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广象网 http://www.gdchess.com/bbs/

象棋,广东象棋网,象棋棋谱
共6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佛山棋坛:无可奈何花落去?(转载佛山日报)

1楼
龙腾南海 发表于:2011/11/26 23:14:00
前日下午,禅城区永红公园两名男子正在下象棋,其中一名男子正在思索如何走棋。 /本报记者孙海庆 摄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漫画/骆嘉明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两名男子下象棋,却吸引了一帮棋友观战。在禅城区大小公园中,随处可见市民下棋的影子。/本报记者孙海庆 摄

  第16届亚运已在广州完美落幕,本次亚运中,作为群众性体育项目,围棋、象棋被增选为比赛项目,亚运也因此首次迎来国际象棋、围棋和象棋的三棋盛。虽然比赛场上不曾出现佛山人的身影,但这也引起了不少人对佛山棋坛发展现状的关注,记者连日来对代表了佛山水平的禅城棋坛进行了走访,棋手们感觉与昔日的热闹相比,目前的棋坛有点冷清。

  郭筠,佛山唯一的一位国际象棋特级大师,现在禅城一家棋院任教练。广州亚运期间,她一面教孩子们学棋,一面关注着中国棋坛选手的赛况,当前方选手为国家斩金夺银的时候,这位昔日国家队的战将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将来也能披挂上场。

  可是,眼下佛山棋坛的沉寂又让她有点茫然,孩子们要走向国家队,除了自身天赋和努力外,还要有适当的土壤。在郭筠看来,佛山棋坛缺少正规比赛,需要社各界给力。

  回忆

  曾经辉煌 已成历史

  与别人 “忆苦思甜”的沉重不同,禅城区文体旅游局群体科科长谢尧熙一谈到禅城棋类活动以前的发展时,立刻就眉飞色舞起来: “当年真的是很辉煌的。”

  谢尧熙说,一直以来,棋类活动在禅城的群众基础都非常好。上世纪80年代末,当时的佛山城区就成立了棋协,由一家国企老总担任主席,每年都在当时的祖庙新广场举办成人、少年棋赛,每次都能分别吸引几百人参加,“只要在报纸上登个广告,发个信息,就有很多人报名。”

  “我现在好怀念那种时光。”住在普君社区的象棋爱好者梁伯也提到,以前每有比赛,总是能吸引许多人参与,不管是下棋的还是观棋的,“晚上十点半比赛结束了,大家还留在赛场讨论棋,十二点多了还不肯走。”在比赛的带动下,下棋的人也多了起来,随便在街头、公园都能找到人下棋。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佛山城区群众的棋艺开始崭露头角。谢尧熙说,自1992年起,佛山城区连续拿了十二次全市少年赛象棋冠军。在这种背景下,以培训青少年棋艺为主的棋院也应运而生。而创办于1996年的佛山棋院是佛山最早的棋院,也是全国除中国棋院外创办最早的棋院,创办人之一的杜杰慧目前还在禅城经营一家棋院。她告诉记者,棋院创办之后,很快就迎来了黄金时期,当时的学校没有奥数、钢琴、舞蹈等兴趣班,作为唯一的课外兴趣班,几乎每家幼儿园、学校都组织学生参加棋类培训,最多的时候,她所经营的棋院同时负责给两三万名学生培训棋艺。

  谢尧熙说,最高峰时城区有11家登记在册的棋院,这些棋院推动了比赛水平的提升,而赛事的举办又给棋院的经营带来商机。与此同时,禅城下棋、学棋、教棋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改变了以往象棋“一家独大”的局面,在国际象棋、围棋上也出现了不少好手,并在省内外的许多比赛中获奖。

  现状

  基础扎实 尖子缺乏

  “已经好长时间没有举办比赛了。”谈及此事,年仅13岁的梁亿伦难掩失望之情。梁亿伦年纪虽小,在禅城棋坛却大有名头,曾在2006年、2007年、2008年连续三年夺得禅城区青少年象棋比赛冠军。

