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棋坛风云十二载(1) 序
阳江,地处广东省西部沿海,与江门市和茂名市相邻,原属江门地区,于1988年分出,设置地级阳江市,是一个人口仅270万的中小城市,下辖阳东县、阳西县、江城区、海陵开发区,代管阳春市。
阳江城市虽小,棋风却鼎盛,当然刚刚设市那几年,整体水平不高,在省内各地级市中属落后地区,1990年,阳江队组队参加广东省七运会象棋赛,阳江市钟良绍、谢克朗和梁小兰(女)团体和个人未能进入获奖名次,1994年在云浮举行的广东省八运会象棋赛,阳江市由陈球、崔鉴仙参加个人比赛,同样名落孙山,1996年广东省第三届工人运动会象棋比赛,阳江队由陈球、雷剑宏、谭流组成参赛,在男子组全部18个代表队中,团体排名仅获14名,仅仅女队获得了团体第七名。
为进一步提高阳江象棋水平,阳江市象棋协会于1997年进行了换届改选工作,选举时任阳江市国税局直属分局长冯任之同志担任阳江市象棋协会主席,谭流同志担任副主席兼秘书长,并提出了用5年时间,让阳江象棋进入全省中上水平的目标,阳江棋界达成共识,只有走出去、请进来,多和外地高手交流,阳江象棋才能实现跨越性的进步,在冯主席的大力支持下,当年阳江市于五一国际劳动节和国庆节期间先后举办了2届地区象棋比赛,并开始积极筹办全省业余象棋名手邀请赛,并最终确定在1998年10月1日-3日举办阳江市“力源杯”全省业余名手邀请赛。
阳江棋坛十二年来的风云录,就由此开篇,12年来,阳江象棋终于由全省落后水平,上升到现在的全省较前列水平,阳江棋手先后获得了全省锦标赛个人冠军、全省职工运动会个人亚军、全省锦标赛成年团体第三名的优异成绩,涌现出洪家旋、邓家荣等多位棋坛新秀,实现了阳江棋界提出了进入全省中上水平的目标,作为当事者之一,我将尽量详尽记录介绍12年来阳江所举办的全部省级、地区级比赛、对外交流比赛,提供部分实战棋谱,并真实再现阳江棋手在各项省级大赛的成败得失,当然由于是回忆纪实文章,在选用象棋对局中也没有考虑谁胜谁负的问题,如有个别语言不当之处,敬请各位大师、名手原谅,而且由于岁月久远,恐怕还会有所遗漏或者名次排列不实的地方,敬请当事者谅解或者不吝指教及提供补充。
沙发
回帖是一种美德!
支持粤西地区阳江象棋活动的积极开展!感谢陈先生回顾棋坛历史!
阳江棋坛风云十二载(2) 力源杯争雄
为备战1998年国庆节阳江市“力源杯”全省业余名手邀请赛,阳江市象棋协会于当年9月举行了阳江市“力源杯”象棋选拔赛,由市象棋协会指定12名阳江优秀棋手参赛,参赛的名手有先后获得阳江市象棋冠军的谢克朗(阳西)、林仁喜(江城)、陈球(阳春)、钟元富(阳东)和象棋名手谭流(市直)等,录取奖励前四名,并取得阳江市“力源杯”全省业余名手邀请赛代表阳江市参赛资格,赛前大家预计选拔赛冠军将在以上人员中产生,但是出人意料的是,第二次参加阳江市赛(第一次参赛是1997年市赛,洪未进前10名),时年19岁的阳春新秀洪家旋异军突起,以8胜3和的不败纪录夺得了阳江选拔赛冠军,林仁喜以7胜3和1负获得亚军,谢克朗获得季军,第四名忘记了,好像为钟元富。
在比赛的第四轮,1994年市赛冠军陈球执红先行与1995、1997年两届阳江冠军江城名将林仁喜强强相遇,赛前陈球1胜2和1负,成绩不佳,而林仁喜以3胜1和与阳春新秀洪家旋并列第一,陈林两人曾在之前的比赛中5次交手,双方各胜1局,另3局和棋难分高下,这一局红方全力以赴,战胜林仁喜,虽然陈最后依然表现不佳,没有进入前四名次,但是这一局的胜利,客观为陈的学生洪家旋夺冠铺平了道路,由于时年久远,笔者好不容易才找出了1盘陈林之间的对局,让大家管窥一下当时阳江的象棋水平。
阳春市陈球先胜江城区林仁喜
阳江棋坛风云十二载(3) 大奖赛风云际会
1998年阳江市“力源杯”全省业余象棋名手邀请赛,于10月1日在广东棋迷的瞩目中开幕了,比赛地点在市人民礼堂旁边的市老干之家(市象棋协会当时还在那儿挂牌)举行,由于当时广东省象棋比赛一直没有开设成年组(应当是除了94省运会,1991-1997年好像都没有搞过省成年组比赛),所以各地棋手报名很积极,为控制参赛规模,阳江棋协在发给各地级市象棋协会的通知中,强调每个地级市最多只能派3人参赛,最终参赛人数约为16个地市40多人,其中有广州韩松龄大师和黎德志、苏沃松,珠海张泽海、韶关刘立山、湛江庞才良和当年全国青年赛18岁组亚军韶关袁博超等一大批地市名手。
