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规有七八个版本了,每次都受到广大棋手棋迷的抨击。因为它违背了象棋的客观规律,违背了竞技项目向着精益求精方向发展的根本宗旨,改变了胜负评判标准,扭曲了棋手的心理,把几千年来的象棋文化糟蹋一通。
为什么胡规仍在横行?主要是因为某人仰仗自己的“权威”、打着“改革”的名义、打着“尝试”的借口,每次换汤不换药的搞个新版本来折腾。
有没有必要这样没完没了的“尝试”下去、折腾下去?显然没有必要。
胡规已经有七八个版本,已经接受过实践检验七八次,每次实践证明都不可行。既然不可行,就没有理由继续搞第九个、第十个、第N个版本!就应该立即废止!否则就是折腾!文化大革命搞过一个版本,实践证明不可行,难道还要搞第二个版本吗?当时,也有许多人说文革很好!还有一首歌曲叫做《文化大革命就是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咳!就是好!就是好!一代新人在成长。。。。。。”。即使胡规是一种“改革”,试问,改革要经过这么多次失败的“尝试”吗?改革就一定会成功吗?尝试一次不成功就该废止!还尝试七、八次呢!
象棋红黑双方子力和时间相同,是基本公平的,或者说这是最公平的平衡点了,即使红先走有优势,但每个棋手拿红棋和黑棋的机会总的说几乎相等。假如非要对红先走的优势进行削减,达到红黑优势平衡,目的是好的,但是,想法太天真!红先走的优势到底有多大?能绝对用时间来折算吗?假如真能折算,以哪一个层次、哪一个年龄段、哪种性别、哪一代的棋手作为参照物?七八次尝试中提出的黑棋多少时间起点、红黑多少时限差距,都是想当然的。
你说红黑时差10分钟合理、我说20分钟合理、他说25分钟合理,还有别人说30分钟、40分钟、50分钟、100分钟合理,你说在这种时限下,黑的时间最少需要15分钟,他说最少要20分钟,我说最少要30分钟,还有别人说最少要60分钟,100分钟......有完没完?谁说的都不能说就合理的、科学的。
假如要这样的“尝试”下去,我敢说,即使尝试一百年也不会有结果的,因为都是想当然。
依靠想当然、依靠几个棋手、几个比赛就能找到“平衡点”了?太抬高自己了吧!太不自量力了吧!
我再举个极端例子:龟兔赛跑,兔子的优势肯定比乌龟大得多,象棋的红黑优势差距不可能象龟兔差距这么大,但是,贴时规则的探索上是相似的。试问:到底要给乌龟贴时多少,才能弥补兔子的优势?用哪些龟兔、哪个地区的龟兔、哪个年龄段的龟兔作为参照物?你就是用七八十个版本,也不可能确定科学的合理的规则。
传统规则实行了几千年才得到每个朝代每个时期的老百姓普遍认可,而少数执迷不悟的人凭借想当然的主观主义,就能这样轻率否定它的科学性、合理性?其实,所谓的“尝试”胡规,实际上就是把象棋引导到一片迷茫的状况中,引导到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知道到底要给红黑规定多少时限才是合理的“不可知”的领域而永远折腾下去而已。
所以说“和棋黑胜”的所谓改革,存在方向性错误,应该立即停止!只要“和棋黑胜”这个核心还存在,任何版本都是主观主义想当然的产物,必将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被历史所淘汰。
竞叫不是可以平衡,而是一种赌博罢了,更不是科学的。都是主观主义的产物。
回复4楼的拜仁:
竞叫类似投注、等于赌博,也等于每盘不同时限的棋就用一个规则(虽然是自愿承受的),时限不同就是规则不同。一个赛事出现十几个规则,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规则(时限)是可笑的。
“对自己实力的认识”更是主观的东西,有些人高估自己的实力,有些则相反。这种比赛,只不过是赌博,规则(时限)由自己选择,结果由自己承担,但是这种使用不同规则取得的最终结果(名次),是不能准确衡量实力的。同一次赛事,只有在同一规则下产生的结果,才能衡量和比较实力和水平。
和棋是象棋必然结果之一。国际象棋也有和棋,也常常有连和十几盘的比赛,包括最顶级的赛事。最后的胜利者,当然是综合实力更强,即使依靠体力获得胜利,也是名正言顺的最强者。因为体育项目,体力也是一个竞争因素。体力不好,出现“昏招”,就是竞技实力稍逊。
走到最后一盘出现“随手棋”而失利,不说明偶然性大,因为前面已经下了多盘没有偶然性的和棋(实力本来就相当),最后一盘因为体力等原因而出现了偶然性,也符合竞技规律。
去年的超霸杯、今年的大棋圣赛,还有一个冠冕堂皇的旗号就是:继续探索、测试一下:在和棋黑胜的这个大前提下,到底该怎样规定红黑的时间。
但是,这种“测试”是滑稽的:老、中、青、少棋手,男女棋手一起测试,怎么可能找到客观公正的“平衡点”?
一盘比赛,一老一少,或一男一女,或一强一弱,怎么测试?年轻棋手精力旺盛,强棋手计算力强,所需要的时间当然会少一些。这样测试出来的结果科学吗?
所以,对这种规则的“尝试”,即使一百年也不会找到科学的合理的结果。
假设有必要测试这个规则,也不能用这种形式进行,而应该由年龄相仿、水平相当的棋手之间进行测试。比如,吕钦与赵国荣之间、洪智与汪洋之间、赵鑫鑫与蒋川之间、赵冠芳与党国蕾之间,某两位性别相同水平相当的强大师之间、业余好手之间、少年棋手之间,进行无数次的测试,双方都同样次数的红棋和黑棋。即使这样,也还不能准确找到“平衡点”,因为这只是代表了当今这一代棋手罢了,到了下一代,肯定又不同。不过,这样的“同类测试”至少比现在的超霸、大棋圣赛事那种老中青和男女混合比赛所得出的“平衡点”更为合理。
结论:老、中、青、少、男、女、强、弱混合在一起比赛(测试),试图找到一项规则红黑用时的“平衡点”是很可笑的。即使“同类测试”也不可能找到准确的“平衡点”,因为只代表这一代棋手,没有经过若干时代漫长的历史检验。因而,“和棋黑胜,贴时”规则不管搞多少次测试都是不科学不合理的。
还是在传统规则下,红黑子力相同、时间相同,但是给予的积分和奖金数额不同(拉大胜局与和局的差距)才是合理科学的办法。至于胜负标准,就别改动了。否则,会破坏几千年来的象棋文化。
楼主长篇大论,但却拿不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规则来,所以只是废话。
强烈反对,只有取消和棋象棋才有出路,你看体育项目,除了国际象棋和中国象棋之外,哪个有和的?
羽毛球有和的吗?乒乓球有和的吗?象棋要产业化,必须象体育竞技方向走,象市场靠拢,你不喜欢和棋黑胜,你大可以不参加和棋黑胜的比赛
行不行不是由你说了算,由市场经济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