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后,广东象棋何去何从?
正如某高人几年前的准确测算(本人在一些跟帖中也曾描述过),广东一统江山已成为历史,目前中国象界的形势,团体进入三分之势,乃湖北、北京、广东是也,个人则群雄并举。三分格局“归晋”最大的成数是湖北,广东如能保持三分局面已算万幸,即使顶住三五年,以后又何去何从?因此广东要想保持象棋强省地位,最关键的是要有强大的后备力量。从日前的全国少年锦标赛的成绩看,广东只有陈俊彦一人拿到奖牌,其余成绩与几个强省比,差了起码两个档次以上,实不足抗衡也。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广东的形势,按年龄分成四个年龄段(代),每代均包含着广东的精英。
第一代(40~50岁):吕钦、庄玉庭,廉颇虽老,还有黄忠之勇,尚可支撑三五年。
第二代(30~40岁):许银川、黄海林、李鸿嘉,这一层次是广东目前的主打,但许银川已不再独领风骚,只能与蒋川等少壮派抗衡,黄李的棋已过高峰,开始下坡路,过得三五年,还可勉强在前六边缘挣扎。
第三代(20~30岁):朱琮思、张学潮、张俊杰、周嘉鸿、许国义,这一代本来是第二代的接班人,将是挑起大樑的一代,朱琮思对任何大师级棋手都不足为患:张学潮虽有一定冲击力,但总觉得没大将风范;张俊杰打打突击战,状态好时还可以,不足以担当大樑;周嘉鸿棋有灵性,但布局单调,功力未够全面,加上学业影响参加大赛经验少,需经长时间磨练;许国义的棋,给人的感觉总是有点玄,打业余赛(包括有大师参加的)有两手,但以正规军面孔出现的话,似乎换了一个人。广东衰就是衰在这一代,是青黄不接的一代,要改变这一现状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过五年后,以这一代主打的话,极难站在前六。
第四代(10~20岁):黄文杰、陈俊彦、李禹、霍嘉兴、郑思潮,由于第三代未能出顶尖人物,广东的希望就只有寄望在第四代后备力量上了。黄文杰本是好苗,但已疏于战阵几年,棋力已不复当年,殊为可惜;陈俊彦天资聪颖,悟性极高,棋有灵性,基本功扎实全面,属天才型棋手,是不可多得的好苗,如肯在棋路上发展,假以时日必成大器;李禹布局全面,基本功较扎实,有一定冲击力;霍嘉兴基本功扎实,棋有灵性,也是可造之材;郑思潮本来棋很有创造性,学棋的条件最好,但近来进步似乎不大,可能与基本功不很扎实有关吧。还有许多好苗子,如马肇良、梁天诺、罗宁飞、李雨竹等等,不过12岁之前只能是观察期,单凭成绩说明不了问题,因为学棋早的孩子,往往有很好的布局花架子,取得好成绩不足为怪,关键要看是否有资质,所以要到12岁后才能做出判断。
把选拔拔尖的少年后备人才,并给予大力培养,提高到战略层次上,是省队今后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也是振兴我省象棋的唯一出路!
楼主心怀忧患意识,评价中肯。
广东队降级?打死都不信!赌一m!
广东队落到如此尴尬境地,真令人痛心,吕帅啊,快想点办法呀!
"只能与蒋川等少壮派抗衡"
有点疑问,是不是有很多比蒋川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