  在今年全民健身日活动中,禅城区体育部门邀请了中国象棋特级大师蔡福如在岭南明珠馆设下擂台,开了场一弈二十的“车轮战”。梁亿伦坚持到最后。

  “我感觉自己的棋艺没多大进步。”梁亿伦说,虽然曾连续三年夺取区冠军,但也就是在2008年之后,禅城区就没有举办类似的比赛,而已升中学的他由于学业繁忙,不能再像以前般由教练带着到处参加比赛,因此失去了参加高水平比赛的机。而缺少赛事的锻炼,自己平时只能上网或者上街找人下棋,对手水平参差不齐,“对棋艺提高帮助不大。”

  “比赛确实停顿下来了。”对此,谢尧熙说,2008年以后,禅城确实已经两年没举办区青少年棋艺比赛了,而成年人赛已是停了四五年。

  官方举办的赛事少了,各家棋院只好自己想尽办法承办或主办赛事,如岭南棋院几乎每年都承办禅城区少儿棋艺赛,方圆棋院自2006年起每年都承办佛山市“鸿业杯”青少年围棋公开赛等等。这些赛事在一定程度上,让三棋项目在青少年中得到普及,也培养了相当一部分的三棋爱好者。

  “在禅城,想学棋很容易找到地方。”顾汉湘表示,尽管政府部门对棋类项目的关注、投入不太足够,但经过各家棋院十多年的努力,禅城棋坛也在不断地发展。目前禅城棋艺培训这一块已经比较成熟。

  “但我们也只是在低年龄组出成绩。”顾汉湘说,由于佛山棋坛主要由棋院去推动,而棋院都是私营的,以营利为根本目的,都集中在做幼儿棋艺启蒙、普及这一块,不具备高端培训的水平。杜杰慧也提到,目前棋院的学生以6岁、7岁的幼儿居多,上了小学后坚持学棋的非常少。

  “我们有很好的基础,就像有很多建筑材料铺在下面,却堆不起来。”顾汉湘以此来形容目前佛山棋坛基础扎实,却缺乏优秀人才的现状。

  原因

  没有组织 缺乏统筹

  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均提到,要提高棋艺,多参加比赛特别是高水平的比赛是必不可少的。

  “其实是棋协不作为。”杜杰慧认为,作为棋院的管理组织,棋协应该发挥功能,组织比赛。相比而言,棋院组织比赛不但难以拉到企业赞助,还把与其它棋院的关系搞僵,因为主办比赛的棋院肯定想办法使成绩更有利于自身的经营。

  而相关政府部门的不作为也让棋坛人士不满。“体育局就是负责在奖状上盖个章。”顾汉湘也说,一遇到需要搞比赛,政府部门以及棋协就把任务交给各家棋院,既不出人也不出钱,让棋院自己想办法。此外,他还提到棋协乃至政府的不作为还体现在对外参赛上。

  有一件事让顾汉湘至今难忘。2005年,省围棋青少年围棋锦标赛在潮州举行,佛山也组队参与了,但与其它兄弟市所不同的是,佛山队由4家棋院的教练以及各自的学生共十多人组成,没有一名政府人员或者由政府部门指定的领队。而后,经过共同的努力,佛山队赢得了团队亚军。这本该是一个莫大的荣誉,却成了4家棋院的难题:奖杯、奖状、奖金如何分呢?最后大家达成了协议:要奖杯、奖状的棋院拿出部分钱加上所获的奖金给其余两家棋院作为补偿。

  “我感觉我们是在分赃。”虽然事已过5年,但顾汉湘仍觉羞耻,本该是一个城市的荣誉却给他们带来沉重的负担。

  “有些事情不是任何一家棋院能做的。” 顾汉湘还说,由于没有政府部门的统筹,任由棋院自主经营,棋院更倾向于培训幼儿,却难以培养尖子生。

  “我们也无奈,有组织,无资金。”70岁的陈当是石湾镇街道象棋协长,谈及目前协的运转现状,他说,因为没有专项资金,协“名存实亡”。而禅城区棋协负责人梁汉生也认同次看法。

