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此文于2011年末发表于泓弈棋牌网上)
说了那么多许银川的好话,现在来谈一个新的话题:许银川的弱点何在?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写了这么一句:“象棋说穿了就是计算和权衡,什么“风格”、“霸气”都是虚的,而许银川,就是一部比其他人更接近完美的象棋计算机。”注意了,这里我写的是“接近完美”,但绝非完美。电脑的运算优势令再好的人脑也相形见绌,在顶级棋软的检验下,我们常常无奈地看到人类棋手、包括强大如许银川者的漏洞和破绽。但我并不打算把相对电脑而言的计算力不足看作许银川的弱点,因为人类毕竟不是机器。
今天我要谈的是许银川作为人类顶级棋手可以改进的不足之处。这一不足之处影响了他更上一层楼,也直接影响到他的比赛成绩。什么不足呢?说来奇怪,他的不足也正好就是他的优点
– 求稳。求稳本来没错,在没有绝对把握的情况下冒然进攻(如“霸气十足”的洪天王),是幼稚的表现。但许银川最大的问题在于,过于工稳的棋风浪费了不少机会和精力。本来可以40个回合结束的战斗,结果拖到了80个回合。换句话说,这不是最优化、最精确的行棋方式。
以前我曾经提到过,象棋应该追求的是“该攻的时候攻,该守的时候守,每步棋都应该追求最有效、最科学的着法”。所以计算和权衡极其重要,顶级高手必须能在各种选项中选出最佳方案,十六个字概括,就是“当守则守,当攻则攻,当杀则杀,当控则控”。很多棋手的毛病在于太希望致敌于死地,所以该防守的时候,却选择了进攻。要知道防守的目的是立于不败,而立于不败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获胜。许银川这点做得很好,我们都知道他的优点是攻不忘守,行棋谨慎,但问题在于,由于太强调这一点,他会出现该攻不攻的盲点,错失确立胜势或一击致命的良机。
随便举几个例子。比如2009年年终总决赛和洪智的决胜局,残局阶段曾出现过献炮制胜的良机,但许银川采取稳重的着法,仅赚得一象,却将马上胜定的棋局拖向漫长。又比如,去年象甲许银川胜柳大华一局,在中局的一个关键点,再次出现过献炮制胜的妙招,但许银川没有看见,或者是由于思维惯性,没有往那一方面去想,而采取了拱兵的稳重着法。结果早该结束的胜局,却又拖了不少回合,最终靠多子取胜。再近一点,本次个人赛对汪洋的那局棋,后盘本有几次积极进攻、早早获胜的机会,许银川仍然选择工稳着法,又是多费了不少回合,靠多子取胜。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这些棋局最终虽然获胜,但不完美。更客观地分析,有两个主要弊端:第一,浪费了不必要的精力,对接下来的比赛有一定影响;第二,增加了更多的变数(因错失胜机,有赢棋赢不下来的风险)。换个角度来看,这样的下法会错失不少经典名局,殊为可惜。
所以,许银川喜欢控盘、喜欢工稳的风格,虽是众所周知的优点,不料却也是阻碍他棋艺更进一步的盲点。我认为这根源于他的个性,并被多年形成的稳重棋风所强化。
现在为了进一步证明本文的论点,让我举几个反例。曾看张强和郭丽萍评赵鑫鑫胜许银川的一盘棋,在波澜不惊、看似平稳的局面下小赵突然不顾后防,马跨前方,几手棋就柳暗花明,迅速获胜,大出许银川的意料之外。又如当年申鹏弃车弃马击败许银川的一盘棋,也是妙不可言。今年赵国荣取胜蒋川的一盘棋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局老赵突然不顾失子,单马大步向前,蒋川这才陡然发现对方的凶狠杀招,不得不委曲求全,最终难逃一败。这些例子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该攻的时候要攻,该杀的时候要杀,道理和该守的时候必须防守一样。当你做到不受思维惯性和盲点的干扰,永远致力于最优化行棋的时候,你就几近完美。但在许银川而言,他很难这么去下,而这也正是代表目前中象最高水平的他的弱点。
