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
章
仇人索债,三先馆身陷危局。
巍巍武陵山,纵横渝鄂湘贵四省市,绵延几千里。在武陵山深腹,山连着山,山套着山,山衔着山,山抱着山;千山万岭,峰峦叠嶂。
此山走到渝鄂地带,形成七个大山包,形如七星闪耀,当地称之为七曜山。山顶冬有皑皑白雪,一派北国风光;夏有牧草万亩,号称南方第一草场,其时凉风习习,乃消夏避暑胜地。顺着山麓,一条蜿蜒曲折的大河一路东进,直到汇入长江,这就是梅子河
原来,这条大河源自利川南坪,是当地有名的黄金水道。两岸沃田万顷,哺育着岸边辛勤劳动的土苗儿女。李三先祖上就是出生在这里最平凡的一介“挑夫”。
清末,荆楚大地闹起了盐荒,于是就有了“川盐济楚”。川盐必须从云阳进利川,沿途得经过七曜山,路过梅子河。那时的运输,无非就是挑夫马担船运。这挑夫却是当时的主力军。云阳到利川,行程二百多里地,往返最少也得一星期。翻山越岭不光劳累,最害怕的是“野人孔”的“棒老二”(当地对抢犯的称呼)。李三先所在的街道梅子水就成了挑夫们傍晚落脚的客店。盐道以七曜山为界:南边是利川,北边是云阳。自从有了这条盐道,就形成了为盐商、挑夫提供食宿和物资交换的梅子水集镇。街道在七曜山南麓顺着梅子河一字排开,街道两头都建有朝门和栅栏,两条盐道在此汇合,穿街而过。梅子水集镇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背靠“十二尖山对太阳”的“龙脉风水”,左临天生桥、跌马坎绝壁天险,右接开河口水岸码头。街西头是水陆运输的分合口,一条走水路,经过南坪、汪营,到利川;一条走陆路,过拦河堰,经过柏杨坝到利川。街东头是陆路运输的进出口,两条盐道呈“剪刀叉”翻过七曜山,一条走地堡滩,过龙角,到云阳,一条走清水,过马鞍山,到云阳。从利川到云阳两条盐道的行程都在240多里。那年月每到农闲季节,青壮年都去挑盐挣钱,每天在梅子水过往的客商、挑夫不下千人。去云阳的,因为天黑不敢上山,务必在山下投宿;回来的,一个个走得筋疲力尽,也在这里过夜。每到黑夜来临,梅子水便热闹非凡,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灯笼火把连成一片。大小客店高声吆喝着招徕客人,来往的挑夫争相找店,没钱的“干号”(只住宿),喝一碗开水,啃几口自带的干粑粑就睡觉,有钱的就围着桌子喝酒划拳。那些客商老板住进店子,放下行头,就赶忙到大烟馆里过瘾……,从梅子水到拦河堰一路上的客店家家都不落空,来晚一步的只能在屋檐下过夜。如今流传下来的顺口溜形象的描写了当时街道的繁华景象:
“南扬梅子水,有条扁担街。逢场人挤坏,盐米压断街。
盐客成群过,扁担如穿梭;路上不断人,锅里不熄火。”
话说这梅子水,正好坐落在山麓脚下,梅子河畔,一字形的石板街道像条扁担,在街上食宿和做生意的也多是挑扁担的,所以小镇又叫“扁担街”。李三先家的客店“三先弈馆”是一排错落有致的吊脚楼,一楼东十间客房,西二间饭店;二搂全是棋牌室。这是小镇最豪华的旅馆,南来的,北往的客商无所不知。这二楼嘛,虽名为棋牌室,多半却是客商消遣的地方。
