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福建省联赛竞猜必然无人中奖?
关于“中国第一棋迷”热心发起的福建省联赛竞猜活动,本人在前面已经提出了一篇建议给主办者,希望主办者能够修改不合理的竞猜规则,也建议他可以参考引起热烈反响的“碧桂园杯”竞猜规则。主办者的确也有所响应,对规则进行了些微的改动,比如允许竞猜两次,在某个等级内一人中奖可以享有该等级全部的奖金,在此不一而述。但是,主要的竞猜规则并没有改动,仍然是至少是在12支队伍中猜中10支的正确名次,才可以获得现金奖励,估计棋迷们对电话卡并没有什么兴趣。
离1月18日的竞猜截止还只有几天的时间,不必费心查看,至今自然是没有一个人去做一项只花一点时间而不花任何费用的竞猜。可以预计,除非主办者做出规则的重大改动,这场福建省联赛竞猜必然是以几乎无人参与而且必然无人中奖而告终。
和财力雄厚的大赞助商碧桂园不同,主办者是普通的业余棋手(在此特对主办者表示崇高敬意),这两者的经济实力差距自然不在同一级别上,这就决定了这两者发起这两个竞猜活动的初衷有着本质区别:“碧桂园杯”竞猜的全部奖金是必然要发出去的,不管竞猜的命中程度有多低;而福建省联赛竞猜的奖金是必然一文也发不出去的,不管棋迷们有多么努力参与,从棋迷们对该联赛队伍(竞猜对象)的了解程度上、从数学分析的角度上决定了竞猜命中程度不可能达到12中10以上。
从对竞猜对象了解程度方面,本人的前一篇帖子已经做了不少分析,这里就不再重复了。现在,让我们从数学分析的角度来说明,为什么这次竞猜活动将必然无人中现金奖。
所谓从联赛的12支队伍中按照正确的名次选中10支队伍的竞猜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数学排列问题,也就是指从给定的12个数的元素中,取出指定个数10个的元素进行排序的问题。
实际上,棋迷们对竞猜对象的了解程度低得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在此不能用大家对竞猜对象的了解程度,来排除其中的某些可能性。在不考虑对竞猜对象的了解程度的前提下。这个竞猜的中心问题是研究上述给定要求(12选10)的排列可能出现的不同排列的总数。这个排列总数越大,不容质疑竞猜难度自然就越大。那么,这次竞猜究竟有多少种不同的猜法呢?不要害怕,是二亿三千九百五十万零八百种,加上每个队有四名主力,二名替补(为简单计,替补在此忽略不计),其中每个人都是影响整支队伍成绩的独立变量,所以,整个12选10的正确排序仍然要受到至少48个独立变量的影响,加之棋迷们对这48个独立变量和这48个变量组成的12支队伍了解甚少,单次竞猜准确性的概率等于二亿多分之一,两次猜中的概率约在一亿多分之一。主办者所称的足彩竞猜难度比福建省联赛的难度要低得多,概率要高得多,它们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数学概念,这里就不再展开了。由此可见,如此低的竞猜中奖率,难怪乎竞猜开始多日之后,仍然无人参与了。
讲到这里,我很担心会打击主办者的积极性,但是,既然主办者发起了这项竞猜活动,就应该有这个心理准备来承受舆论的压力。可能主办者也没有意愿采纳本人建议的类似“碧桂园杯”的方案(13选4,必然发奖)。为了主办者能够顺利从这场势必冷场的竞猜中全身而退,建议主办者立即宣布该次竞猜活动因故中途停办,这不失为既不违背竞猜主办者初衷,也不失体面的一种解决方案。至于说,将必然发不出的奖金全部作为节日龙岩市象棋的经费,那何必又要搞一场冷冷落落的竞猜呢,直接在广网宣布将出资在龙岩办一场象棋活动是不是更能引起棋迷们的共鸣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11 13:05:53编辑过]
竞猜是不是扯蛋的?为什么碧桂园竞猜的奖金还没发呀?有几个拿到手的?
楼主的两篇分析帖极有道理!支持!
建议主办方立即修改竞猜方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11 20:31:39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