也许有人会说,这样要求也未免太严格了吧?我要说的是,对顶级棋士当然要这样要求,而且正如我前面所说,这个弱点是完全可以改进的,是切实可行的。能够在存在杀招的时候,用精确的着法地把杀招变为现实,这不是鲁莽,也不是勇气,而是符合棋理的正确选择。过于求稳、靠控盘和多子取胜,虽也谈不上无理,但我认为不符合最高标准的棋理。
许银川有这样的弱点,但为什么成绩依然那么好,胜率依然那么高呢?我在上一篇文章中特别说了一句话:“为什么特别强调人类棋手?在谈到许银川的弱点时我会说明”。不错,他面对的是人类棋手。由于许的综合能力超强,所以即使无法下出最严厉和最精确的着法,他的太极推手和残棋也足以让他在立于不败的情况下获胜。首先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再攻敌之可胜,这本已是很高的境界,所以对付人类棋手也已足够称霸。但如前所述,许银川若能在“攻敌之可胜”方面再提升一步,将更无敌于天下。
难吗?难。但我认为许的基本功和计算力是这一提升的可靠保障,需要解决的只是克服多年的思维定式和惯性,超越自己。
许曾在一次比赛后说道:“下棋下到我们这种水平,提升的空间已经很小了,只能看自己去调整状态。我的感觉是,如果想在一项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就一定要非常重视,心无旁骛,全力以赴。”保持良好状态当然是对的,但这却是一句人人都能讲的废话。最关键的一点,是必须认识到自己的棋力仍有提升的空间。
最后,我必须强调一点,就是在一盘棋局当中一时看不到最有把握的杀招时,最好的选择仍然是“许氏风格” – 先不求有功而求无过,再慢慢把优势累积到胜势。还是那句话,人类毕竟不是机器,无法随时随地都能算得那么准。为什么洪智等好战型棋手常能急攻而胜?因为他们的对手在急攻乱战之下,会出现漏洞(心理因素或棋力所致),所以洪智等很多时候不是因为自己下得好,而是对手下得不好而“精彩取胜”的。但如果面对的是计算力超强而无情绪波动的棋软或许银川这样的棋手,他们的下法常常是不合棋理的(带有赌博的性质),因而“精彩取胜”的场面往往就黯然谢幕。许银川行棋,通常会考虑得尽可能周全(不去赌对手看不到某些他已算出的变化),再加上对手遇上他也爱好求和,所以常常局面平淡,不是在中局、而是到残局才慢慢获胜。这就是为什么他虽因求稳而少精彩攻杀,但也很难被击败的秘密所在。
回过头来,如果许银川克服了本文分析的这一弱点,相信他在不败的基础上,取胜会更快、胜率会更高、名局会更多,从而真正达到古今象棋的最高境界,那就是“当守则守,当攻则攻,当杀则杀,当控则控”,简而言之,就是“最优化行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22 0:27:53编辑过]
我个人认为,年终总决赛许银川对阵洪智时残局没有“最优化行棋”,需要考虑时间因素,当时两人下到残局时间都很吃紧。而且,那局棋许银川前半盘落入后手,从过程上看许银川有点冒险激进,没有延续之前的稳健、严谨作风,当然这也让我见识到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许银川,开眼,刺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23 14:33:00编辑过]
以下是引用garygo在2012-7-22的发言:(注:此文于2011年末发表于泓弈棋牌网上)
所以,许银川喜欢控盘、喜欢工稳的风格,虽是众所周知的优点,不料却也是阻碍他棋艺更进一步的盲点。我认为这根源于他的个性,并被多年形成的稳重棋风所强化。
回过头来,如果许银川克服了本文分析的这一弱点,相信他在不败的基础上,取胜会更快、胜率会更高、名局会更多,从而真正达到古今象棋的最高境界,那就是“当守则守,当攻则攻,当杀则杀,当控则控”,简而言之,就是“最优化行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22 0:27:53编辑过]
喜欢这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