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广象网 http://www.gdchess.com/bbs/

象棋,广东象棋网,象棋棋谱
共20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
[浏览完整版]

标题:董文渊

1楼
葵乡小妖 发表于:2009/7/2 9:05:02
“牙擦”棋王董文渊自幼好弈 无师自通
2007-04-03 08:09:00 作者:小刚 来源:生活日报

  围棋国手陈祖德九段在他的自传《超越自我》一书中曾有这样一段记载:“浙江队的主将董文渊在刚解放时已是棋坛高手,他的围棋和象棋都堪称一流,是难得的双枪将……”
  董文渊,1919年生于杭州,自幼好弈,无师自通,17岁便夺得杭州市冠军,翌年更是一举获得鲁、闽、浙、苏四省象棋赛冠军,故有“四省棋王”之称。
  除此之外,董文渊还有一个“牙擦”棋王的绰号,因为他虽然棋艺精通,但棋品却不是很好,经常以各种盘外着对付对手。“牙擦”乃南方土语,即指董文渊的棋品。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董文渊与周德裕的一段恩怨。
  董文渊成名之后,在杭州喜雨台结识了香港著名企业家张澹如,大受张的赏识。1939年,张澹如的账房刘盈丈在上海找到董文渊,与其同乘亚洲皇后号大轮船去香港,参加一次“六王夺鼎赛”。所谓“六王”即六名象棋名手:周德裕、钟珍、苏天雄、卢辉、方绍钦及董文渊。由张澹如出资做大银杯一只及奖金100元,比赛的真正用意是:董向周挑战。结果周得第一,董获第二。不久,张又出资做纯金奖牌一枚,邀周德裕、董文渊及钟珍参赛,定名为“三王赛”。比赛采用单循环制,分先各两局,以积分多少定名次。经抽签后董和钟先赛两局,董文渊连胜,独得4分,形势对董极为有利,对周则构成极大威胁。处于危机的周德裕,突然提出不参加续赛的动议,理由是:董以重金收买了钟,钟佯作两败,但在对周之战将全力拼搏,为董夺取金牌创造条件。周提出的理由尽管证据不足,但根据棋界的风气,也不是没此可能。这一下首先激怒了已购票的广大棋迷,聚集在文园酒楼前,要求退票,使主持人感到为难。正当场内纷纷攘攘,难以收场之时,年少气盛的董对周大声说:“你说我作弊,我们以无弊可作的方式续赛如何?”接着董说:“我和钟的两局胜棋不算。我和你作十局赛,来抢这金牌如何?”这一说既堵住了周罢赛的嘴,也得到观众的喝彩。也许是董文渊正处于棋艺的上升时期,也许是周德裕的“帅气”有所浮动,再也许就是周德裕没有吸足烟(指鸦片),第一天比赛董连胜两局,第二天比赛董又连胜两局,第三天香港各报均大加宣传,吸引了更多的观众前往观看。比赛进行之前,董举起手,以掌中的“誓杀周德裕”五个字示与对手。此举引得周心气浮动,结果周又连负两局。统算连吞六蛋!
  如此落败,周德裕怎能服气?半月过后,周主动邀董再决“私人金牌赛”。此赛在同乐棋坛进行,因周德裕已不能再败,所以他力求保持情绪稳定,三局大战,最后周以二胜一和的绝对优势获胜,自此董周在香港的争斗也告一段落。
  时过境迁,周德裕于1942年回到上海,与董文渊再次相逢,由于周已经没有在香港时富商捧场的社会背景了,所以两人“一笑泯恩仇”,重新又在棋盘上对抗。是时,上海名流陈志川重金邀请周德裕与董文渊到家中对弈。周董共弈四局,首局周胜,二、三局和,四局董胜,打成平手。
  时隔不久,周德裕逝世,董文渊甚为伤感,写下一篇《对局书怀》的悼念文章,以记述在香港初战周德裕时的感受。
  解放初期,上海棋坛有许多象棋擂台,董文渊作为“华东三虎”之首,亦曾红极一时,收入可观,但他从不事经营,总是任意挥霍。1951年,从广州来了个瘦小青年人,这就是杨官璘,少董6岁,杨在上海工人文化宫设擂成功后向董挑战,杨虽以二负一胜一和小负,但杨返穗后更加用心,苦拆苦解,大有精进。而董在上海除了对弈捞钱,寻花问柳之外,终不再探究棋艺。1952年杨再次到沪,在“米高扬”打董的擂台,两人共弈十局,杨取得净胜二局的战绩,从此棋坛开始了杨官璘时代。此时的董文渊虽和北方的谢小然三战皆平,和另“两虎”相较还有些优势,日子比较好过,但在生活作风上终于出了问题,1955年以“玩弄女性”罪被判刑去了黑龙江。
  上世纪60年代初,董刑满后回到浙江。五年未下棋的董竟还有两手,1962年代表浙江参加全国围棋比赛夺得第4名。然而就在这次比赛上,董故技重演,因棋品差而被省体委点名批评,且从此不再用董。董文渊从此过起了流浪生活,靠私下赌彩金过日子
2楼
葵乡小妖 发表于:2009/7/2 9:12:55

董文渊还有一个“牙擦”棋王的绰号,因为他虽然棋艺精通,但棋品却不是很好,经常以各种盘外着对付对手。“牙擦”乃南方土语,即指董文渊的棋品。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董文渊与周德裕的一段恩怨。
牙擦,就是口刁的意思,解意大约就是得势不让人。在连杀四盘之后,还以掌中的“誓杀周德裕”五个字示与对手。

若于今天外行看内行的意思来看,可以评价一句精彩!

