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广象网 http://www.gdchess.com/bbs/

象棋,广东象棋网,象棋棋谱
共4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3][4][5]
[浏览完整版]

标题:[原创] 我与师父的十二年

1楼
棋迷小夏 发表于:2012/8/2 13:44:00
                                                                   我与师父的十二年
      如果一个人可以将他所有的力量投入到一项事业中,可以说这个人对这项事业无比热爱,或者说痴迷。我热爱的事情不多,象棋是我热爱的爱好。对于我的师父张志明,象棋是他痴迷的事业。所以,我们一起走过十二年,师父之于我,亦师亦父亦友。
——题记

      2000年的暑假,八岁的我已经具备了象棋入门知识,怀着对于提升象棋水平的渴望到处觅师,终于有天在文化宫的围棋培训点遇见了张老师。是的,围棋培训点,那也许只是一个意外,意外也是一种缘。当时的张老师年轻气盛,贵为安徽省象棋大师、全国冶金部冠军、马鞍山市象棋冠军,布局精通、中盘细腻、残局老练,这是一名棋手如日中天的年龄,只是我对当时面前的这个棋手一无所知。张老师得知我想要学棋邀请我和他对局。我用尽了全力,但也只能毫无悬念地败下阵来。张老师在局后却称赞了我现在看来并不正确的一步棋,他说一个孩子能有这样的构思很不简单,留给我一张有他号码的纸条,“想学棋打我电话”。我拨通了张老师的电话,开始了十二年的师徒之缘。张老师事后说他当时并没有带学生的想法,鼎盛时期的张老师带学生这只是一个意外。
       最初的两年,我是师父唯一的关门弟子,几乎每个晚上去师父家学棋,白天则是努力地打谱。在师父的指导下,不出一年,我已经成为了一名受过正规训练的棋手。认真学习布局的同时,师父详细地为我讲解中盘运子,行棋构思以及棋理。与巅峰期的师父在一起努力学棋的这两年里,我的棋力一日千里,这期间师父经常带我去和高手下棋已经能够战胜很多下了多年棋的成年人,棋界的很多人都知道了“张大头”收了一个很有天赋的小徒弟。
      棋力还需要得到比赛的检验,2002年夏天师父带我去合肥参加省少年赛。初出茅庐的我战胜了众多在合肥的棋校学习的棋手斩获亚军,这在当时令很多合肥的棋手感到震惊一次安徽省少年赛冠军和一次江苏省少年赛冠军,亚军和季军等名次十余次。师父有时和我回忆起当时征战的时光也很感慨:每一次我们一起出战的比赛,合肥虽有强大的实力和雄厚的基础却必须很重视我们,因为我们就是为了争冠军而去的,在你们的家门口拿冠军!
       十二年里的点点滴滴,我和师父之间的很多事情让我难忘。师父更愿意我叫他师父而非老师,因为他希望他可以培养出名满棋界的弟子,他的弟子都叫做“张家兵”。师父和我说:“你将来有出息了,回来的时候就带着两瓶五粮液来看我,叫我一声‘师父’我就满足了。”师父是一名马钢工人,那时他很能吃也常常喝酒常常熬夜下棋但很少影响到他下棋,有应酬但晚上尽量回家。我还小的时候有时在师父家里下棋下到深夜,师父常会带我吃麻辣涮,我一听饮料他一瓶啤酒大吃一顿然后送我回家,那家芜湖麻辣涮也已经不在了,可是以后我每次吃的时候都会想起那些日子,万分怀念。师父一直留存着那张我们第一次去合肥比赛在包公祠拍的照片,他常常拿出照片笑眯眯地和我说:“那时你还不到我肩膀,现在都比我高了。”师父就是这样一个有人情味、不图回报、有血有肉的男人,对家庭也有着很强的责任感。不记得在师父家里睡过多少次,不记得师父带我吃过多少次饭,也不记得师父带我找过多少高手下棋,更不记得师父为我拆解过多少盘面。师父待我如子,会和我说他的哲学,告诫我——棋手也可以是哲学家。我曾经跟着师父去他的车间里,那里的空调吹得很冷;师父曾经带着我两个人乘着火车去遥远的福州参加全国少年赛,十年后我找到了当年的赛场,感慨万千。
2003年我曾收到一封来自安徽省棋院的邀请函,邀请我进入省队训练,因为各种原因我拒绝了——以学业为重。2010年夏天我考入华东理工大学,其中也有因为国家二级运动员获得的高考加分的帮助,那是在2008年省青少年锦标赛中获得第二名取得的荣誉。上学前那次一起吃饭师父喝了很多……
后来师父的徒弟增多了,师父也把教棋作为一项很重要的事业,依然一丝不苟地教他的每一个徒弟。在每一次的全市少年赛中,他的徒弟都囊括了各各组别的前几名。每次放假回来我总会去看望师父,和师弟们交流切磋,再和师父交流每个孩子的个性、棋性特点以及教授重点,我看得到他们显著的进步,他们是马鞍山象棋的未来。今夏师父两个参加高考的徒弟分别考入东南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习,闻之鼓舞,教棋育人当若此。

      理工科学生文笔疏浅,谨以此文纪念我与师父的十二年,感谢师父的培养,祝愿师父的事业更上一层楼,弟子誉满棋界!