原来,当时流行象戏,各地赛事频繁,高手不断涌现。而且一些经典棋谱,如《橘中秘》《梅花谱》《适情雅趣》等等秘谱已经广为流传。各地棋馆更如雨后春笋般立于全国各地。这“三先”也是非常有名的一个,常在这“三先”对弈的除了本地名手,还有三先从外地请来的三位师傅。这三人棋力高超,,而且一个更比一个强悍;“小温侯”谱子岭温汤清武艺高强,一套板凳拳打遍奉节无敌手,下象棋让长先也是鲜有敌手;“双枪将”清水李莫谈不仅善使双抢,而且围棋象棋皆一流,多次荣登云阳榜首,与人对弈常让两先;最厉害的要数高桥王光明,人称“铁算子”,其人不仅能够饶人三先,而且其盲棋神乎其神,同时背对六人如同探囊取物,当地绝无第二人,被老李家一一请来作了弈馆台柱子!!身为馆主,李知权棋技一流,对那些富家棋人总是痛下杀手,经常杀得那些人落花流水;对于穷家子弟,赢了不不但不要钱,而且常常提携后起之秀,遇到那些家贫学生还免费指导;在当地棋界赢得了一致称赞。
几代人肩挑背扛,李家好不容易有了如今的基业,李知权一心想着独霸一方,为棋馆起名“三先”,不仅有些霸气的味道,而且与儿子同名,意在代代相传到永远。经过不断经营,如今小馆办得有声有色,当地一时绝无对手
这天,三先馆非常热闹。李知权正在指导弟子们背《梅花谱》马破局例:
李三先正在二楼东头贵宾室与当地棋手切磋,这是李知权与一个叫李如意的年轻小伙下彩。从清早战到傍晚,两人各胜一局,堪堪打个平手。经猜先,李三先获得先手,于是走了炮二平五,李如意炮8平5还架中炮;以下:
2马二进三
4马八进七
6兵七进一
8相七进九——
双方走的顺炮两头蛇对双横车的布局堪称,黑敢于走伸肋车攻马是因为已出右横车助阵,可以有效控制红右马出路,形成坚强对攻。
8——卒3进1。
黑挺卒再平车压马,先弃后取,虽活跃了黑右马,但红左马也同时活跃,有利有弊。通常黑为了保留复杂变化,常走车4平3,则车九平七,;车1平6,车二进五,卒7进1;车二平三,马7进6展开对攻。
接走兵七进一,车4平3 ;车九平七,车3退2;马七进六,车3进5 ;相九退七,红略先,没曾想刚到中局,李如意却反先了,只见他笑意盈盈,眯缝着眼睛不时的瞄着李三先。这李三先不住的嘀咕:“我这顺炮怎么就这么不经打了,这局怎么和那传说中的《反梅花谱》顺炮局如此相似,我得寻机找来瞧瞧----”三位师傅见李三先久久不肯落子,就围了过来一探究竟。正当三人准备劝降时,忽听楼下人声鼎沸,打骂吵闹声夹杂着乒乒乓乓的兵器撞击声此起彼伏。
“不好!”李知权大叫一声,撇下众人,急匆匆下得搂来,抬头一看,顿时目瞪口呆:一公子打扮的蒙面人手提一把宝剑,气势汹汹的往院里闯来,身后跟着十多个耀武扬威的仆人横冲直撞,已经杀到了院门,被几个家丁拦在了门口!
李馆主慌忙下楼,分开众人问道:“请问,客官有何指教?”
来人晃了晃手中宝剑,气势汹汹的指着李知权道:“哟嗬,李倌主不认得老子哒?十年前你爹剁了我一根指头,现在倒忘记了?”
循着声音,李知权瞟见那摇晃的四根手指,不由得回想起十年前的一件往事——
这正是:盘中正是失意时,谁知屋漏逢阴雨;
不怕仇人来踢馆,就怕仇人来算计!
欲知来者何人,且听下回分解!
试写一篇,肯请指点!
