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执裁案例剖析 (2)
(黄胜光)
讲案例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就算是引子吧.
在法庭上,法官宣布了审判结果后随之宣布退庭.律师\陪审员正在收拾卷宗,原告\被告\证人相继退庭.旁听席上的人们也鱼贯走出审判大厅。这时,法官和旁边一个人一番耳语之后,突然宣布:刚才的结果不算,要重新审理,并命人把原\被告带回……
以上这个谎谬的故事不是发生在现实生活中,也不是出现在影视作品里,而是发生在象棋比赛赛场,真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下面,我把这个实战执裁案例和盘托出:
时间:2008年8月下旬 地点:广州沙太路天虹宾馆 广东省象棋锦标赛
有一盘棋双方走成双车对单车士相全,单车方士相老帅位置极佳,提出和棋.负责巡场监局的裁判员谢允中审度局势后判了和棋,双方离座.这时,另一位裁判员李可东正朝这个方向走来,谢允中随口问李可东这盘棋是否可以判和.李可东说棋是和棋,但还未形成最佳铁和图形.谢允中闻言立即往楼梯方向走去追赶两位小棋手,告诉他们还要继续下.
以上情况我是后来通过了解才知道的,当时我看到的情形是单车方的家长拿着照相机气冲冲地跟着裁判员跑过来,还不停大声吼叫:”我要把棋坪拍下来发到网上”.见此情形,我立即走上前.看了棋坪的局面,我已心中有数----虽然提和方还未走成一车守住双相(座标x7y3),但实际上己经没有防守难度.于是,我先让这位家长冷静下来,不要影响比赛进行,并表示维持原判,我还向他道歉.他对我的处理方式表示满意,事情很快圆满解决.
第二天,这位家长也主动向我道歉.原来他是一位机关干部,他说自己当时太冲动,以至对裁判长不尊重,然后是两人紧紧握手.
裁判长点评:
谢允中先生是我多年的朋友.他精明过人(越秀区\东山区合并前,他长期担任东山区职工象棋赛裁判长)谁知这回他竟犯了这么低级的错误.事后他向我检讨,他说自己一时未能适应这个规格\等级的比赛(不同规格\等级的比赛对棋手\裁判员有不同的要求).这一点我理解,以往他搞比赛随意性比较大,都是他说了算,也没有人和他理论.他还没有向别人请示的习惯.
在编缉这一期案例剖析之前,我和谢先生通过电话.他坦然面对自己的过失,欣然同意用这个案例教育警醒其他裁判员.他还表示不必用化名.对于他认识问题的姿态,我表示满意.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裁判的工作就是公正,公平,以棋规为评判准则。
发现错误能改正,这是难得可贵的。虽然只是一则小小的赛事,但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
怕就怕错了,为了面子也坚持原判,害的不仅是比赛棋手,同样也害了自己。
"07试行规"毛病多!
权威专家们应实事求是促进中象文化健康发展,力求科学合理.而不是玩文字游戏越搞越玄乎.
这样表达可否:
二打对一打,要求二打方变招,若被"打"者只能走出唯一解着,不以"打"论处.
----------------------------------------------------------------------------------------
这样就比较合理了:
在如图局面,红马三退二是抓双,黑车9平8是被"打"后必走的"唯一解着",不以"打"论处,
要从实际出发,判和才合情合理.
象棋比赛搞成钻文字"牛角尖",已与发展中华棋文化的宗旨背道而驰.
有时权威专家自己也判错,
朱总裁搞的张江VS李雪松棋例,至今尚未见那位仁兄高姿态认错哩{仅由棋协为他"执手尾"}.
------------------------------
因此,制订2009中象规则,需经陈松顺老先生过目同意.
请汕头棋网的棋友引用原文,原贴是否这样:
根据07规则,当一个子走动后性质发生了变化,比如原来不能白得子,走了后可以,判捉
================================================================
哇!奇才奇文!
b7210让我谈孙浩宇那局棋,点评我不敢当,请发上来,大家研究. (黄胜光)
散兵游勇当裁判
这才是关键~
棋评可以省略,就请先生针对上图局面谈看法.
有个局面,一裁判员判和,但副裁判长D严责之:谁给你权利判和?要继续走60步,当年棋赛没有加秒,黑只有70秒,即使叫快棋王来也无法走完60步,不顾"理论公认和棋"而硬要对手走60步超时负,这是故意扭曲中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