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解释一下捉和根子的定义:
捉:凡走子后能够造成在下一着(包括从下一着开始运用连续照将或连续交换的手段)吃掉对方某个无根子,称为"捉".
有根子和无根子: 凡有己方其他棋子(包括暗根)充分保护的子,称为"有根子";反之,称为"无根子". 形式上是根,实际上起不到充分保护作用,称为假根或少根.假根子和少根子按无根子处理.
"捉"的概念:
构成"捉子",应符合下列条件:
1 捉子的形式可以有:能够直接吃子;能够通过连续照将吃子;能够通过完整的交换过程得子.
2 "捉"产生于刚走的这着棋,上一着尚不存在.
3 直接或间接被捉的,是有子力价值的无根子(含:假根子.少根子).
4 下一着吃子或得子后,不致被将死
"杀"的概念:
凡走子企图在下一着照将或连续照将,将死对方者,称为"杀着",简称"杀".
下面分析一下本局的情况:
红22回合车七平六,红车与黑车为同等价值子力,此时为兑。因为红车七平六后并没有下一着照将或连续照将将死对方的招法(重点在于“连续”一词),故此着应为兑,而非捉。
接下来黑车4平3。注意,此时黑车虽然看上去是避兑,但是红车处在士角的位置,红中马已经脱离了红炮的保护。也就是说,红马并没有得到红中炮的充分保护(黑马6进5后,红炮不能打黑马,否则红车被吃),重点在于“充分”一词。红炮形式上是根,实际上起不到充分保护红马的作用,故此时红中马应属于假根子,划分到无根子一类。所以,车4平3后就造成了黑马打红马的局面,应判为“捉”。
23回合:红车六平七,这是明显的捉,不过多解释。
最后是黑车3平4。此时虽然看上去黑车不能吃兵(否则红车八进九后再车七进二形成绝杀),按理说兵应该属于有根子(双车成杀形成暗根),但是此时依然要牵涉到红中马的问题:只要黑方吃掉红方中马,这个所谓的暗根就会随之消失,也就是说,双车并不能起到充分保护红兵的作用(即暗根不存在),红兵仍然属于假根子,划分到无根子一类。所以,黑车3平4也应该属于捉。
综上,黑两捉,红一捉一闲,应该由黑方变招,裁判判罚正确。
以上是个人客观中立的解析,绝无掺杂个人情感因素。希望有异议的朋友能友善地提出,不要用一些过激的词语。
主观地说,很多棋友可能无法接受汪洋变招后失利的事实。但我想说的是,除了技术因素外,棋规因素也是枰场厮杀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棋规也是技术的一种。为什么王斌敢这么走?很大的可能是由于王斌对当前形势的准确判断所致,也就是说,王斌心里知道形成这个局面后棋规将对己方有利。而汪洋在此时则并没有周全考虑棋规对棋局形势的影响而形成了强制变招后大劣输棋的局面。诚然,这盘棋的胜负并不能说明两人的实力有差距,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汪洋在对棋规的把握方面不及王斌。就好像下彩棋的时候,即使你的棋力要高对手两先,但对手一旦使出某些盘外招干扰了棋路与心态,输棋也不足为奇。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身在江湖,就需要遵守江湖的规矩。即使输棋有蒙冤之嫌,那也是现行规则下的产物,不应该过多地责备裁判。亚洲规则允许一将一捉等违背现行个人赛规则的招法,那么亚运会的时候,洪智和吕钦也必须要在这方面下功夫,避免形成此类局面。否则,不可避免地要产生今天汪洋式的悲剧。
汪洋如今已经达到了夺取全国冠军的水平,但这盘遗憾失利无疑会打击他今后的夺冠征程。冠军,有时候并不属于最强者,而是属于那些最善于把握机会、合理利用一切有利因素的人。众所周知,许银川对棋规方面的把握是当今棋坛首屈一指的,这也是为什么他能得到那么多冠军的重要原因。希望汪洋不要因为这盘棋而气馁,继续完善各个方面的象棋技术,争取早日夺得全国个人赛冠军,实现自己的梦想。
裁判拿着书临时看的,根本不知道棋局中隐含的棋理内涵!
有些可能招法是不可能存在的,而当成存在的捉!
象棋发展不了,象棋棋手穷,象棋运动不受人欢迎,有这伙裁判,象棋没任何前途!
两杀对一打一闲,红方变招
你的解释,我认真看了两遍,基本上认同,但有三个关键问题,希望交流一下!
1:红22回合车七平六,红车与黑车为同等价值子力,此时为兑!
请问:
这符合棋理吗?
黑有兑车的棋吗??
黑有吃兵的棋吗???
为什么裁判要判定棋手一定要这么走呢?
2:红方明显走的是欺着,还算闲???这哪来的棋理而言?
任何规则如何不符合棋理,就是没道理的!象棋之所以发展不了,这是根本原因!
3:古今中外有这样的棋例吗?国际象棋有这样的违背棋理的规则吗?
你的解释,我认真看了两遍,基本上认同,但有三个关键问题,希望交流一下!
1:红22回合车七平六,红车与黑车为同等价值子力,此时为兑!
请问:
这符合棋理吗?
黑有兑车的棋吗??
黑有吃兵的棋吗???
为什么裁判要判定棋手一定要这么走呢?
2:红方明显走的是欺着,还算闲???这哪来的棋理而言?
任何规则如何不符合棋理,就是没道理的!象棋之所以发展不了,这是根本原因!
3:古今中外有这样的棋例吗?国际象棋有这样的违背棋理的规则吗?
虽然王斌是有欺着之嫌,但在现行规则下这确是合理的招法。黑棋能不能吃兵,我的原文已有分析。只能说,王斌利用棋规方面比汪洋做得好。
这就是棋盘外的因素---天和地利人和!
虽然王斌是有欺着之嫌,但在现行规则下这确是合理的招法。黑棋能不能吃兵,我的原文已有分析。只能说,王斌利用棋规方面比汪洋做得好。
裁判凭什么判定黑马一定要吃马,难道黑马不能吃红三路兵吗???
今天的裁判,为什么不封盘,开个讨论会呢?
利用一盘棋深入讨论一下棋规,关键是结合棋理,是值得的!
再请上一些元老:王嘉良、徐天利、李义庭、胡荣华、柳大华、许银川和亚洲象棋联合会的元老们(亚洲很多棋规都是考虑了棋理内涵的)!
草率临场判定黑棋变着,万一错了呢?几个人就判定棋手的前途了?一盘棋足可以毁灭一个棋手的前途,古今中外的教训还少吗??
付光明、阎文清、王嘉良等人,还有近几年的误判!
象棋的发展真的没任何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