第二章 巧设机关,牟能来断指蒙羞。
话说李知权下楼一看,来人已仗剑闯入弈馆。仔细瞧时,不由倒吸一口冷气,原来是他——
十年前的春天,七曜山上雪花还在翩翩起舞,山下却是桃花盛开!这天,李知权正带着李三先在院中赏花。看着昨夜被风吹落的花瓣洒满一地,李知权不禁吟起诗来:“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刚吟到这儿却忘了下句,“纷纷飞入花丛中,化为泥土寻不见!”一个稚气未脱的童音从身后传来。“不错!”李知权不由转身看了看孩子,赞许的点点头。老年得子,李知权从此好象年轻十岁,把那棋馆管得井井有条,各种赛事办得风生水起。望着聪明伶俐的李三先,老馆主不由想起刚刚离世的妻子胡氏,“人面早已离世间,桃花依旧笑春风啊!”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为纪念亡妻,李三先每年特别承办了这次“三先”擂台赛,同时也想借机打击对手的锐气。想着明天即将开打的擂台赛,老馆主暗暗打定主意,让小三先去出出风头,好为老李家露露脸。。
谁知这一念之差却为三先馆惹出杀身之祸,这是后话暂且不提。且说那李知权将独子三先叫到书房,捧出一个紫檀小盒,小心翼翼取出一段红绸来,缓缓打开绸布,里边却是一卷象棋秘籍,三先凑到跟前一看,原来是《自出洞来无敌手》。
“幺儿呀,这谱就交给你了”
“老汉(当地对父亲的称呼)真帅!”小三先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这李三先三岁识字,五岁学棋,虽然到如今才刚刚三年棋龄,却颇具大将风范,小小年纪却是棋艺不凡,布局走得有板有眼,中局虎虎生威,残局老练毒辣,常常妙手迭出,连老馆主李知权也沦为手下败将!要不是老馆主家训严厉,更是望子成龙,怕儿子过早出名误了前途,所以严禁小三先与外人对弈,因此当地没人知道还有这么一个厉害角色。。
比赛这天春光明媚。只见碧空万里,有几只燕子唧唧喳喳的在空中追逐,河中的鱼儿一群群游来游去,两岸和风轻拂,嫩绿的柳枝随风摇摆……。气温不冷不热,这么舒适的天气,正好是下棋的好时候。
当裁判宣读完比赛规则,就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擂台赛。谁知李三先这一出场就气势如虹连胜两局,一向瞧不起小孩的牟馆主开始还不以为然;直到第三盘大盘挂出的棋形,执先的牟家弟子牟精明竟然不堪一击,最终也败下阵来,牟能来还在苦思应手。第一天李三先连胜三轮,杀得牟家丢盔弃甲;第二天只比两局,第一局又被李三先占了先手,牟能来聚精会神的盯着大盘,时间久了突感口渴,遂吩咐手下路三送一碗凉茶。谁知路三这茶壶里倒出来的不是凉茶却是烈酒。虽然喝一口酒也解渴,但牟能来嗜酒如命,一闻酒味心直慌,接过碗边看边喝,不一会儿就喝干满满两大碗。酒完棋完,李家又胜了!
若不止住小家伙连胜势头,牟家将无力还手!如果这局再输,李家将赢得比赛!终于,主将牟能来不顾众人规劝,决定亲自出马,棋迷连呼过瘾!虽然擂台上小三先大出风头,这牟能来却红光满面!原来牟能来已醉了,
单说这李三先因得了古谱,便砍瓜切菜般杀得对方人仰马翻,终于逼出对方主将牟能来。这牟能来号称“盐道狂人”平时常吹嘘:“十岁小儿,让五先必胜,以指为赌!”与之对弈的小孩,到目前还没人能够下和一盘,更不用说赢棋了!也难怪,过去的棋艺,多半有师傅传帮带,出点成绩没有三年五载可不成!(现在信息灵通了,软件发达了,小朋友们常常赢成人已不足为怪!)
见擂台对面坐一七岁小孩,牟能来顿觉受辱,遂高声要求李家换人。却听李知权在擂台旁边大笑着说:“牟高棋,见吾儿勇猛无敌莫不是害怕了?要不咱这比赛就猜先比吧?”见牟能来已经发怒,李知权假装好心劝道,其实巴不得对方依例较量。本来这牟家棋馆也是一家大馆,今年却被杀得狼狈不堪。若再败,不但声名扫地,而且还得另谋生路,恨得牟能来咬牙切齿,可到自己出场时已经醉得面红而赤,闻言一抬手:“没得那个必要,就让五先!谁要是输了谁滚蛋!”。“好”,见牟能来醉意朦胧,李知权大手一挥“给你三次机会!”“一言为定!”
