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
——凤岗观棋记
专业组本来邀请了11位现役男子全国冠军和2008年下半年等级分前13位的非冠军棋手,共24人。后来胡荣华、李来群、于幼华因故弃权,参赛者遂变为8位全国冠军柳大华、吕钦、徐天红、赵国荣、许银川、陶汉明、洪智、赵鑫鑫和等级分前16位者蒋川、汪洋、孙勇征、谢靖、金波、徐超、王斌、王跃飞、潘振波、李雪松、张江、张申宏、陈寒峰、张强、孙浩宇、卜凤波,仍为24人。冠军奖金50000元,就是最后一名,也有4000元进账。且由组委会负责棋手食宿和返程交通费(全国冠军飞机,其他棋手火车硬卧)。
海外组共有来自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华台北、越南、柬埔寨、菲律宾、马来西亚、东马、新加坡、加拿大、缅甸、荷兰、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十五个国家和地区的36位棋手参赛,其中有象棋国际特级大师、象棋国际大师各8名。以“香港棋王”赵汝权为首的香港棋手,夺冠希望最大。以越南国际特级大师阮成保为首的越南棋手实力也不容忽视,夺冠可能较大。“澳门棋王”李锦欢亦有希望问鼎。冠军奖为2万元,第十名也有1千元的奖励。且特邀棋手食宿、交通费(国际往返经济仓机票)由组委会负担。组委会还负责提供国际特级大师的食宿(旅费自理)、国际大师的膳食(住宿、旅费自理)。
公开组是真正意义上公开赛,等级不限、地区不限、年龄不限、男女不限,所有爱好者均可报名,参赛选手多达180多名,其中既有花甲翁,也有9龄童,还有6位特级大师,27位国家大师,开创了正规军与游击队、职业棋手与业余棋手同台竞技之先河。公开组也因此既“藏龙卧虎”,又“鱼龙混杂”(既有苗永鹏、庄玉庭、郑一泓、小唐丹这样的特级大师,又有凭100元报名费参赛的“菜鸟”)。冠军奖金为30000元,第三十名也有500元的奖励。且特级大师食宿、大师膳食由组委会负责。
一进入凤岗镇,映入眼帘的就是“中国•凤岗11月15日
1、贺郭丽萍勇夺世界冠军
北国南望,狂飙卷香港。九战九胜铸辉煌,夺冠如同探囊。
弈林曾经主盟,荧屏从容谈兵。放眼世界棋坛,巾帼谁与争锋?
2、第八届世界象棋锦标赛感赋
拼命三郎,羊城少侠,双雄请缨南征。皆曰双保险,探囊取冠军。谁料到台北棋王,和于平许,一骑绝尘。贵临喜:鼎之轻重、似亦可问。
乱云飞度,正愁人,忽逢救星。看香江赵公,立马吴山,威风凛凛。横刀向天笑处,惊破了、吴郎好梦。银川撞大运,做个得利渔翁。
立马投给了某棋艺杂志,谁料编辑竟然把第二首退了稿,还在退稿信中说:“此类作品,毫无意义,请另投别处”(可能是嫌我挪谕了“少侠”许银川和“拼命三郎”于幼华吧)。第一首虽“留中不发”,最终也没有了消息,害的我这个“郭氏粉丝”减色不少。
我顾不上喝水,也挤了上去,等我刚靠近,又被人后来居上了,如此反复几次,我说:不够意思吧,你们老是把我的书压在下面,我几时才能签上啊?他们才不挤了,让给我签。我说:郭老师,我们都是你“象棋电视大学”的学生;你那年九战九胜,轻取世界冠军,相当辉煌!她说:我都不记得了。有人问她为什么没参加比赛,我替她回答:郭大师已经弃弈从政,在中国象棋协会当领导了,这次是来指导比赛的。她笑道:是在棋协干活,不是当领导。签到名才知道,是此“莉”非彼 “丽”,我一直搞错了。她的字“大气中有妩媚,刚劲中带温柔”,写的就是好。一个武大郎模样的棋痞,瞎起哄,叫郭莉萍把电话号码也写上,我真想过去踹他两脚,但又怕太瘦小不经打。而郭莉萍不愧大家风范,丝毫未受影响,始终面带微笑,继续给棋迷签名,直到把几层几十人都签完才离去。那个“武大郎”逢人就自我介绍说他是象棋爱好者,本来是要参加比赛的,因没有时间才没报名。“武大郎”又爱问人家从那里来,干什么等等。搭讪着想跟我和“龙岗兄”攀谈,我有些鄙夷他,不愿答理,“龙岗兄”说:你上阵就被砍瓜切菜了,盘盘输有什么意思?“武大郎”不服气,说:我万一抽个上签,对手不如我,我不就赢了?旁边一个人却说:花100元等于买个出入证,进出赛场就方便了,找人签名也容易。再说了,说不定还能让大师、特级大师指导上一盘,平时100元谁会指导你?真是物超所值啊!这个账算的好精,话说的也确实很有道理。
比赛开始后不久,广场一角蔡福如大师的挂大棋讲解开始了,蔡大师讲的是赵国荣对赵鑫鑫的一盘棋。由于进展慢,又增加了一盘李雪松对许银川的对局。蔡大师说:上午“岭南双雄”都没开张,下午可要发力了。二赵那盘棋,赵国荣中局多得一子,形成了车马炮对车马的优势局面,但车炮被牵脱不了身,最终被小赵逼和。而许银川在我们这些“菜鸟”看来要吃大亏的时候走出了妙手,一举瓦解了李雪松的如潮攻势,反使李的棋全部回防底线,从些再也无力反攻,直到输棋。讲棋间隙,我请蔡大师签名,闲聊道:“羊城小霸王,威武震八方”,你老人家当年比冠军还勇啊,蔡笑道:现在是老兵了。
一位胸前挂着参赛证的仁兄也来听棋,只听他与人说道:网上10分钟快棋下惯了,虽然本次比赛用时是每方75分钟包干,可就是慢不下来,棋都输了,还有近40分钟的时间没用。真是网络误我啊!
