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广象网 http://www.gdchess.com/bbs/

象棋,广东象棋网,象棋棋谱
共6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棋苑杂谈

1楼
御魑人 发表于:2010/8/30 1:12:00

在网上,很多棋友对王天一评价很高,我看他和许银川还是有不小的差距,最近下了四局,三负一和。从对局过程看,一局比一局下得好,而且最后一局还还取得了和棋。不过不要忘了,后两局是在象甲,许在团体赛极少弄险,并非报着非胜不可的心态。而前两局许积分落后,即便是后手,多少也有积极进取的意思。

许的残棋磨工是远近闻名的,他极善于在平淡局面中寻隙进取,前天那样的棋都能赢,真是鬼斧神工。但这也要看对谁,近年来对赵鑫鑫和蒋川还是比较忌惮,先手根本就不摆中炮,和局似也能欣然接受。近来对蒋唯一的胜局是快棋,以飞相起手,如果是慢棋,恐怕还是和棋。不过许对蒋两次后手斗顺炮堪称一绝,前一局棋风大变,下后手比先手还积极,最后杀和。后一局,巧用规则,不战而化敌先手。对此有些网友很有微词,多有指摘。其实我认为受批评的应该是蒋川,对比赛规则不甚了解就参加比赛,先走优势轻而易举的被化解,无怪乎他人。再仔细一想,许的巧用规则,可能并非即兴之作,而是早有预谋的,因为蒋对于黑方顺炮横车单马屯边的阵势几乎都应以炮五平四,而调形之后必然要走炮八进四封车,这样就给了黑方利用棋规谋和的可能。所以说,一盘棋的胜负,不单单是展现出来的棋艺水平那么简单,还有对局者的经验和心态。

说起比赛经验,不得不想起胡荣华。在他制霸二十年,争霸二十年的过程中,运用比赛经验获胜的不在少数。当然有些是被人诟病的盘外招,有些确实是令人拍案叫绝的心理战,79年对傅光明一战就是典型一例。说起胡的棋艺,最大的特点就是全面、灵活。近几年逐渐淡出一线,倡导积极求胜的棋规。对于胡规,还是要讲几句。08年底的超霸赛,孙、蒋弈出佳局,被大为褒扬,一时之间似也默认了棋规的合理性。但到了次年的棋圣战,同样的棋规,徐超后手全和进决赛,好事者便幸灾乐祸大发讽刺之言。有本事在超霸赛的时候你能自圆其说,指出棋规的不合理处,那才是有独到见地的一家之言。那时不言,一待“东窗事发”便落井下石,大放厥词。下棋的,不能那么急功近利、心浮气躁。下棋需要有辩证的思维,看待问题更应该是这样。不过作为棋迷,我还是更希望胡能多出几本棋书。他著作不多,写的那本《反宫马专集》是厚积薄发,看看杨官的《弈林新编》才知道什么是呕心沥血。他自己著作不多,关于他的棋评却是多如牛毛。近来言穆江大师又出书了,而且这次的书名叫《胡荣华经典百局》。欣欣然从书店买了一本,里面收录的大多是胡的访问表演对局,所以料想这书名可能不是言本人所起,因为胡的真正经典对局还是他参加全国赛的棋。不过那些棋谱的解说都有著作在前,而本书的对局大多很少看到,对于进一步欣赏、研究胡的棋艺也有帮助。只是那书内的棋盘、棋子显示实在太差,是明显的瑕疵,金盾出版社也不是第一次出棋书,不进反退,实是一件憾事。

杨官杯预赛出了一个冠军,那人之前比赛无甚佳绩,在强手如林中夺冠,让人起疑理所当然。不过,我觉得还是权且当他是“于无声处听惊雷”,让时间来检验,到那时,自会“拨开云雾见青天”。曾记否,有一年的等级赛,晋升的男大师孙浩宇在之后的各项大赛展示自己的才华,而女大师被疑似软件,从此鲜有露面,仅有的几盘对局也是不堪入目,与其在等级赛对局相比,何啻天壤。如果那人真有实力,一定会活跃在以后的各项比赛中。倒是主办方和棋协要多动动脑子,继续不作为,只能冷了天下棋手的心。

