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唐黄罢战一事告棋友书
各位棋友:
相信大家已经看到黄胜光先生迫不及待地发布的罢战帖《冤家握握手,一笑抿恩仇》。在这里首先更正一下黄胜光先生标题的错别字:应该是“泯”恩仇,而不是“抿”。
在昨天,也就是离约战日前三天的12月6日下午,唐某接到LC先生的电话,要我火速赶往康王路水蛇村喝茶议事,语气十分急切,并要求唐某打出租车前往,并报销车费。唐某看来:这必定有什么十万火急之事。LC先生是唐某十分敬重的人物,唐某不敢有误,于是马上依约赶往约定地点。
当唐某抵达约定的地点,只见饭桌两旁坐着的是对唐某有知遇之恩的两位恩公:LC先生和谭达民先生。而正对唐某而坐的人,满面红光,耳垂饱满,颇有几分佛相。来者不是别人,正是本次赛事的当事人之一黄胜光先生!鸿门赴会之感不觉油然而生。
黄胜光先生虽然一直在网上强硬表态,绝不服软,绝对应战,但私底下一直希望议和。早在一个星期前,就曾托滨江棋艺社郭社长传话,说在广州棋院的“三棋嘉年华”可以聘请我当工作人员,但条件是要我首先罢战,当时就遭到我的断然拒绝。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这次竟然请出了唐某的两位恩公LC先生和谭先生。经过两位中间人的一番劝说,唐某也不是忘恩负义之辈,不敢有违钧意,才终于同意罢战,让黄先生体面下台。而并非黄胜光先生帖子中所引用张树海先生的话:“此次约战并非唐立新的本意”。唐某与黄胜光先生的比赛背负着众多圈中朋友的期望,既可以说是一次纯粹的棋艺切磋,同时又是一场意义非凡的较量。既可以说是简单,也可以说是不简单。
自古忠孝难两全!同样,这次唐某信义也不能两全。唐某公开约战在先,最后却因为顾念情义而不能履约。难言之隐,不吐不快,以昭我心!
在最后,唐某对一个多月以来一直关注此事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特别还要感谢一众支持唐立新的“智囊团”成员们。他们出于公义之心为唐某出谋划策,无私无偿地帮助了唐某。唐黄之战到最后虽然无疾而终,但信义不能两全,非唐某所愿。爽约罢战完全是黄胜光先生单方面的愿望,并出动“重量级说客”调停此事。唐某已尽人事,问心无愧!同时希望黄胜光先生这次能言行一致,能真心实意地与唐某“一笑泯恩仇”,有什么意见可以光明磊落地放到台面上讲清楚,停止一切背地里非议、抹黑唐某的动作。
唐立新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八日凌晨
比赛取消太可惜了,但正如唐先生所言, “经过两位中间人的一番劝说,唐某也不是忘恩负义之辈,不敢有违钧意,才终于同意罢战,让黄先生体面下台". "
唐某已尽人事,问心无愧"
唐立新,支持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2-8 3:57:39编辑过]
本来我一直是黄胜光老师的忠实支持者,但这次黄老师的公关策略明显输给唐老师一筹!唐老师虽然贴子数量比不上黄老师,但却每贴必击要害,舆论方向明显对黄不利。但我们以往对唐老师的印象,唐老师不太可能拥有如此高超的公关能力,唐老师“智囊团”的应对水平堪比外交部。必有贤人相助,得贤人相助必是代表了真理的方向。这次我调转枪头,支持唐立新老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2-8 2:44:04编辑过]
以下是引用广象网可以注册了在2012-12-8 2:19:00的发言:
唐黄恩怨无了期。不知道LC先生是谁呢?
