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象棋世界,很多高手们都把“弃子争先”的象棋理论作为行棋标准,也是他们津津乐道是谈资。可能是受老一辈象棋元老的影响,还是本来棋手们已经形成的习性。记得《象棋指归》里说的“局势者,象棋之中心。先后手者,局势之灵魂也。”
又有一句“先手为主动的,制人而不制于人;后手为被动的,制于人而不能制人。先手关联之点多,其得益为全书之总较,后手关联之点少,其得益为局部之所得。先手为活句,攻守兼施,一着不作一着用;后手为死句,攻守偏至,一着只作一着用。”
从以上理论来说,很让人信服,但理论只是说了象棋世界中的一部分,所以是前辈的理论是有瑕疵的。就“先手为主动的,制人而不制于人;后手为被动的,制于人而不能制人。”说一例子;大家都熟悉的残局“七星聚会”有一步不是要故意让敌方先手。所以“后手为被动的,制于人而不能制人”就矛盾了。
而专业的棋手们可能经常以理论作为行棋标准,从而失去一些离奇的妙局,由于人们都不想去创新,所以和局不断增加也自然会出现。
以上皆是个人观点。
说一例子;大家都熟悉的残局“七星聚会”有一步不是要故意让敌方先手。所以“后手为被动的,制于人而不能制人”就矛盾了。
先手是指能夺得主动
先手≠先行
象棋里还有一个术语叫“后中先”
以上是个人观点,大家一起探讨。
楼主对象棋理论的理解还有些模糊,需要捋一捋。
“弃子争先”的先是指全局的主动,和“先后手”的先含义不一样;拿残局的先后手和全局怎么比较?全局是对称的棋形,先走有利,残局故意“让先”使对方露出破绽的例子太多。
先手是指能夺得主动
先手≠先行
象棋里还有一个术语叫“后中先”
以上是个人观点,大家一起探讨。
关于先中先,先中后,后中先。值得大家三思的地方,
很多高手们都把“弃子争先”的象棋理论作为行棋标准,这一理论 与 “先中先,先中后,后中先”及“弃子”两者联系是存在极大差异的。而一贯的 “弃子争先”的象棋理论作为行棋标准就有误区了。
楼主对象棋理论的理解还有些模糊,需要捋一捋。
“弃子争先”的先是指全局的主动,和“先后手”的先含义不一样;拿残局的先后手和全局怎么比较?全局是对称的棋形,先走有利,残局故意“让先”使对方露出破绽的例子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