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佑杯”港美象棋友谊赛
《 专 辑 》
第一篇:棋坛寿星惠风和畅,传奇人生世界尊敬
——专访香港象棋总会永远名誉会长
第一节、输棋司令笑傲棋坛,乐此不疲棋乐融融
第二节、美国闯荡事业成功,不忘棋界赞助奉献
第三节、鲜人为知抗战英雄,开过飞机打过日本
第四节、李氏家族棋坛寿星,事业有成四世同堂
第五节、生死有命富贵有天,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第二篇:“李时佑杯”港美象棋友谊赛圆满落幕!
第三篇:“李时佑杯”港美象棋友谊赛四棋谱
“李时佑杯”第一局美国李必炽先和香港赖罗平
“李时佑杯”第二局香港赵汝权先和美国纪中启
“李时佑杯”第三局美国沈 浩先和香港黄学谦
“李时佑杯”第四局香港梁达民先胜美国甄达新
第四篇:李时佑杯香港美国象棋友谊赛精彩图片
第一篇:棋坛寿星惠风和畅,传奇人生世界尊敬
——专访香港象棋总会永远名誉会长
本次比赛精彩纷呈。参赛棋手或嘉宾,许多人都是过去多年、几十年的老朋友、老棋友,美国象棋队来到香港如同走家门、会亲戚一样,格外亲切、格外知已。
据悉,“老寿星”现年96岁高龄的
第一节、输棋司令笑傲棋坛,乐此不疲棋乐融融
在中国、在香港、在美国、在全世界的象棋圈子里,有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现年九十有六的“老寿星”
李时佑出生于1916年10月的香港,从小六岁开始喜欢象棋,李时佑小时候经常去公园下棋,“以棋会友、以棋益智”,由于年轻时战争和事业闯荡海内外,五十年初期他才从美国回到香港。李时佑告诉我,当时棋瘾又上来了,一时间逢棋友棋王就下上几盘。
李时佑有个特别尊称“输棋司令”,真的吗?随着采访深入,“输棋司令”真不简单,李时佑下棋纯粹是开心快乐,以棋益智。“输棋司令”下棋的特别爱好是“逢人让双马”,当然是多少有彩金啊!而且彩金不少啊。
由于李时佑的特殊地位及老板身份,他下棋专门找海内外著名棋王下棋,我以为
曾经五十年代初期,从海内外来香港的著名棋王,包括当时风靡海内外的香港董文渊、梁庆全、李志海,大陆陈松顺、杨官璘、曾益谦等象棋高手,以后在象棋世界杯、亚洲杯期间,他先后多次与国内的特级大师胡荣华、柳大华、吕钦、许银川、徐天红、陶汉明等,李时佑都是专门拜访过下棋。
“被人让双马”是李时佑的开心娱乐,李时佑当然是输多胜少,最后被棋王们尊称为“输棋司令”,李时佑输得开心、输得高兴,当他稍占优时,正是李时佑得意之时,开心的时候,偶尔李时佑还会吹上口哨,甚至会唱两句中英文歌,因为他见识了众多棋王的高超棋艺、增长了与海内外棋王的真诚友谊,那真是与乐无穷、乐此不疲、棋乐融融,真是棋乐无穷啊!
本次2011年“李时佑杯”香港、美国象棋友谊赛,就是由
第二节、美国闯荡事业成功,不忘棋界赞助奉献
据悉,
1997年香港回归,世界象棋联合会委托香港棋会主办“第五届世界象棋锦标赛”。在香港举行大赛,实具相当意义,香港象棋总会首先与香港临时市政局商洽,慨蒙答允相助共同主办,更得世联主席,香港棋会名誉会长霍英东赞助棋赛奖金三十万元(分配与男子组、女子组、团体、非华裔组四项赛事),再得会长王铭,李时佑,黄泗三位大力赞助(王铭捐三十万,李时佑、黄泗各捐十万),梁利成,曾振邦,陈仲谋,陈文兴,赖罗平,李镜华,周自达,颜同珍等捐献支持,财政赖以解决。
“海外存知‘棋’,天涯若比邻”,美国彼岸大平洋虽然相距香港千山万水,但是美国象棋队来到香港象棋总会就如同到了家里一样。请看:比赛现场、情感交融;切磋棋艺、以棋会友;以棋益智,棋乐融融;胜败是兵家常事,友谊是天长地久。
第三节、鲜人为知抗战英雄,开过飞机打过日本
随着我采访
他特别告诉我,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军人经历使他奋不顾身、百折不挠,这对他的一生感受最大,无论何时何地,军人的经历一直在激烈着他拼搏和奋进。
我被他的经历震憾着、感动着,同时也为棋坛上有这位“抗战英雄”骄傲。怪不得
采访
第四节、李氏家族棋坛寿星,事业有成四世同堂
1945年抗战胜利后,李时佑先生回到美国,先靠着复员退役金作底金,开餐厅、开酒楼维持生活,以后他又回香港两地跑,1953年李时佑先生定居美国,以后他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儿孙满堂。
谈起
第五节、生死有命富贵有天,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老寿星”96岁