阳江市作为东道主,派出了一队和二队共6人参赛,队员别为选拔赛前四名洪家旋、林仁喜、谢克朗、钟元富和陈球、雷剑宏,经过3天9轮的激烈较量,黎德志和张泽海、袁博超同积7分,计算对手分,广州名手黎德志夺得冠军和三千元奖金,张泽海、袁博超分获亚、季军,四至七名同积6分,大体为庞才良、苏沃松、刘立山、蒋业彬,韩松龄大师积5.5分,在同分中对手分最高,获得了第八名,阳江参赛棋手的积分大约分别为陈球5.5分排列第10名,钟元富5分,林仁喜4.5分,谢克朗、雷剑宏、洪家旋4分。
最后一轮比赛 我积5.5分,后手与积6分的韶关袁博超狭路相逢,只要能顶和对手,就可以稳获前八名,但是由于实力不济,经过几十回合的苦战,还是败下阵来,与获奖名次无缘。
由于年月久远,当时对局已忘记,就把依稀记得的对局前面的发一下,本次比赛用时为70分钟包干,要自行记录。
最后黑方得子失势,在红方的攻势下被逼吐回一子,少兵而败,其余着法已忘记。
阳江棋坛风云十二载(4) 角逐省赛
1998年阳江市“力源杯”全省业余象棋名手邀请赛战罢,阳江棋手虽然没有取得成绩,但是如果和过去阳江在省赛的成绩比较,还是有所进步的,也通过比赛发现了和各地名手的差距,较为客观反映了阳江象棋当时在省内的排位,阳江棋协深感只搞一次省级公开赛,未足以很快提高阳江的棋艺水平,所以又把举办第二届全省业余象棋名手邀请赛列进了议事日程,这按下不表。
在阳江选拔赛中夺冠的新秀洪家旋,在这次大赛中表现不佳,成绩位居参赛阳江棋手之末,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历经此次大赛锻炼后的洪家旋,不到一年时间,进步神速,竟在1999年的广东省象棋锦标赛中力压群雄,以黑马之势超越自我,勇夺全省冠军,创造了阳江棋坛的历史,为阳江棋坛写下了新的一页。
1999年“岭东杯”广东省象棋锦标赛,于7月24日-28日在汕头潮阳市市委党校举行,笔者作为教练,带2位弟子洪家旋(20岁)、黎铎(12岁)代表阳江地区自费参赛,本来赛前洪家旋的父亲不大同意洪参赛,认为浪费钱,经笔者亲自上门做思想工作,才勉强同意的。
阳江棋坛风云十二载(5) 黑马奋蹄
1999年“岭东杯”广东省象棋锦标赛,新开设了成年组比赛,由于省赛已很多年没有搞成年组,故这次比赛高手林立,省队陈富杰大师、韩松龄大师、李鸿嘉(当时未获大师称号)、朱棕思(当时未获大师称号)和广州名手黎德志、苏沃松等等纷纷报名参赛,赛前大家一致看好冠军将在陈富杰大师、韩松龄大师、李鸿嘉和黎德志中产生。第1轮比赛,洪家旋先手胜汕头潮阳黄长青,第二轮后手战和一名汕头棋手,第三轮先手取胜,第四轮后手又战成平局,第5轮先手胜了湛江棋王杨思宁(2000年获省赛第四名),5轮比赛结束,洪以3胜2和的成绩排在李鸿嘉和黎德志等人之后,位居第二集团,第6轮比赛,积分均为4胜1和领先的黎德志和李鸿嘉强强相遇,而在第二台的洪家旋则先手和同积4分的苏沃松对决,面对强手,洪利用先行之利,一路猛攻,战胜了苏沃松,成为赛场上的黑马,而黎德志和李鸿嘉握手言和,三人同积5分并驾齐驱,第7轮,汕头李鸿嘉将先手对阳江洪家旋,一场决战即将开始,赛前一晚,洪心理异常平静,他对我说,陈老师,我能赢下广州名手苏沃松,已经完成了任务,对李鸿嘉这一盘,我只要做好我自己就行了,我没有啥压力,可以很放松地下的,第二天早上,第7轮开赛,李鸿嘉可能压力过大,发挥失常,先手仅19回合就失车脆败于阳江新秀洪家旋,爆出了赛场的最大冷门,请看对局:
汕头李鸿嘉先负阳江洪家旋
华南神龙陈松顺老前辈曾在羊城体育报(前身为广东象棋报)对本局进行了很详尽的研究解读,认为它是一盘很好的对局,陈老认为,战至12回合,黑方布局已反先,红方有很多种应方,都不太好走,他估计李鸿嘉已觉得有困难,不然不会在13和14步走出如此无理的走法,自投罗网。经我用软件摆一下,如应对准确,应当还是可以一战的,但是红如接走炮三退一,黑方确实有马7退5 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