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看奥运会羽毛球有8名选手收处罚,在下认为这不是运动员错,而是竞赛规则的错!以前都是淘汰赛,现在变成先小组赛,再淘汰赛,据说是为了给更多的水平较低的运动员更多比赛的机会(原本出发点没错)。但小组赛的这种安排也为那些能确保出线,但又想选择对手的选手提供了某些场次赢或不赢的选择。我在想为什么奥运会不选择棋类比赛的积分编排呢?回到象棋比赛这个话题。小生一直在想,以前很多参赛人数较多的比赛往往先分组再,淘汰。淘汰赛规则往往是上半区第一,对下半区第8.依次类推。但我也亲眼看见某些选手不在意小组第4,或者第6的名次。我们可不可以这样设想。把小组成绩好的对小组成绩差的在进行淘汰比赛时给与小组成绩好的更多的优惠条件。比如淘汰赛时,小组名次高的运动员优先选择红黑棋,二,慢棋下和了,加赛快棋,在和棋。小组名次高的运动员直接出线。依次类推。凡是淘汰赛时遇上小组名次不一样的队员相遇都遵循这个原则。也就是说,你小组赛成绩差,那你想顺利打上前面名次,你在淘汰赛时,每轮都要吃些亏,看你小组赛时会不会力争好名次了
个人意见:积分编排用在羽毛球运动上可行性较差,一则同时比的话需要很多场地难得找,不同时比又影响赛程也容易引发消极比赛,二则观众分流可能会很严重,赛前球票性价比难以做到合适和及时卖出去,三则运动员体力很难扛得住,其他还有其他配套的服务和工作也可能随之也增加不少,徒增比赛成本。再则积分编排也并非没有弊端。消极比赛,默契比赛比比皆是。其实任何赛制都有一定的漏洞。要看主办方如何取舍和规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