3楼
wangyidao 发表于:2009/7/2 9:14:49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4楼
葵乡小妖 发表于:2009/7/2 9:31:17
对 局 书 怀
——周德裕先生对局回忆
撰述:董文渊
德裕先生遽归道山,薄海同悲。以棋艺论,余对先生,虽属劲敌,殊深钦佩。今遽失良友,曷深哀悼。回首前尘,十年前余南来识荆。兹后与先生公私对弈,在港、在沪,奚止数十局。其在港对局纪录,曾刊载于当时先生执笔之《华字日报》象棋栏,再事研究,颇多评述。提倡棋艺,不遗余力。世事沧桑,散聚靡定。噫!港地棋坛由瘁而荣,盛极一时,云烟黎梦,不背过眼即逝,迄今犹脍炙人口者,是则先生当年驻节港地之功不可没!缅怀故友,爰选昔日在港对弈之局二篇,略加解释,聊志追怀故友云尔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2 9:38:35编辑过]
5楼
大将军手写板 发表于:2009/7/2 9:34:47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6楼
鬼手七 发表于:2009/7/2 9:44:39
董是三枪将,据说国际象棋也是全国水平,真是天才啊。
7楼
葵乡小妖 发表于:2009/7/2 9:46:02

董两选之局均为周胜,表现了董对周的怀念,亦表露了其有青梅煮酒之意。

8楼
中国速度 发表于:2009/7/2 12:04:46

据杭州余杭一位大龄棋迷说,解放后陈毅曾邀董上山对弈,围棋象棋皆被杀得片甲不留。董因这次不懂规矩,竟在新中国棋坛消声。

不知真假。

9楼
wo9698 发表于:2009/7/2 13:58:09
摘自中国棋院院长陈祖德的--超越自我,该书成书在八十年代。
这次比赛还杀出一路野战军,即浙江队。浙江队的主将董文渊在刚解放时已是棋坛高手,他的围棋和象棋都堪称一流,是难得的双枪将。据他自己说,国际象棋下得也好,应当是三枪将。遗憾的是除他自己以外,没有一人说他精通国际象棋。此人头脑聪颖、感觉敏锐、着法犀利,可惜他是棋界少有的不争气的棋手,他的恶习使他在解放后坐了7年班房。至1961年释放后我才第一次见到其人。那时他已50岁左右,比起我是老头了,但比起刘、王二老则还是小伙子。虽然多年在牢房,但他的棋艺并没衰退。围棋这门艺术要提高难,但上去了就不易下来。1961年底他来到上海找人下棋,刘棣怀和王幼宸两位老先生不太愿意跟他交手,就让我去抵挡一阵。我和他实力相当,下了几局,胜负各半。董文渊由于多年来未对弈,特别是对一些新颖的布局和定式都很陌生,因此苦思苦想,下得很慢。我的思路较快,下得又熟练,因此在速度上远远胜过他。尽管如此,我还是使足了劲,毫不怠慢。但我毕竟年轻,下一局长一局,经过数次交锋,我已感到自己占了优势,而且对今后战胜他充满了自信。  
1962年春,在杭州举行了4省市的围棋邀请赛。那次除了董文渊,安徽黄永吉等强手也参加了。我发挥得较好,以六战全胜得第一,董文渊居第二。按理说董文渊得第二也讲得过去了,但大概是他在赛前赛后说过大话,认为他得第二是运气不佳。因此浙江省体委的一些领导同志都要知道个明白,看看董文渊的话是否真实。于是在赛后又专门安排一天让我跟董文渊再次对弈。这天浙江省体委的几位主任都坐在棋桌旁督阵,我不知他们几位是否都精于此道,但他们对这局棋的重视和关心是毫无疑问的。对局时我很放松,而董文渊心里当然也明白要赢我并非像他嘴上说的那么简单。如今几位体委主任一本正经地坐在身旁观战,他的负担自然就更重了。旁观者不一定清楚董文渊的棋艺状况,但他的紧张情绪却无法掩饰——只见他额头上不断地沁出汗珠,拿着棋子的手在空中不住地颤抖。人处在这种状态想取胜那才叫奇怪呢。这一天他输得很干脆,简直无还手之力。我看他那可怜的狼狈相不免又很同情他。虽然如此,董文渊确实还是有那么两手,在1962年的全国比赛中,谁也不会对他等闲视之
10楼
葵乡小妖 发表于:2009/7/2 14:44:31

这里可以看见董好象没有什么盘外招对付陈祖德呢?

共20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

Copyright © 2000 - 2008 Dvbbs.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12500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