在售书处,见到了杨健明先生,便请他签了名。攀谈中我问道:1956年首届全国象棋赛,杨大师夺冠后咏诗言志,那首诗好象是:
“犹记当年落魄时,千疮百孔有谁知?今朝一发春雷响,十万貔貅解战衣。”
诗写的豪情满怀,可比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而您的书中作却采用了修改稿:
“犹记当年落魄时,千疮百孔有谁知?今朝一发春雷响,雨雨风风洗战衣。”
其实,“雨雨风风洗战衣”不如“十万貔貅解战衣”,您为什么不用“十万貔貅解战衣”呢?杨健明却说:“十万貔貅解战衣”不是我父亲写的,是别人改的。我父亲的原稿本来就是““雨雨风风洗战衣”。见他这样说,我就不和他辩论了,因为这首诗的修改过程我在殷波的《棋坛巨匠杨官璘》一书中看过,而杨公子竟然不知道。本来我还写了两首缅怀大宗师的集句诗:
1
英雄儿女一枰棋(无名氏),馀子谁堪共举杯(宋/刘克庄)?
车如流水马如龙(宋/李煜),十万貔貅解战衣(当代/杨官璘)。
2
猛士如云唱《大风》(朱德),五洲四海一枰通(梁羽生)。
百战功名光弈史(谢侠逊),车尘马迹在楸枰(陈德润)。
准备交给他,但在这种情况下也就没好往出拿。
我还想等“吕温侯”吕钦签名,可直到夕阳西下,还不见“吕温侯”的人影,是不是已经走了?一问向外传棋谱的工作人员,说吕钦的棋还没结束,人还在里面。我只好向“龙岗兄”告别,回南山了。
回来后就谋划着要再去,再去时要把相机、签字笔都准备齐全,还要请一个照相的人。这个人还不好找,能去的不爱好,爱好的去不了,在闭幕的前一天晚上才约定了同游。当20早上我们到凤岗镇时,最后一轮比赛已经开始了。等待中结识了虎门棋迷谭生,谭生说他已经看了三天了,由于得到消息太晚,只能当看客,要不然他也是参赛选手了。并说他是虎门象棋赛的第7名,要与我们切磋切磋,我的兴趣全部集中在追星上,就谢绝了。听蔡大师讲棋时,与蔡大师合了影,还拍了几张讲棋照和赛场外景。就看到有棋手出赛场了,便再也不敢乱动,紧紧盯住大厅的大门,等待与偶像签名合影。最先合到影的是“东北虎”赵国荣,听说他和蒋川下和了(蒋守和就是冠军,赵获胜才能争冠军,所以赛前都估计这盘棋十有八九要和),因此退场早。紧接着是“阳光男孩”赵鑫鑫,签名合影一次搞定。与16岁的农运会冠军、袖珍姑娘左文静大师,还有万春林特大、亚洲冠军潘振波大师都是签名合影一次过。在赛场外的大厅里,与蒋川差点撞了个满怀,我赶紧拉住签名,并让我的同伴抢拍,谁知他有私心,顾不上给我拍照,也过来签名了。可当蒋大师给我签完,他还没来得急开口,蒋就被人拉走了。我相没照成,他名没签上,两败俱伤。损人不利己,竖子不足谋也(他后来给我照的相,有很多不是本末倒置,就是喧宾夺主,更有无头无尾者,令人啼笑皆非,哭笑不得)。
因16日那天只得到了郭丽萍的签名,小唐丹连面都没见上,心有不甘,这次我就恳求把门的保安放我进去,他开始不同意,但最终在比赛接近尾声时被我感动,放行时叮嘱我,有人问起,不要供出他来。谭生也乘机溜了进去,而我的同伴终因动作慢了一步被挡在了门外。也多亏谭生,他给我拍了很多照片,功不可没。谭生签名比较苛刻,非全国冠军不找,也不喜与人合影,却乐于奉献,为我服务。谭生一心要找香港棋王赵汝权,别的人他已经不签了。当他得知我16日就签到了赵汝权时,就千叮咛万嘱咐,让我给他找香港棋王,仿佛赵汝权是我的亲戚似的。可找遍赛场也没找到,一位工作小姐也帮我们找了一遍还是没找到,就说可能已经走了,让我们在闭幕式颁奖时找,一定能找到(赵获得了海外组冠军,必然要出席颁奖仪式)。公开组赛场还有好几盘未结束,我就乱拍一通。