“后肖杯”比赛汪洋夺得冠军,棋迷的关注点大多在他和洪智这盘棋上。首先,我要说即便是让棋,也不必大惊小怪。如果你是领队,在夺冠形势有利的情况下,也会要求棋手“团队协作”,这种事在六七十年代的广东队就有(当时让的最凶的恐怕还是中国乒乓球队)。既然汪洋说棋手是讲职业道德的,棋迷就应该相信棋手,不必深究了,更不该把象棋和中国足球相提并论。通过这局棋,至少让棋迷知道了后手方的一种有力的抗衡方式,这就足够了,还需要苛求更多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8-30 1:15:19编辑过]
2楼
青岛大肥猫 发表于:2010/8/30 2:12:00
顶楼主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3楼
jajohn 发表于:2010/8/30 8:07:00
王嘉良回忆录——(十五)

              1966年全国个人赛在河南省郑州举行,本次比赛采用了小组循环制,全国各地共38名棋手分成四组进行小组循环赛,获各小组前三名的12名棋手再进行单循环赛争夺冠军。

              这次个人赛比较精彩,我和刘殿中代表黑龙江队都进入了决赛,实力雄厚的广东队四名队员也全部入选,上海队这次形势不妙,闯关成功者仅有胡荣华一人。

              事先提一下,这次比赛我打得不好,尤其是输给朱学增的那盘棋最不应该。开始下这盘棋的时候朱学增就对我说,他的名次怎么打都打不上去了,言下之意这盘棋就想让给我。朱学增以前在长春,我们就认识,比较熟,我还觉得挺高兴,所以下起来也没太积极。开局时,我的形势很好,多了三个兵,可是不知怎么搞的走来走去把兵都走丢了。我心里挺生气,你不是说不想赢的吗?这样一想棋就越下越臭,最后竟然走输了。这盘棋对我来说极为重要,因为输了以后我就无望夺冠了。更让我没想到的是接下来和陈柏祥的一盘棋又雪上加霜。在这次比赛之前陈柏祥从未赢过我。这盘棋在形势相当的时候他求和,我不同意,因为1966年前后,我的棋艺正处在巅峰期,看到形势还有一搏,便想在他身上拿分,没想到这么一用强,竟把棋给走输了。可以说,陈柏祥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我逼赢的。

              在历届全国象棋个人赛中广东队都是力保杨官璘夺冠,所以杨官总能在队友身上拿分(这是象棋比赛中常见的一种战术),这次也不例外,陈柏祥、蔡福如等人都输给了杨官璘。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关键之役杨官璘却输给了胡荣华,没能阻止其夺冠的脚步。早知如此,广东队让陈柏祥拿分的话,他平了胡荣华,又赢了我,冠军就会落到广东队手中。

              冠军归属提前二轮已成定局,亚军属谁却仍然形势不明,广东队人多势众,依然占有绝对优势,只是这时一匹黑马冲了出来,打乱了广东队的阵脚,他就是北京队的臧如意。臧如意第一轮与我下和之后就连输了三盘,赛程已过了三分之一,形势差到了极点,大家谁也没看好他,不料接下来他略经调整,竟连胜了广东队的两员主将:杨官璘和蔡福如。虽然形势仍然极为落后,但打赢了这两场硬仗之后,臧如意信心大增,又连胜了包括胡荣华在内的四位高手,这样,他的后七轮成绩是六胜一和。杨官璘与蔡福如的积分虽然与他相同,但都曾败在他手下,所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拿走了亚军奖杯。

              此次大赛冠亚军争夺惊心动魄,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回忆,但是随后而来的文化大革命却使这项赛事中断了八年。这八年本应是我棋艺成熟,攀上顶峰的最好时机,然而一切都被那场史无前例的运动给摧毁了。我一生没能拿到这项赛事的冠军,可能真是命中与之无缘吧!
4楼
lwp3205 发表于:2010/8/30 9:24:00
拜读了,好文章!!!!!!!!!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5楼
番禺思达电脑 发表于:2010/8/30 9:28:00
顶原创!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6楼
che16390 发表于:2010/8/30 10:54:00
给我的感觉,现在比赛中,广东其他棋手遇到吕钦和许银川非负即和。
共6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 2000 - 2008 Dvbbs.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312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