预计本帖子点击过万。黄金广告位招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2-8 2:48:24编辑过]
小弟也对LC是谁这个问题感兴趣
“LC先生”感觉十分诡异,一直以来我本持中肯意见,但是对某人的人品十分怀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2-8 4:00:30编辑过]
以下是引用官恩娜好鬼索在2012-12-8 2:40:00的发言:本来我一直是黄胜光老师的忠实支持者,但这次黄老师的公关策略明显输给唐老师一筹!唐老师虽然贴子数量比不上黄老师,但却每贴必击要害,舆论方向明显对黄不利。但我们以往对唐老师的印象,唐老师不太可能拥有如此高超的公关能力,唐老师“智囊团”的应对水平堪比外交部。必有贤人相助,得贤人相助必是代表了真理的方向。这次我调转枪头,支持唐立新老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2-8 2:44:04编辑过]
十分同意你的观点,正如我在回复老黄贴子讲的一样,老黄把24K之流当成朋友,24K这样的低智商哪能给老黄什么高招,只能是出馊主意或坏主意。而黄唐约战一事,老黄苦于无高人相助,从第一招接战就是应对错误,后面几乎是招招错,最后下出了退战这一招“惊天大漏”。相反,唐立新的智囊团,步步料敌在先,招招直指老黄要害。本来在中局激战正酣之时,审视局面,攻方唐立新虽各子占位极佳,兵临黄方九宫,但也不是必胜局面,而黄方各子全部冲过河去,但阵形散乱,子力各自为战,家中也无大子防守,整体无战略,局部无战术。此局面如果再一味退缩,断无胜和之望,唯有血性攻杀,拼上前去,虽略处下风,但未必败,起码形成车双相抗衡唐的车马双仕局面,子力虽弱,阵形可守,按许银川和胡荣华几个特大们的观点,这是必和之局,虽和得有点辛苦,但毕竟还是战和了。可老黄听从24K之流的主意,选择退让,让对方车马炮各子联攻,最后还是丢车弃马,藩篱尽舍,最终盘面形成唐方车仕相全对黄方的光头老将局面,虽然结果是和棋,但和与不和完全是看唐方给不给面子。项羽兵力强于刘邦数倍,耐何自己身边无一良臣辅佐,而刘邦文有张良,武有韩信,垓下一战功成,终得天下,这就是身边谋士的重要性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2-8 4:34:07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2-8 4:35:13编辑过]
以下是引用后山客在2012-12-8 4:19:00的发言:
十分同意你的观点,正如我在回复老黄贴子讲的一样,老黄把24K之流当成朋友,24K这样的低智商哪能给老黄什么高招,只能是出馊主意或坏主意。而黄唐约战一事,老黄苦于无高人相助,从第一招接战就是应对错误,后面几乎是招招错,最后下出了退战这一招“惊天大漏”。相反,唐立新的智囊团,步步料敌在先,招招直指老黄要害。本来在中局激战正酣之时,审视局面,攻方唐立新虽各子占位极佳,兵临黄方九宫,但也不是必胜局面,而黄方各子全部冲过河去,但阵形散乱,子力各自为战,家中也无大子防守,整体无战略,局部无战术。此局面如果再一味退缩,断无胜和之望,唯有血性攻杀,拼上前去,虽略处下风,但未必败,起码形成车双相抗衡唐的车马双仕局面,子力虽弱,阵形可守,按许银川和胡荣华几个特大们的观点,这是必和之局,虽和得有点辛苦,但毕竟还是战和了。可老黄听从24K之流的主意,选择退让,让对方车马炮各子联攻,最后还是丢车弃马,藩篱尽舍,最终盘面形成唐方车仕相全对黄方的光头老将局面,虽然结果是和棋,但和与不和完全是看唐方给不给面子。项羽兵力强于刘邦数倍,耐何自己身边无一良臣辅佐,而刘邦文有张良,武有韩信,垓下一战功成,终得天下,这就是身边谋士的重要性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2-8 4:34:07编辑过]
老黄不是也有LC,谭达民,张树海等谋士吗?
以下是引用穆里尼奥在2012-12-8 6:54:00的发言:
老黄不是也有LC,谭达民,张树海等谋士吗?
我的意思当然指真正的好谋士啊,就象唐立新身后的智囊团一样。不是能出主意的就是谋士,要看你出的什么主意!曹操身边有蒋干这样的人,对曹操来说是幸运还是倒霉呢?而老黄在整个事件当中好象并没有找LC、谭达民等人商量吧,所以这两人应该不是老黄的谋士吧,否则以唐立新贴子里说的那样,他们既然有恩于唐,这两位恩人可能早让唐不要约战不是难事吧,这两位先生按我分析好象是在老黄最后听从24K等人劝告,做出退战决定时,找来说和的中间人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2-8 7:18:58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