突然,我看到了郭莉萍,她坐在已经准备就绪的闭幕式主席台上,一个赛会工作人员模样的人在对她说着什么。我走到她身旁,说有个不情之请,想与她合影。她不愧是国手,有国士之风,比起某些“泰山北斗”来,更有亲和力,愉快地答应了,当她站起后,那个人却不识趣,还在喋喋不休,她有些左右为难,只好一边听一边照。谭生给我刚照完,别人又请我帮忙拍照,其中一位大姐和一位小弟的照片还留在我的相机中了(恐怕已无法交给他和她)。我突发奇想:如果有一天郭莉萍也办一个象棋馆,就组织棋迷送一块“国士无双,棋行天下”的匾。
小唐丹早已赛完,在看别人的比赛,天真烂漫、童心未泯。当我请她签名时,她除了签了“唐丹”二字外,还写上了“2008、11、20”。后来在闭幕式快开始的时候,她还坐在后排与小伙伴逗着玩,为了便于领奖,郭莉萍走过来叫她到前排棋手席就坐,她才走了。小唐丹在男女混战的公开组中连胜多名男子国家大师,勇夺第5名,令人仰视。其实早在今年三月份举行的“第6届‘威凯房地产杯 ' 全国象棋排位赛”上, 这位18岁的2007年全国象棋个人赛女子冠军,就有过神勇表现,先后战胜了万春林、聂铁文、陶汉明、赵国荣,战和了王斌、陈寒峰、赵鑫鑫、景学义,取得了4胜4和3负的战绩,最终在来自全国各地的包括柳大华、吕钦、于幼华、洪智、汪洋、卜凤波、庄玉庭、郑一泓、潘振波、张江、金波、蒋川、张强等在内的40名高手中名列第14位,是前24名中唯一的女性(女棋手仅有张国凤、王琳娜、赵冠芳、唐丹四人被特邀参加),在与男子特级大师的对垒中, 3胜3和,无一败绩!赵鑫鑫与唐丹的激情碰撞,创造了象棋历史上的一项纪录。因为在以往的所有比赛中,还从未出现过全国象棋个人赛男女新科状元同台对决的场面。经过激烈交锋,小唐丹在对攻战中战和了赵鑫鑫。小唐丹当时还扮演了 “打虎英雄”的角色,双拳伏双虎,力挫全国冠军“长白虎”陶汉明和“东北虎”赵国荣。赵、陶二人是象甲联赛黑龙江队的主将,加上第七轮负于唐丹的另外一员黑龙江队大将聂铁文大师,等于唐丹一个人战胜了一支象甲劲旅,堪称奇迹!鄙人当时曾作歌赞之:
排位赛上争座次,登坛都是豪英。京华奇女鼓雄风,海上春林折,浙东寒峰平。
新科状元狭路逢,六金难撄其锋。东北双虎怜同病,唐门小公主,谈笑缚黑龙。
谭生听了我的一席话,顿时对郭莉萍、唐丹肃然起敬,也恭恭敬敬地请她俩签了名。
在专业组赛场门口,巧遇张强大师,请求签名合影,他很爽快地答应了。就在这个门口,我还先后签到了孙勇征、金波;并与许银川合了影。隔门看到柳大华、吕钦、徐天红、陶汉明等还在里面激战,就想进去观战,却被护场保安很礼貌地拦住了。再后来来了一位气势汹汹的保安(可能是小头目),凶神恶煞似把观众往外驱赶,我们也只好退了出来。
在大厅门外的广场上,顺利拿到了“吕温侯”吕钦、“洪天王”洪智的签名。“笑面佛”徐天红一边签一边说字写的不好,我说您就别谦虚了。
我的同伴给我签到了本届公开组冠军金松大师,也算是“将功补过”吧。
在闭幕式的主席台上,终于签到了“十连霸”胡荣华的大名。尽管“胡规”饱受非议(说来也巧,正是“胡规”的“和棋黑胜”,让胡大帅在不久前的顺德个人赛上被李少庚的“后手和”所淘汰,饮恨出局,也算是“请君入瓮”,或“作茧自缚”吧),本届比赛也没有采用“胡规”,而胡也不参加比赛;尽管胡在广场上以有工作为由拒绝了棋迷们的合影请求,但胡的出现还是吸引来了不少签名者。当时刘晓放秘书长就在旁边,我想请她也签一个,她说她不是棋手,就算了吧,胡打趣道:他找的对啊,秘书长是管棋手的。大家都笑了。胡一边签,一边对刘说:张强这次还下的不错,就是在象甲上不行啊。刘笑而不答。
