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我进入了大学,来到了位于苏皖之交的马鞍山,开始了我新的生活,也开始了我对更高棋艺境界的追逐。
2009年10月1日,刚刚结束了大学军训,我就回到了南京参加第十九届金陵杯,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成人组的比赛,时隔八年,重返赛场,顿时觉得捉襟见肘,九轮比赛,三胜两和四负积4分,说实话我已费尽了全力,成人组比赛凶险无比,给了初出茅庐的我当头一棒。不过,这次比赛让我结实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像李元春,刘子健,林琴思,马龙…更重要的是我初识了马鞍山象棋协会,和两位会长有了一面之缘。
10月25日,我取得了马鞍山第二届大学生运动会象棋男子个人冠军,便又辗转参加了11月初的第一届经纶杯苏浙皖三省城市象棋比赛,以五胜两和四负取得了第68名,表现较一个月前有所进步,不过年仅10岁的刘子健取得了第9名还是让我有点自惭形愧。此次比赛由马鞍山棋协全全负责,这是马鞍山棋协第一次举办如此大型的业余赛事,可是比赛进行的节奏紧凑,安排妥当,周密,这让我对棋协的组织能力刮目相看。
5月,在和乔勇老师一次偶然的交流中,我得知马鞍山棋协要举办季赛,不过只有会员可以参加,为了这次练兵的机会,我勉强的交了100元加入了象棋协会。老实说,开始我对这样的民间象棋组织其实并不抱有好感,也出于我对业余棋手江湖气的排斥。可是,在这次比赛中与马鞍山棋手的交流却是很愉快的,我体会到了他们对于象棋的执著与热爱。以后,我隔三差五就到棋协与这里的棋友进行棋艺交流。于此期间,我认识了棋风刚烈的杨正保会长,十届冠军王建鸣副会长,青年高手李荣,老将孙家鹏,性子极慢总是笑而不语的刘正裕,心直口快乐观开朗的老余,还有极具男人魅力的省大师张志刚,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许多的战理和阵法。记得上回南京要来四个高手与棋协借比赛打彩,前天晚上杨会长就招集协会内部各路高手,研究对策,面对强敌,毫不示弱,刘宝兴更是激昂的说道:“别人都到我们家门口了,就是把钱送给他们也要上。”结果第二天马鞍山一队兵不血刃,夺得胜利。
棋协也不总是一帆风顺,就在不久之前,闫中原不慎在工作时摔伤,头部受到重创,幸好抢救即时,脱离了生命危险,协会得知消息后立即筹备捐款工作,很快将大家捐赠的三千多元钱送到了夫妇手上,老原的妻子极为感动,决定改变态度,往后支持他下棋。
在棋协训练的这段时间使我对棋有了许多新的理解,在江苏省高校比赛和华婷,王邦堃夺得了男子团体冠军,也认识了我生命里很重要的一个女生。在他们的推荐下,汪老师给予了我教棋的工作机会,我非常感谢他们,更钦佩我的老师汪霞萍大师长期奉献的精神。
终于,第二十届金陵杯又开始了,一年之后重新坐在这个赛场之上,心中感触颇多,我咀嚼着在马鞍山棋协里的点点滴滴,坦然的面对每一个对手,弈来更为自信,最后逼和管志年取得了第九名。其间获得了一盘意外的胜利对我鼓舞很大。随后车轮战中优胜也让我对象棋的感情变得更加强烈。
安徽没有职业棋手,可是马鞍山棋协却业余的这么的专业。 现在协会正在搬迁之中,我只希望可以快点开始正常活动,每晚再一起品茗论道…2010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