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广象网 http://www.gdchess.com/bbs/

象棋,广东象棋网,象棋棋谱
共14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
[浏览完整版]

标题:东莞象棋的风骨——谢锡先生(王恩照)

1楼
东莞象棋基地 发表于:2012/10/30 17:26:00

 

东莞象棋的风骨——谢锡先生 

王恩照

 

谢锡先生是1995 年逝世的。17年来,我梦寐以求的是把他生前鲜为人知的事迹写成文章,公诸于世。

今年5月,省十一次党代会把新时期的广东精神概括为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并大力宣传和实践。我想,响应这一号召而介绍先生生前事迹的文章或许会起到振聋发聩、警醒世人的作用。

先生姓谢名锡,字杰雄,东莞市茶山镇南社村人,世居石龙镇,上世纪三十年代毕业于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历任东莞县谢岗中心小学校长、卢溪小学校长等职,解放后在石龙工商联任职,1957年被划为右派,1981年后得到“改正”。

先生在掌教期间大力整饬校风,言传身教,学校的品位不断提升。其间,他发现谢岗一个牧童每天边放牛边在窗外听教员授课,刻苦学习的表现与“映雪”的孙康、“囊萤”的车胤如出一辙,便斥资解决牧童的生活困难并让其在校深造。四十年后,成为香港一鱼栏老板的“牧童”辗转谢岗、南社、石龙三地,终于找到了杰雄校长,向校长敬送深圳市的新房一套,先生以习惯了石龙的生活为理由婉言谢绝。“牧童”锲而不舍,数月后又虔诚地将存有数万元的存折奉上,先生再一次原物璧还,并请“牧童”毋庸为自己的生活担心:每月由县统战部发放的退休金可保衣食无忧。笔者曾就这带传奇色彩的事向谢先生讨教,谢老的回应是:“‘子曰,有教无类。’基于此,我当年对‘牧童’施以援手,今日若收受其房产金钱岂不有违初衷!”真是言简意赅。先生厚德载物,师表长存!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这是先生一生恪守的信条。石龙建筑工程公司经理袁牛是谢老的学生,他十分关心老校长的晚年生活,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从在建的楼盘中择一单位配售给谢老,欲待新楼竣工,促老校长搬离聚龙里一巷6号那颓垣断壁、风雨飘摇的旧居。但谢老几经考虑,决定重建旧居。那时候,一个朋友闻讯送来二万元“茶水费”,要买下那套在建房子。结果是:谢老对金钱不屑一顾和严词拒绝了那朋友的要求、把新房退回给袁牛的公司、在袁的帮助下重建了祖屋。

先生不仅是写文章的行家里手,而且是名驰遐迩的书法家,石龙镇及香港等地的招牌很多是出自他的手笔。文革期间,他被遣送回南社,石龙的房舍也被房管部门“代管”了。他肩不能挑、手不能锄、牧牛被牛牴、挑水浇菜摔个四脚朝天。村民为之愴然而涕下者不在少数。尽管如此,先生工余之睱便义务为村民写信、写对联,替大队修撰文稿、写壁报。大队党支书谢元桥感慨系之,安排他在队部写写画画,领取较高的工分。忠厚老实的先生却自愧不如青壮劳动力,多次要求削减所得工分。

先生自幼习棋。沦陷期间,与人称棋仙、粤东三凤的钟珍交情甚笃,钟珍授之以手抄的象棋秘笈;抗战胜利后,他与杨官璘赴香港谋生,他在街边设摊写广告词、电版字;杨则当裁缝师。夜间二人切磋棋艺,历时数载。在石龙工商联任职时,先生棋艺高强、棋理精深,经常筹办象棋比赛,成为石龙镇乃至东莞县象棋活动不可或缺的骨干。被划为右派后,先生的公职丢了,只靠写油印维持家庭生活和供子女读书。然而,先生“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从政不能、以绝妙好词服务于社会又不能,就毅然选择另一条报效国家的途径——为石龙镇培养数员赫赫有名的棋坛猛将,使石龙的象棋文化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何锡康与笔者是龙中学生,又是谢老的入室弟子,都在谢老的谆谆教导下专心致志地学习棋艺。1962年仲春,何锡康牛刀小试,在石龙人民会堂逼迫来东莞表演的应届全国象棋比赛亚军蔡福如订立城下之盟。时至今日,笔者忘不了当晚棋友们欢呼雀跃的情景、忘不了担任裁判的老师嘴角那一丝不易觉察的笑容。随后,何锡康又在广州市攻下甲级棋手邓文湘、张镇峦的擂台,在东莞县荣膺象棋比赛桂冠。

文革期间,谢老冒着被批判斗争的危险,培养出另一名棋界精英——蔡自立。在石龙的居所、在南社的祖屋,谢老不时给蔡解拆名局,面授机宜,还把珍藏的《梅花谱》《桔中秘》《适情雅趣》《梦入神机》等百多册棋谱借与蔡。既使那批明清二代流传下来的棋谱免遭“煮鹤焚琴”之灾,又给蔡发放一批克敌制胜武器。藉此,蔡自立的杀着演练得迅快如电、锐不可当,弱冠之年执东莞棋坛牛耳、而立之年获香港象棋赛亚军。在他身上,浇灌的是老师的全部心血。

……

到了耄耋之年,谢老还一如既往地关心石龙的象棋赛事,给青少年棋手以极大的关怀和鼓舞。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即便身处逆境,先生念念不忘的是如何对人类对社会做出贡献,而且付诸行动,竭尽忠诚。

文中介绍的谢锡先生生前事迹仅是一鳞半爪,不足以昭示先生高风亮节的全部。但是,世人传颂先生的事迹是对东莞文人风骨的首肯,褒扬东莞文人风骨将会成为大力宣传和实践新时期的广东精神的动力。

 

2012715初稿

2012725修改

联系电话:13662858212

 

来源于http://www.dgslhjs.com/

 

2楼
东莞象棋基地 发表于:2012/10/30 17:28:00

 

3楼
番禺思达电脑 发表于:2012/10/30 17:53: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4楼
珍珑小筑 发表于:2012/10/30 19:08: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5楼
滔滔江水 发表于:2012/10/30 20:05: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6楼
铭璇 发表于:2012/10/30 21:39:00
用户已锁定!
7楼
珍珑小筑 发表于:2012/10/31 10:43:00
可惜后继无人,风光不再。石龙的棋界同仁们,努力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0-31 10:46:04编辑过]
8楼
东莞象棋基地 发表于:2012/10/31 22:11: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9楼
sumhe88 发表于:2012/10/31 22:30:00
以下是引用铭璇在2012-10-30 21:39:00的发言:
文人的风骨,棋界的楷模。


铭璇 先生说得好,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0楼
soulcrash 发表于:2012/10/31 23:06:00
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1-13 10:21:34编辑过]
共14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

Copyright © 2000 - 2008 Dvbbs.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312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