                                                                                                                           王瀚
                                                                                                                    2012年8月1日

2楼
棋迷小夏 发表于:2012/8/2 13:53:00

                                                        象棋伴我成长
       象棋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魁宝。
       在所有的业余爱好中,要问我最爱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说:“象棋!”从很小的时候,每天放学独自回家,路途中,我就会被路边的老爷爷们厮杀的声音吸引,于是便站在一旁观战,投入其中,自得其乐,不知不觉天就黑了,回家晚了,自然少不了母亲的责骂。后来,宽厚的父亲看我对象棋如此痴迷,便打算带我找个老师,正规而系统的学习象棋的理论和实践,经过一系列的打听询问,最终父亲找到了马鞍山也是安徽的高手张志明张老师,请他为我辅导,也算是在上学期间一门课外的功课。
   
    记得那时,条件困难,上课没有宽大的教室,没有漂亮的棋盘,但学生们兴致勃勃,因为张老师生动的演讲,带领我们投入到思考之中。一开始,我觉得象棋只是一种游戏,再好点不过是一种益智游戏,可能并没有多实际的作用,不像弹奏乐器或是其他体育项目那样将来能被社会认可。然而后来,在学棋的过程中,渐渐地发现,象棋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象棋之中的东西,不仅仅是棋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性格上的磨练。张老师常说一句话:三思而后行。思考,这是每步棋前的必要工作。小时候可能似懂非懂,急躁,抓起棋子就乱走,后来吃亏吃多了,就知道,象棋的艺术在于思考,于是就会在落子之前细细考虑一番。对于这个,有触类旁通的作用:棋是如此,人生也是如此。做事前,要多多思考,大人们总是这样说,但孩子们听不进去,做事浮躁一些。然而当一个学生能够在象棋上学会了思考,他在人生上也自然而然的学会了思考。诸如此类的,象棋能给我带来人生上的启迪的,真的很多,能让我自信,让我有韧劲,让我在困境时候能心不慌继续坚持,这都是象棋给我的,也是张老师给我的。棋如人生,这句话只有真正懂得象棋的人才能够理解。说实话,张老师是我成长途中,不论是象棋还是其他方面,都是让我很感激的人,为了能让我打到二级运动员,在高中期间,帮我留有学习时间而在我家和工厂间来回奔波,往往陪我下棋到凌晨才回家.....这只是张老师教学生的一个缩影,他不仅象棋水平很高,更是一个负责任的人,只有做到这一点才是一个真正的好老师。他对我的帮助不仅是因为在他的指导下我拿到了安徽省青年赛第三而获得二级运动员的成绩,更多的是棋外的人生。张老师天生有一股气场,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这对于现在的独生子女来说,不管是在生活还是学习之中,是不无裨益的,因为这正是我们这一代新时代孩子们缺乏的精神,若是有了着一股劲头,那在家长们一直关注的应试教育系统中,孩子一定会取得成就的。至少我觉得我能在高考中考出自己理想的成绩,考入心目中理想的殿堂--东南大学,与陪伴我10年的象棋教会我的和张老师对我用心的教导是分不开的。

      我尊敬的张老师,祝愿您培养出更多品学兼优的弟子;祝愿您的象棋教育事业蒸蒸日上!

                                          周家亿

                                          2012.8.2

3楼
中原棋圣 发表于:2012/8/2 14:45:00
贵为安徽省象棋大师,哪一位呀??
4楼
无锡飞将军 发表于:2012/8/2 14:51:00
我和张志明在交过手,感觉他中后盘力量很大。该局我布局占优,后盘劣势,最后我弃子构成一个巧和局面。
5楼
lengfeng 发表于:2012/8/2 16:13:00

免费教了你100盘棋你连谢字都没说过一次,生活中的我几乎不和别人下指导棋,别在这里说了好好的吧

6楼
lengfeng 发表于:2012/8/2 16:22:00

做广告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8-2 16:44:19编辑过]
7楼
棋迷小夏 发表于:2012/8/2 17:12:00
以下是引用lengfeng在2012-8-2 16:22:00的发言:

做广告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8-2 16:44:19编辑过]



是出自张的两位弟子的手笔,我觉得写得不错,转发于广东象棋网棋友交流栏。他们的情况我了解,文章内容属实,是从学生视角看待棋人的生活与事业,可供其他省市级棋手作为参考。 这里是棋友交流的地方,做广告恐怕没市场,家长不会到这里来的,你要是这么认为也随你去,见仁见智吧。
8楼
闲庭信步言有理 发表于:2012/8/2 17:24:00
用户已锁定!
9楼
番禺思达电脑 发表于:2012/8/2 18:48: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0楼
沙场点兵 发表于:2012/8/2 19:07:0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母校啊!
共4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3][4][5]

Copyright © 2000 - 2008 Dvbbs.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3076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