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前不久,雷树生接到一个消息——自己出资于今年6月初在长寿区举办的一次民间象棋公开赛,被有关部门认定是“违规操作”。 作为一名普通的棋迷,自己掏腰包拿了将近30万元来办这么一场比赛,“让大家伙都乐呵乐呵”,最后却被认为是一场“违规比赛”?雷树生有点想不通,“政府不是鼓励民间办赛吗?那现在这个结果算怎么回事?” “全国”比赛 热热闹闹 今年63岁的雷树生是长寿人,常年在沿海地区打拼,事业也算小有成就。雷树生最大的爱好就是下象棋,在感受到广州等地浓厚的象棋文化氛围后,他也很想出一份力,让自己的家乡也形成这样的氛围,所以一直打算回长寿办场象棋比赛。去年回家的时候,他和棋友汪立红一商量,两人一拍即合,由雷树生出钱,汪立红负责具体操办,办一场民间的象棋比赛。 “英雄帖”在广东象棋网等网站发布之后,全国棋迷反响强烈,报名踊跃。由于报名人数太多,外地棋手只允许在省市比赛中曾经取得前三名的才能参赛,虽然来参赛的棋手每人收取了50元的报名费,但是除了比赛的奖金之外,雷树生他们要承担特级大师参赛期间的路费、住宿费,以及裁判、安保、医疗等工作人员的酬金,前后算下来,这场比赛耗资近30万元。 比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名象棋爱好者参加,其中包括20多名专业棋手。“效果很好,全国的棋友有时间来这里聚一聚,同时也交流了棋艺。”雷树生说。 在有关这次比赛的报道中,一些媒体将之称为“2012重庆长寿首届‘健康杯’全国象棋公开赛”。而正因为这些报道,这次比赛也遭到了有关部门的质疑——“这是一场违规操作的比赛。” 《体育法》第一章第三条规定,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公民兴办和支持体育事业。缘何长寿的这次民间比赛,会被认为是“违规操作”呢?事情的关键,就出在赛事的名称上——“全国象棋公开赛”。 有章可循 的确“违规” 最先对这次赛事提出质疑的是重庆棋院。他们明确告诉记者,既然这个比赛冠了“全国”的字眼,主办方又没有按照正常程序申报,那就是违规。 记者随后查阅了相关文件。由国家体育总局棋牌中心制订的最新《全国棋类项目管理办法》第九条明确规定:全国棋类赛事的名称必须与赛事的实际内容一致。非经国家体育总局及总局棋牌中心审批的棋类竞赛,不得冠以“中国”、“全国”、“中华”等字样。 即使是自己掏钱办比赛,“全国”两个字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加上去的。一名圈内人士打了一个很生动的比方来说明这个事情:“你想怎么冠名就怎么冠名,那怎么可能?你在自己房子外面挂一个‘公安局’的牌子试试,看有没有人来管你!” 事情的争议焦点看来已经明确。但是双方对此还是各执一词。 记者在长寿采访时,看到当时的报名表等文字资料上并没有“全国”二字,比赛名称仅仅是“2012年重庆长寿首届‘健康杯’象棋公开赛”。在网上进行搜索,各类网页上对本次比赛的报道名称也是如此。但是重庆棋院方面并不认可这个说法,他们的理由是,在公开发行的一些媒体上,“全国”这两个字眼是肯定出现了的,既然造成了既成事实,那么认定这个比赛“违规”也并无错误。 事实上,雷树生、汪立红他们也的确是想把比赛冠成“全国赛”的。根据他们的说法,从去年底开始,他们就此事与相关部门进行了沟通,并递交了申请,“但上面一直没有答复,最后我们的报名通知都已经发出去了,比赛时间也临近了,不可能让已经报名的选手来了重庆不比赛又回去吧。送他们回去的车船费损失我们倒是承担得起,只是丢不起这个人,所以就只能把比赛办完了。” 从雷树生他们的言谈中,记者也发现了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如果是按照正常程序申办“全国比赛”,那么办赛资金很可能会成倍上涨。汪立红委婉地说,“之前黔江也搞了一个全国的象棋赛,也是私人自掏腰包办的,听说花了200多万。” 自办比赛 审势而行 比赛结束已经2个多月,虽然对比赛是否“违规”仍然存在争议,但是事情的发展也没有进一步恶化。从目前的情况看,此事很可能会不了了之。 对“违规”比赛有没有处罚措施?记者在《全国棋类项目管理办法》上看到,对于“未经总局棋牌中心审核、批准,擅自举办全国性棋类赛事”的主办者,总局棋牌中心和全国棋类单项协会将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予以“警告、暂停或取消该项赛事、在全国通报批评、禁止该申办人两年内再申办全国棋类赛事”等处罚。 换句话说,对于民间的办赛者来说,如果他一直都只办民间比赛,《全国棋类项目管理办法》中的相关处罚措施就犹如一纸空文,没有任何实质意义。 重庆市体育局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国家鼓励民间办赛,促进民间体育运动的发展,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民间办赛,不管是哪个项目,在冠名上也要拿捏好几个“度”。第一:赛事如果要冠以“全国”的名义,是肯定需要相关部门批准的;第二、如果要冠以“重庆”、“长寿”等地域名,按照规定,也要向有关部门报批或者备案;第三、如果自己出资办赛,只要模糊了地域名,例如随便冠一个什么“某某企业杯”的名号,那么就没有问题。在明确了这三个问题之后,民间办赛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最后的冠名选择。 在弄清了争议的来龙去脉之后,雷树生也有些感慨:“我也是第一次办这样的比赛,看来办比赛光凭热情是不行的。按照我的想法,这个比赛还要再搞两届,到那时候,该走的程序我们一定要走完,不会再出什么岔子。” 转自2012年8月17日《重庆日报》
| |||
|
事实上从去年底开始,他们就此事与相关部门进行了沟通,并递交了申请,“但上面一直没有答复,最后我们的报名通知都已经发出去了,比赛时间也临近了,不可能让已经报名的选手来了重庆不比赛又回去吧。送他们回去的车船费损失我们倒是承担得起,只是丢不起这个人,所以就只能把比赛办完了。” 这句话才是真相。有关部门还一直打压。其实只不过是个棋友多一次交流而已,何必大做文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