  “我们也没有专项资金。”作为棋协的主管部门,谢尧熙对此也表示很无奈,“政府只搞龙舟赛、万人长跑等大型比赛。”他说,区政府拨给体育部门的每一项资金都必须专项专用。例如,今年端午禅城举办了一场龙舟赛,拨了50万元,而每年购买体育场馆服务的专项资金是60万元,但关于棋类赛事的资金一分钱也没有。

  谢尧熙还提到人手不足问题。他所在的科室——群众体育科负责管理、组织包括棋类活动在内的群众体育项目目前只有两个人,要组织活动、赛事显得人手不足。不过即便如此,谢尧熙还是一再强调:“只要有人肯出钱,我随时愿意搞(比赛)。”

  建议

  “没钱?我们以个体棋院的名义都能找到赞助!”对于体育部门以及协的“哭穷”,顾汉湘不以为然。从2006年起,顾汉湘所经营的方圆棋院就在承办佛山市“鸿业杯”围棋公开赛,已成为佛山的一项品牌赛事,而赞助单位是一家房地产公司。

  顾汉湘说,佛山三棋的学员大多是孩子,而一个孩子参赛必能吸引到他的家人关注,这个群体非常大。如果佛山能成立专门的围棋协,并由体育部门的领导担任协主席,整合各家棋院,定期举办赛事,启动资金可由政府拨付或棋院承担,只要把平台搭好了,必定能吸引更多人参赛,慢慢形成品牌效应,自然有企业赞助了。

  顾汉湘的这个建议郭筠非常认可。她是前国家国际象棋队队员、佛山唯一的一个国际象棋特级大师,目前在禅城的一家棋院担任教练。她说成立独立的专门协还可更方便组织比赛。“省体委的人向我承诺过,在我退休之前要在佛山举办一次省国际象棋赛。但要我一个负责筹备,不可能的,如果有专门的协就好办了。”

  郭筠还说,相比她的家乡河北,佛山举办赛事的氛围不够,多举办赛事,不但能提高群众下棋的积极性,还能对学棋的学生有所帮助。如成为棋类项目二级运动员能在高考中获得20分的加分。“在市赛里拿到前六名或区赛冠军(赛事不分年龄)就可以直接成为三级运动员,再参加省赛、国家赛获得一定名次就可成为二级运动员了。”但如果没有市级赛事,要成为三级运动员的路就非常漫长。

  “我觉得更重要的还是要体育部门重视、支持。”郭筠说。她以自身的经历做了一番描述,“我来到佛山已10年,市体委没主动邀请过我代表佛山参加比赛,我只能搞少年培训。”

  今年10月,郭筠执教的学生南非正式入选中国国际象棋国家少年队。谈及此事,郭筠颇有感慨,“其他人都是在体校里的,上午上文化课,下午专门学棋,只有南非是利用周末和假期学棋的。”

  “没有体委支持,全都是靠棋院、家长和教练。”郭筠说,她所教的学生曾在省赛里拿过冠军,为佛山赢得荣誉,但却不曾得到市、区体育部门的奖励。

  “我建议由政府牵头组建一家真正的佛山棋院。”佛山奕辉煌棋院院长梁志敏说,私营棋院负责普及、启蒙,遇到好的苗子就输送到佛山棋院。如此一来,既能发展群众基础,又能培养优秀人才。

  “作为群众性体育项目,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围棋已经是亚运项目了,真应该重视这些项目,拨付专门的经费,成立专门的协,从小就抓起。”郭筠说。

  (佛山日报记者廖武智)

2楼
西樵山人 发表于:2011/11/26 23:39:00
没听说有佛山棋协!
3楼
咸湿裁判 发表于:2011/11/27 3:55:00
用户已锁定!
4楼
番禺思达电脑 发表于:2011/11/27 9:32:00
不只是佛山,很多地方都出现!
5楼
华峰三柱 发表于:2011/11/27 17:16: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6楼
大展鸿图 发表于:2011/11/29 17:28:00
佛山市棋类协会的领导平均年龄为87岁,试问中国有哪个协会可以比美!
共6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 2000 - 2008 Dvbbs.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6152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