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象棋的故事》 —— 前记代序
半月前,国内一位资深的刊物编辑魏先生交给我的一本原稿,叫做《我与象棋的故事》。魏主编说这是三年前省内一位象棋业余高手,一闲大师寄来的一部写实中篇。后来他们为了修改书稿,相互联系的很频繁。可是就在他们连续二年反复改稿定稿,已经大功告成之际,突然;在今年秋天,魏主编和作者失去了联系。为了尊重作者的美意,魏先生首先想到了我,作为一家国内知名网站的嘉宾版主,托我先在网站将《我与象棋的故事》分步连载发表,他则尽量想办法联系作者。一旦有原作者一闲大师的任何消息,他便即刻与我联系,也希望看到这个故事后知道原作者消息的棋友们提供信息,能够找到一闲大师,了此夙愿。
《我与象棋的故事》 作者 一闲
2011年11月,江城武汉,全国第二届智力运动会正在这里的武汉体育运动学院举办。代表着全国各省,市参加角逐的各路象棋,围棋,国际象棋,国际跳棋,五子棋,桥牌的专业大师精英们和各路业余高手们,均系数抵达武汉,磨刀霍霍,展开了精彩激烈的奖牌争夺大战。
这是设置在主赛场外的象棋擂台赛场,国内数家知名象棋网站,经过近半年的预赛,决赛的层层淘汰赛,选拔赛,海选出的几位网络象棋高手,正在为争夺象棋擂台赛的金牌,在此展开的激烈拼杀。
我作为代表联众象棋网参赛的一名网络象棋大师,正在这里和来此参加擂台赛的象棋高手们展开第五盘激战。
全国第二届智力运动会象棋擂台赛规则规定,凡是参加擂台赛的棋手,必须连续战胜五名攻擂者的挑战,才能获得“全国象棋民间擂主”的殊荣。这是许多象棋民间达人们一生的追求。
前四盘棋,我已经将四名网络象棋高手挑落盘下,这是第五盘棋,下这盘棋的棋手,是湖北当地的一名象棋业余高手,早年他在湖北队效力,只因现在湖北队人才济济,特级大师柳大华宝刀不老,年轻新秀特级大师洪智如日中天,大师汪洋,李雪松横刀立马,人见人怕。在宗师李义庭的几十年的悉力打造下,近年来湖北队无论是在全国象棋甲级联赛,还是在全国个人赛上,均有上乘表现。所以他才让闲退位,淡出赛场,来到象棋业余民间,一展身手。
现在和我对弈第五场棋的这位高手,陈XX,棋艺十分了得。
陈汉华,以前曾代表湖北队打过团体赛
《我与象棋的故事》 作者 一闲
( 二 )
现在和我对弈第五场棋的这位高手,陈XX,棋艺十分了得。那年在全国象棋赛停赛了八年后的四川成都,一九七四年七月五日至八月五日进行了整整一个月的激烈比赛。上海胡荣华继续着自己的传奇神话,雄霸弈林,夺得了个人赛桂冠。而那年代表上海参赛的还有四名棋手,他们分别是饮誉上海滩的老将徐天利,朱永康,陈奇,和后起新秀于红木。而在那年分组循环赛第三轮,同分一组的上海于红木和湖北陈xx 狭路相逢,年轻气盛的于红木用五.七炮进三卒先锋马,(当时棋规黑棋先行)进攻陈xx的屏风马右横车,在双方大战了三个多小时,五十多个回合后,于红木强攻未果,败北而负。
现在他从下半区也是四战四胜冲到了本届象棋擂台赛最后的决赛,我们两者之间的最后胜者,将荣膺本届象棋擂台赛擂主称号。
现场的裁判工作人员,棋子摆好,计时钟调好,每方三十分钟包干制,经过猜先,这位隐居棋坛多年的业余棋侠陈先生执红棋先行,这时,来自全国各地的棋迷朋友们早把这个室外擂台赛赛场围了一个里三层外三层的水泄不通。
只见这位大侠拈起自己的右炮,毫不犹豫走到了自己中兵的后面,摆上了当头炮......,
参加过1974年个人赛,应该是陈富贵
先将我们两人决战棋谱 前 16 回合 传 上,请大家不吝赐教。
决赛地点:湖北武汉体育运动学院
红方 湖北 陈侠客 黑方 联众象棋 一闲
1. 炮二平五 炮8平5
2. 马二进三 马8进7
3. 车一平二 车9进1
4. 马八进七 车9平4
5. 兵三进一 车4进7
6. 相七进九 炮2平4
7. 仕六进五 马2进3
8. 兵七进一 车1平2
9. 炮八进二 车2进4
