举的几个局例却是“特例”,亦即炮双象方的位置极差。
吕许之战的“双马对炮双象”局例是至今最高水平棋手对弈而成(以前也有棋手弈出类似局面),也正因为此局才更正了大多数人“双马‘必胜’炮双象”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