因为我学过书法,知道着“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一词来自于著名的王羲之《兰亭集序》。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法帖相传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让我将《兰亭序》全文报告如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采访过程中,看着“老寿星”李时佑精神振奋、红光满面,笔者很是激动和感动,令人更感动是,同是海外棋坛的名人:黄泗(香港象棋总会理事长、世界象棋联合会永远名誉主席)、梁利成(香港象棋总会会长、世界象棋联合会学务委员会副主任、亚洲象棋联合会永远名誉会长);李志海(香港象棋总会副理事长、世界象棋联合会财务委员会副主任、亚洲象棋联合会裁判长)、美国象棋队领队苏秉湛(曾两度获得美国罗省棋赛冠军,为美国罗省棋会名誉会长、现任香港象棋总会理事,世界象棋联合会审核委员会副主任)、副领队陈承恩(现住纽约棋会会长、世界象棋联合会副会长)等,
说起“棋坛寿星”
看着想着,我就会特别联想起古代人王羲之作的《兰亭集序》的精彩篇章:“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情随事迁,感慨系矣”、“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后之览者,有感斯文”。真是有如“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
第二篇:“李时佑杯”港美象棋友谊赛圆满落幕
第一台:美国队李必炽先和香港队赖罗平;第二台:香港队赵汝权先和美国队纪中启;第三台:美国队沈浩先和香港队黄学谦;第四台:香港队梁达民先胜美国队甄达新。
本次比赛香港象棋队领队黄泗(香港象棋总会理事长及亚洲象棋联合会常务理事),队员赵汝权(亚洲特级大师,多届全港象棋个人赛冠军)、梁达民(亚洲特级大师,2010年香港象棋个人赛冠军)、黄学谦(亚洲大师,2010年香港象棋个人赛亚军)、赖罗平(多届香港象棋个人赛前4名);顾问黄树楷、李镜华等。
美国象棋队领队苏秉湛(曾两度获得罗省棋赛冠军,为罗省棋会名誉会长、现任香港象棋总会理事,世象联审核副主任)、副领队陈承恩(现住纽约棋会会长、世象联副会长),队员李必炽(广州市甲级棋手、多次获得旧金山棋赛冠军、2005年世界象棋赛第六名)、甄达新(获得旧金山棋赛冠军多次、1992年世界象棋赛第七名)、沈浩(洛杉矶棋手、1993年世界象棋赛第九名、原上海市象棋少年冠军);纪中启(两届北美杯冠军和今年印度尼西亚世界杯第十名)。
本次比赛由全美李氏总公所元老、香港海外李氏宗亲总会首席会长、香港李氏宗亲会首席总监、香港象棋总会会长、香港台山商会顾问、香港领宝有限公司董事长
本届比赛精彩纷呈,大家“以棋会友,棋乐融融”,许多人都是过去多年、几十年的老朋友、老棋友,美国象棋队来到香港就象到了家里一样。据悉,现年96岁高龄的
受邀来访美国象棋队,包括美东(以纽约为中心象棋会)和美西(以旧金山和洛杉矶为中心象棋会);美西面对着太平洋,美东对着大西洋;美国东西距离有2000多公里乘飞机近六小时,很远。许多年轻的棋手,也是第一次来到香港,就好象到了家里一样。
美国象棋队是11月20日至26日,在参加印度尼西亚2011年象棋世界锦标赛,于今天上午乘机从印度尼西亚到达香港的,此次香港是第一站。
据悉:美国象棋队计划第一站香港(11月27日);第二站澳门(11月28日);第三站顺德(11月29日);第四站惠州(11月30日、12月1日)。
祝贺2011“李时佑杯”香港美国象棋友谊赛圆满成功!
第三篇:“李时佑杯”港美象棋友谊赛对阵四棋谱
“李时佑杯”第一局美国李必识先和香港赖罗平
日期:2011年11月27日; 地点:香港佐敦龙朝酒家
红方:美国李必识; 黑方:香港赖罗平;
结果:和棋; 作者:徐美赋;
评注:特邀深圳
1. 炮二平四 …………
“ 激战双赢,中象精彩”--点评李必炽 先和赖罗平。
1. ………… 炮2平5 2. 马八进七 马2进3
3. 马二进一 炮8进5
4. 相七进五 马8进7 5. 车一平二 车9平8
6. 炮八进二 卒5进1
7. 兵一进一 卒5进1
急进中兵!美
8. 马一进二 …………
香港
8. ………… 卒5进1 9. 车二进二 马3进5
10. 车九平八 卒5平6 11. 炮八平九 象3进1 12. 炮四退一 马5进4
至此黑方取回一子,强兑之后局势趋于缓和。
13. 炮四平五 马4进3 14. 炮九平五 士4进5 15. 车八进二 马3进5
16. 士四进五 马7进5 17. 车八进二
大局已定,双方握手言和,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