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王十局”之战牵动广大棋迷的神经,但据说“有关人士”以为“孙王十局”一来“有损中国象棋形象”,二来“无法甄别使用软件与否”而压制下来。让广大棋迷失去了一次全面审视真像的机会。但是,很多事情都是命中注定的,越想躲越是让你碰上。
“孙王名山之战”原本二局,但加赛一局快棋,变成三局,上天有眼,既让棋迷看到了孙王慢棋,也让棋迷如愿看到孙王的快棋。可以说“孙王名山三战”就是压缩版的“孙王十局”。
那么“孙王名山三战”到底能不能甄别出棋迷们最想知道的“谁使用了”的真相呢?
这里把暂且把技术分析留给技术派们,这里只从战术心理分析法进行深入分析。
一是“孙负王胜”与“用”、“不用”的可能关系;
二是“孙胜王负”与“用”、“不用”的可能关系。
结果是可以倒推过程的最好依据,“孙王名山三战”的实战结果是最好的分析得依据。
一是“孙胜则用”。
假设之前一直是使用的情况了,结果必然是“胜多”的。但是在“孙王名山三战”前,处于万众瞩目、沸沸扬扬的情况下,“孙王名山三战”必不敢在顶风“使用”。“不使用”的结果当然棋力下降,当然就会导致“负”。——而实际战况果真是“负”。可见,“孙王名山三战”“负”的战果是可以推断之前“使用”的推测的,至少不能排除。
二是“孙负则不用”
如果是“王胜”,那么则可以推断之前是“不使用”。
“孙王名山三战”能作为“使用”与“不使用”的依据最关键就在于一个前提:当前形势下,“不敢冒天下之大讳”而“使用”。及时就在于此。
对于被怀疑一方,摆脱“使用”的最好机会就是“胜”。但是我们看到,没有把握住机会。而对于怀疑一方,非常争气,慢棋快棋都实践了,而且牢牢的把握住了历史机遇,置对方于“负”。为自己赢得了该有的尊严。“孙王名山三局”可以说“孙”从棋盘内到棋盘外都赢了下来,是“孙完胜王完负”。一胜而抵之前的十负。
可见“孙王名山三战”是完全可以载入中国象棋史的经典战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1-23 17:12:38编辑过]
“孙王名山三战”王有三次证明自己的机会,其实只要胜一盘就可以证明“没有使用”,三取其一即可。但是很可惜,没有把握机会。或者说没有能力把握机会。
但是对于“孙”来说,三盘机会都不容有失,难度更大,但“孙”牢牢把握住了,所以说对“孙”,是把底裤都赢下来的经典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