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会语言表达但总想说出来,一直纠集着我,不吐不快,写历史必须抛去个人的喜好,公平公正的心胸宽广去看待历史上的象棋人物,不管他好坏必须写在词典里。
每个人一生没有那个敢说这一生没有做过违背良心的事情。
刚快递收到象棋词典,记的在广东深圳打工,去友谊书城,看见过这本书翻看,没有历史上在象棋上有精深的造诣的双枪将董文渊。愤然没有买这本书。作者没有公正公平的看待历史。
现在又买回这本书还是先翻看词典里的人物。
过去看文章知道董文渊作风问题被关起来了,围棋书 超越自我也描述董不好 , 但有几个人真正亲眼看见过董文渊,词典就应该是包容一切的。
不会表达还是和我有相同想法的棋友来表达吧。 想听听众多棋友的看法,我起个头希望大家踊跃发表自己看法。
前段死得那位围棋大员,似乎就对他非常反感
董盖世天才,可惜生错了年代,记得棋艺好像有篇文章写了他,但很短,小浙江还是小杭州??????
董的确是个人才!
董文渊的事情鄙人知道一些,因为本县里几个前辈年轻的时候和他下过棋。
有空的时候我写点不为人知的一些董文渊小事。
不知道作者有没有在序言里写着“难免挂一漏万”之类的话?
如果有,楼主就不必太计较了。起码人家老董自己也没计较。
期待,老了下彩旗就别写了
写下最初去香港,那个时候也是他最风光的时候
“文革”前,上海有一金姓棋友,参加市比赛曾进入决赛圈,有一定实力,但他被小董让三子仍抵挡不住,小董对他下出的棋总是批评得一文不值。一日,金某特地背熟了日本坂田九段与桥本九段的一局棋谱,前来襄阳公园,找到小董,对他说:“小董,昨天我和一个朋友下了盘棋,自觉很满意,现在摆出来请你指点。”小董满脸不屑地道:“你这臭棋!摆出来让我瞧瞧。”金某便将棋子一着一着摆在棋盘上。起初,每摆一着棋,小董便大摇其头,说这着棋下得不好,那着棋也不对,但摆了三四十着,小董突然缄默了,他抬起头瞪视金某喝道:“滚你的蛋!这不是你下的棋!”
每次看到就想笑
我看董文渊的经历,第一遍看,有些鄙夷,好端端个聪明人,活得也太不像话!第二遍看,有些惋惜,他这一生并不缺贵人提携,却一次次地不珍惜机会,甚至自毁机会。第三遍看,感觉丝丝悲凉,这个人固然有难以原谅的人品缺陷,但也不是十恶不赦,倘若他平庸一些,多少懂些人情世故,或许不至于沦落到此等地步。
世间有天才,但不是所有天才都当得起“天才”二字,天才是人群中的异数,他的思维方式与常人不一样,感受方式与常人不一样,他容易恃才自傲,我行我素,这就注定了天才的孤独与脆弱。毕竟,规则是按照大多数人的状态制定的,而一个不按照规则来的人,总要付出代价。
董文渊来人世走一遭,除了下棋没做过别的,除了下棋没爱过别的。在棋盘格子上,他运筹帷幄思路清晰,那是他熟悉的、可把握的世界;在棋盘格子外,他稀里糊涂屡出败招,晚年破罐破摔,以致失去了长者起码的尊严。一代“棋圣”,繁华落尽,如梦无痕。
杭州在线,莫小米写得,唉,
他如果有杨老得那份认真,成就真的无于匹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