我还没签到名的全国冠军就差“长白虎”陶汉明了。
我在棋手席上扫了两遍也没有找到陶汉明,却看见赵汝权走进会场大厅了,我赶紧对谭生说,“香港棋王”来了,快去。当我们追过去时,赵已入坐了。谭生想让他用签字笔,但赵已拿出了圆珠笔。我本来已经签过了,担心圆珠笔掉色,就想让他用签字笔再签一次,但赵不同意换笔,我也不好把书往回拿,就签重了。我坐到赵的旁边,合了个影,站起来时,赵大师主动伸出手来握手,真是感人。颁奖快结束时,我偶然一回头,发现陶汉明竟然一个人坐在最后最后的一把椅子上。我连忙和谭生快步走过去,边签名边合影。陶大师不愿到前排就坐,也许是本次发挥不佳,排名倒数第二的缘故吧(专业组24人,他是第23名)。谭生说:你今天收获不小啊,名签了那么多,相照了那么多!我笑了。
当棋迷们聊到“胡规”的“和棋黑胜”时,有位仁兄发了一通高论:“千百年来,中国一直是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而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中庸之道,体现在象棋上就是和棋。象棋只要双方都走正确,结果就是‘和为贵’。和棋也是象棋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最高境界。影响象棋娱乐性、观赏性的,并不是和棋这个“果”,而是棋战的过程、棋谱的内容这个“因”。百世流芳的和棋谱不在少数。输攻墨守、妙手迭出、内容精彩的和棋照样很吸引观众。远的不说,只要看看历届全国最佳一盘棋就知道了。‘攻如雷电山河动,守若金汤壁垒新’(刘梦芙诗)的和棋有什么不好?相反,如果一局棋满盘俗手,错漏百出,就算分出了胜负,谁又会去观看它?欣赏它?只能倒了观众胃口。再说,当两大高手相遇时,惺惺相惜,经过沤心沥血、斗智斗勇,最后激战成和(而不是战略成和、消极求和),是最合理、最人性化的结果(最好的例子就围棋界的李昌镐、李世石,不论谁输了,总有悲情的棋迷。如果有和棋,岂不皆大欢喜),就不应该人为地硬性把和棋判成黑胜。“和棋黑胜”的本意是为了消灭消极和棋,孰不知这样做反而导致了更多的消极和棋。棋规是为棋艺服务的,棋手还是应在棋艺上多下功夫,而不是舍本逐末,让棋规磨灭棋艺。取消、限制和棋,破坏了象棋的立论基础,违背了象棋的科学性,实属倒行逆施,胡老确实有点‘老糊’了”。此论一出,一片哗然,反对者不少,支持者更多。
至此,十三位全国男子冠军,我签到了九位,除了驾鹤仙游的杨官璘、封刀已久的李义庭、搏击商海的李来群、卧病在床的于幼华4位外,胡荣华、柳大华、吕钦、徐天红、赵国荣、许银川、陶汉明、洪智、赵鑫鑫9位,都签到了。
还有我最崇拜的世界冠军、全国冠军郭莉萍!全国冠军、亚洲冠军小唐丹!
还有本届比赛三冠军:专业组蒋川、海外组赵汝权、公开组金松。
还有苗永鹏、蔡福如、汪洋、万春林、左文静、潘振波、张强、孙勇征、金波(以签名先后为序)。
一位朋友说在短信中说:“一个棋迷,一生能见一位特级大师都不容易!你却见到那么多天王级的国手,实乃人生快意事!”
是啊,我何其幸运,竟然与23位象棋国手进行了零距离接触,使我的首次追星之旅几近完美!
踏着夜色归去,我仰望星空,星光是那么灿烂!
(
很风趣,那怎么不找猴数签个名。
楼主的文章非常精彩,含金量十足!文中的集句诗也很有匠心。
另外,建议管理员授予楼主“贵宾”衔。
把棋王的签名或者合影传上来,好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