就这样,牟能来咬牙开战。只见李三先走;炮二平五。马二进三,炮五退一,炮八平五,兵五进一;哗,野心勃勃呀!牟能来应了一招马8进7,红马上车一平二咬住;黑车9平8,红车二进六准备压马,攻势如潮!这小子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哪怕对面是本地名手也毫不露怯,反而得意洋洋的唱起了《日北歌》:“说日北,都日北,日起北来了不得:五荒六月下大雪,屋里垫起三尺厚,漫山遍野不见雪;坡顶雨如注,地坝干起裂;牛圈关猫儿,身都转不得;丝线套牯牛,气都出不得——”
观看大盘讲解的牟家棋手们暗暗为牟能来捏了一把汗!果不其然,小家伙步步进逼,黑只能够东顶西防,顷刻间已是危机四伏,看来这让五先的棋不是那么轻松的事情。李三先调兵遣将,完成了所有的部署,开始了波涛汹涌的攻击:进中兵,击中卒;压象眼,轰中象,平车叫杀,所有的攻击一气呵成,慌乱中牟能来丢盔弃甲,稀里哗啦的输了,输得那叫惨不忍赌。李三先又开始了摇头晃脑的吟唱:“八月十五没月亮,强盗到屋偷水缸,聋子听到水缸响,瞎子看见翻院墙,瘫子起来撵一趟,——”
牟能来连战连败,下面棋迷立刻议论开了。有称赞少年英雄如何如何了得的,也有替牟能来担心的——-
“剁手指呀!”不知谁在人群里面尖叫一声。这人难道和老牟有仇?
“对,剁手指!”自古以来,看热闹的不怕事大,又有几人跟着瞎起哄,接着更多的人叫嚷起来。
微风徐徐吹来,酒醒大半的牟能来伸出左手放到案桌上,右手缓缓举起了手中宝剑。
“大家静静!大家静静!”李知权站起身来,向四周一拱手说道:“各位,小儿今日侥幸得胜,实属偶然!牟馆主一言九鼎,在下佩服之至。只要牟馆主改改口,这手指嘛——-”你看看,一边夸人家说话算话,一边还要人家改口,这李知权果然老辣!
“想得成!——”气咻咻的牟馆主宝剑一挥,只见寒光闪处,一根手指已齐根斩断,慢慢滚下桌案,一段梁子就此结下——
如今仇人相见,分外眼红。这些年,李知权不但巩固了棋馆在当地的首领地位,而且声名早已传遍湘鄂川贵四省。这期间牟能来已搬离梅子水十年了。与牟能来过往的恩怨,老李早已忘记,哪曾想今日仇家找上门来!
来者不善,李知权迎上前去,向牟能来抱拳道:“多年不见,牟馆主别来无恙?”
“哼!托你龟儿的福,还能出气!老子今天专程送你过奈河桥!!”
“划个道道,某家倒要看看你蛙儿长了什么本领?”
“老子今天让你见识见识什么叫腹背受敌!三打两胜,你两爷子一起上!老子长先!”虽然失掉手指,牟能来还是那么狂妄!
经过十年磨练,双方的水平不知有多大的变化,旁边人都暗暗揣测。
是夜,贵宾楼灯火异常明亮。屋里端坐三人,面前摆放两个古木棋盘,只是这坐姿有些古怪,有诗为证:
弈馆棋室贵宾楼,三人两桌坐里头;望西二人互不见,坐中只能望东瞅!
又云:
三人两桌两盘棋,以一敌二较棋艺;一明一暗出狠招,高手腹背能受敌!
若君水平到此步,不为大师亦棋士;多练蒙目增记忆,常下象棋能明礼!
原来这腹背受敌,就是一人同时下两盘棋(这棋多指象棋!),一盘明棋一盘盲棋!有朋友可能会说:那时候的盲棋水平太次!哪有现在柳特蒋特党特等等高手二分功力?看官莫笑,这时代不同,当然得承认差距!
三人摆好棋子,拉开阵势,一场大战即将上演!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