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归来 天运轮回 一厢愿望
------论土系棋手的崛起
轩辕十四
今年全国象棋赛结束,王天一同学一路领跑、强势夺冠。两年前,我在蒋川同学夺冠的当天,写下了《当代象棋棋手“五行说”之神侃》一文发表在广东象棋网上,并预言了土系棋手的崛起和夺冠。如今,事实证明了我的分析和预测。(在当年网页第4页的回帖中我说明得更直接和清楚)。
其实,在去年全国象棋赛上,孙勇征(土行孙,典型的土系棋手。必杀技为:土行千里,一柱擎天)的夺冠已经揭开了土系棋手崛起的序幕。但在文章中我未能直接点出孙勇征的姓名,漏算了土系棋手中的孙勇征。如果急于补充,别人会说曲意迎合,事后诸葛。这是一个遗憾,但天机不可泄露,不能说得太绝太对(顶级算死草会对自身有反作用,相信大家也都知道)。
我在文章中指出大致走势简图为:
土运兴盛→→→木运茂盛(木克土)→→→金运昌盛(金克木)→→→火运旺盛(火克金)→→→水运湧盛(水克火)→→→→期待重盛(土克水)→→→→王者归来
在文章中,我提到:期待土系棋手的“东山再起”、“卷土重来”、“破土而出”、“水来土掩”,是指未来土系棋手的爆发乃大势所趋。但并不是说土系棋手一定会马上发飙,明年也未必立马见效。土系棋手长期未能一飞冲天,从王嘉良--------王斌-----------王跃飞的多次亚军历程来看,“王”始终处于“一下之土”,未能冲破“土上之一”。但“天运”会给厚积薄发、怀才不遇的土系棋手一个说法!(王天一、王跃飞的名字起得多好啊,从不掩饰“一飞冲天”的梦想)
回顾新中国成立后的象棋历史,土系棋手命运多舛,历历在目!当天运未降时,土系棋手无数次的功亏一篑。每每回想起土系棋手王嘉良受制(也有说是受骗的)于木系棋手的胡荣华的经典场景,不禁让人扼腕叹息,唏嘘不已!是命?是运?还是轮回?
在这里,我想再提到另一位土系棋手庄玉庭(最典型不过的土系棋手。-----------以下内容摘自百度搜索庄玉庭第一时间出现的内容----------节录《庄玉庭的成功与失败》---------在胜负世界里遨游,成功总是与失败为伴。说起“十轮王”这个雅号,人们无不为庄玉庭扼腕!1992年北京大赛,他前十轮积75分一枝独秀,后在关键之役负于胡荣华而一蹶不振;1993年青岛比武,前十轮他积8分一马当先,十一轮负于柳大华而功亏一篑; 1995年吴县会猎,他前十轮 五胜五和再次扮演“领头羊”角色,也许是命运的捉弄,第十一轮又碰上柳大华,历史竟是这样惊人地相似,他又重蹈覆辙,名落孙山。
之所以说庄玉庭是最典型不过的土系棋手,是因为从他姓名中的三个字都能够看到“土”的完整形状,而且三个字本身有都完全带有“土”的原本涵义。但命运给他开的玩笑有点大,竟然让他三次栽在木系棋手(弈林二华,详情我已在《神侃》中分析)的手中!可惜庄玉庭在改名、还原的过程中未能留意到这一点,虽在命运面前也曾抗争、捣腾(期间曾该名为庄玉腾),然时运不济,终究抱憾十轮!
随着土系棋手的崛起,土系的年轻娃娃(也包括所有在中国象棋上用功、用心、用情的年轻棋手)终究会开辟一个新的时代,在这里,我想提出我的一点看法和愿望。
首先,热爱、宽容每一个献身象棋事业的棋手以及从事相关事业的幕后工作者。在以金元为衡量标准的物欲横流时代,象棋事业可谓日渐式微。从事象棋事业本身已经意味着莫大的牺牲和奉献,象棋事业的优势在于草根性,但恰恰劣根性也在于此。君不见,网络上的相互谩骂攻击比比皆是,难道国人热衷于“内斗不息”?例如,网络上象棋方面最活跃热心的象棋活动家“象棋王子”(与本人素昧平生,也无任何间接关系和联系“),人家为象棋事业的奉献甚至不亚于任何一个顶级棋手,然而收到的是无尽的尖酸刻薄甚至乃至人身攻击!这些意味着什么?
其次,象棋报道需要激情、幽默、调侃、创新,借用武侠方式描述是一种极好的平台、载体和方式。本人极为欣赏许银川这位具有仙风道骨的顶级棋手,但也非常欣赏蒋川等优秀棋手。蒋川在其状态巅峰的时候,下出的棋让人赏心悦目,击节赞赏!然而,当他状态有所滑落时,遭到群起而攻之。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炒作”和“卖点”,如果是,我觉得“过了”!如果不是,这些又意味着什么?
最后,我要强调的是:当年我写的“神侃”无非是为了活跃一下棋坛气氛,无意故弄玄虚。事实的真相是中国象棋的发展网络化、年轻化、多极化的格局大势所趋。青年才俊们必然会加快执掌大旗的步伐。在这个过程中,借助网络软件修炼(肯定不能作弊)当然如虎添翼。我的看法是,利用网络软件拆棋修炼绝对是件好事,也是现代棋手的幸运!不能用区别于“独孤九剑”和“辟邪剑法”之类的格式化思想去否定它!只要能提高自身的棋力及修为,借助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应该得到提倡!除非有确凿的证据证实在实地举办的大赛中人机合一,不然,我也有充分的理由指出是天妒英才和派系之争的流毒在作怪!毕竟,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让象棋的又一个春天快点到来吧!
本人纯属业余棋类爱好者出身,现今也已完全退出棋坛江湖。出于曾经热爱象棋的那份情怀,不禁回眸再次相望江湖!
轩辕十四
于望江亭
2012-10-20
附:《当代象棋棋手“五行说”之神侃》-----------
http://www.gdchess.com/bbs/dispbbs.asp?boardID=30&ID=52066&page=29
时隔两年再次拜读松哥大作!不胜。。。
观点别致,内容新鲜,很少见的佳作!
感觉现在的棋评已经进入了死胡同,全拿武侠说事,千篇一律,尽显棋评家们的贫乏。
其实,棋作为六艺之一,与琴,书,画,乐等道理更为相通,为什么不往这方面靠靠。
本帖作者运用阴阳五行之学,巧妙敷衍,自圆其说,煞是有趣,为棋评家们开拓视野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去年肯定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