10. 马三进四 卒3进1
11. 兵七进一 车2平3
12. 炮八平七 马3进4
13. 车二进五 车3进1
14. 相九进七 马4进6
15. 车二平四 马6进5
16. 相三进五
我后手对陈侠客这盘擂台赛决赛的生死之战,是以快棋赛形式开始的,我起手后手应招顺手炮,而不走屏风马,是使先手方擅长的中炮巡河炮战术无从发挥。要知道湖北棋手受其象棋宗师李义庭特师熏染,在这方面战术是有独特真传的。至第四回合,红方摆出直车双正马的堂堂之阵,准备与我以逸代劳决一死战。我横车过宫,疾进二路相腰,乃是急所,红棋进三兵,飞边相乃是近年来先手顺炮的最新走着。第六回合,黑方平士角炮出乎红棋所料,只见他思衬片刻,走了补左士的软着。开局至此一共7步棋,红棋就有两步动士,相,似已无先。而且他的时间也比我多用了5分钟。此时,在计时钟上显示的双方时间为,我的剩余时间是25分,红棋的为20分钟。第七回合,我跳出右正马,第八回合抢出右直车。第九回合,红棋习惯性升起巡河炮,与进攻丝毫无辅,而黑棋抢先升起巡河车,形成了满意的抗衡局面。
第十回合趁着红棋思衬进攻路线的片刻,我的思绪离开了犬牙交错硝烟四起棋盘,回想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我的象棋生涯开始的时候;
那是在1964年,在北方城市石家庄的一个大四合院里,几个咋咋呼呼的孩子,正在围着一个象棋盘大声喊叫着是应该进车,还是该跳马,小伙伴们的意见不一,喊的在棋盘上捉棋操刀的我,没了主意。而在棋盘的那端,一位年约五十的中年汉子,正在笑眯眯的等着我们走棋,这盘棋,是他让我们一群孩子双马逗乐玩儿的。最后是以他让我们一孩子的老帅在城中正三圈,倒三圈的饶城转上几圈,才在他的哈哈大笑中结束。
中年汉子姓唐,他恰是河北唐山人,在省四建加工厂上班。他的棋术在这一片左邻右里,是无人能敌的。无论是汽车公司的老任,还是省建的老朱,酒厂的老尹,还是药厂的张木匠,统统不是他的对手。知情的老人说,老唐的棋原来在唐山是数得着的。在这一块能和老唐对手的,那只有在棉纺厂上班的复员军人吴庭宝了。小吴是保定人,前几年在铁道兵服役,早年在保定也是数得着的棋手。每回都是这样,当我们被将得走投无路的时候,吴庭宝才救星似地出现在大家面前,操着他那浓厚的保定方言的口音说道:“唐师傅,又在这糊弄小孩了。有本事咱俩来两盘。”这时,手快的我们,早已将红黑两边的棋子摆好。看他俩你一着,我一着的拼杀着。那时我们看不懂的是,他俩下棋从很少走残棋,一会儿双方将棋子一交,又摆好棋开始重下。一会儿,又把棋子一递,重又摆好,又开始一盘。让我们都不知道是谁输谁赢了。
但是他俩经常念叨的什么“当头炮”,“顺手炮”,“列手炮”,“屏风马”,“双车错”,“铁门闩”,“高钓马”等象棋术语,则早早的记在了我的心里。
在这盘棋结束后的官方媒体是这样报道这场比赛的。
“2011年11月8日至11月18日,第二届全国智力运动会在湖北武汉进行。作为代表国内网络棋牌顶尖水平的联众游戏也参与到此次棋牌盛事,共12名自联众平台选出的“智运之星”参加了本届智运会的开幕式,并参加了棋牌文化博览会“围棋车轮战”和“国际棋牌擂台赛”两项交流赛事。在“国际棋牌擂台赛”中的象棋赛事中,联众象棋选手一闲大师连胜5场的骄人战绩不止震惊了在场的棋牌高手,更是获得了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荣誉证书!”
需要说明的是“共12名自联众平台选出的“智运之星”参加了本届智运会的开幕式,”指的是联众网络平台在全国通过三个月的海选赛决出的象棋前三名,围棋前三名,国际象棋前三名,和桥牌前三名共12名“全国智运之星”。
<!--/link-->
楼主是王老师吧,,,,好久不见了,最近可好/
对局动态棋谱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