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广象网 http://www.gdchess.com/bbs/

象棋,广东象棋网,象棋棋谱
共1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
[浏览完整版]

标题:多才多艺傅京印 独创“傅七条”剑指象棋传统棋规

1楼
打虎将 发表于:2013/2/27 15:56:00
多才多艺傅京印 独创“傅七条”剑指传统棋规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u2806p6t12d6439201f44dt20130227105628.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傅京印在半雅堂讲解“傅七条”

  傅京印今年62岁,是北京著名的重点学校——府学胡同小学的特级教师,教书法和围棋、象棋,因此,许多棋友都叫他“傅老师”。

  傅老师是半雅堂的常客,半雅堂摆过他的两幅书法作品,一幅是“野鹤闲云”,一幅是“梦楚河千秋风月,思汉界万里江山,”属于“隶变”吧,非常有味道,是半雅堂的一道风景。傅老师自幼学书,先后师从龚望、王遐举、刘炳森,诗书画印皆能,是北京书协会员、静堂书画院院长。有书画权威说,傅京印的书法“厚重中带有灵气,如果专攻此道,必成大家”。

  傅老师多才多艺,上学时正经学的是服装设计专业,有设计师证的,是百年老字号——紫房子的首席设计师,他最拿手的是婚纱和晚装,他设计的齐胸晚装很受欢迎;他擅做黑人旗袍,现在每月都接一款设计、制作活计。他制作的婚纱和晚装款式、做工新颖而讲究,在业内很有一些名望。我跟他开玩笑:傅老师,有本事,带着剪子、皮尺到处吃;背个棋盘走天下,吃香又喝辣;攥杆毛笔借点墨,三涂两抹也能体体面面、风风光光把日子过。

  傅老师出版过多种棋书,棋书涉及象棋、围棋、国际象棋、五子棋、游戏棋等等,其中游戏棋囊括“ 独子棋”、“串子棋”、“丁字棋”、“井字棋”、“蜂房棋”、“蛛网棋”、“蛙跳棋”、“麻雀棋”、“围虎棋”、“戏狼棋”、“渡海棋”、“梁山棋”等70余个棋种,琳琅满目、蔚为壮观,是个名副其实的“棋的世界”、“智力的家园”!他的书在社会上特别是在青少年棋类教学方面产生了积极、广泛的影响,有兴趣或半信半疑者可上网搜一搜,待关于他的词条接连涌现时,方知余言不谬也。

  有这样的成绩,就得有非同寻常的付出,在我眼里,天分之外,傅老师是个无时无刻不在工作的人。这不,傅老师不久前又光临半雅堂,跟笔者聊起了他数年前创建的、最近两付实践的新象棋规则——“禁止同形说”。

  原先在报社工作的时候,报过延庆盛德明先生的“棋规改革”,一时招来如潮的议论与纷争,于是对于他的改革就格外的警醒。我请他浅显明了地讲一讲,他就在纸上写了这样七条:

  一、对局中出现重复局面称为“同形”;

  二、“同形”的症结是“中止”终局;

  三、对局禁止同形;

  四、出现同形,自行解决和申请裁判解决均可;

  五、出现同形,由先造成重复局面者变着,不变作负;

  六、解将还将出现的同形局面作和;

  七、走动不能离线的棋子出现的同形局面作和。

  他逐条讲解,还不时在棋盘上码子来说明他的观点。他的“禁止同形说”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这里就不展开写了。为了叫着方便,我把他的规则称为“傅七条”,“傅七条”的核心就是“禁止同形”,禁止的方式是不用裁判,让棋手自己解决、自己变着。“傅七条”曾两次在北京业余棋界百人规模的比赛上试行,效果很好,得到林洪、陈家驷、何左峰、朱世祺、赵敬寿、尹乃文、郭仁喜、司和义、贾魁彬、唐金平、杨佳星、幺毅、张一男、李晓刚、马维、金胜跃、魏国同、肖永国等等业余高手和裁判的认可和欢迎,而北京老年象棋协会秘书长陈铁灵、中国象棋协会原副秘书长王廷文更是对“傅七条”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有很强的推广价值。傅老师说,与其他比赛一样,这两次比赛也遇到过棘手的争执,但棋手运用“禁止同形”规则自己化解了,省去了裁判的裁决,省财、省时、省口舌。

  傅老师说他的“禁止同形说”实现了原中国棋院院长、已故围棋九段陈祖德先生的生前愿望:规则要“有利于棋手掌握,有利于裁判操作,有利于国内普及,有利于国外推广”。京城一些棋友就此事表示:非常期待“傅七条”接受实践检验后为传承国粹、造福象坛而早日面世。

  果如是,“傅七条”实施之日,当是传统棋规颠覆之时!

  (转自新浪体育 张展写于北京半雅堂)
2楼
象棋对弈新手 发表于:2013/2/27 18:40:00
好!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3楼
huhu2003 发表于:2013/2/27 19:20:00
五、出现同形,由先造成重复局面者变着,不变作负;

   创意虽好,只是合理性预计会大打折扣,果真施行,相信会造成很多“冤假错案”,而且还会引发棋盘上某些非正常策略的兴起。因为这么改就好比法官不再根据情节轻重,也不再过问是什么原因引起判案,而是直接看谁先进到出事地,就立即罚他回去或绕道走开,哪怕他来到此地毫无恶意。同时,后进入事发地的另一方的情节即使特别恶劣,都不用承担任何责任。
4楼
qldx 发表于:2013/2/27 19:49:00
huhu说到了关键!
5楼
未来战士 发表于:2013/2/28 8:05: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6楼
奉橘帖 发表于:2013/2/28 9:16:00
用户已锁定!
7楼
云城小兵 发表于:2013/2/28 10:08:00
下棋不记谱,有时候绕了好多手又回来了,这种情况下有可能双方都忘了是不是同形过,先造成同形判负,数百年未有此说,恐大乱于天下
8楼
桔梅清泉 发表于:2013/2/28 15:19:00

象棋不是围棋,是不能用这个规则的,这一点很明显。

陈祖源先生强调围棋要用这个规则是很合理的,但不能借用到象棋里来。

国际象棋“长将”作和,这一条用于象棋也是不太合适的,也不能借用。

9楼
桔梅清泉 发表于:2013/2/28 15:24:00

每一种棋都有其特性,国际象棋的马与象棋的马走法不同,而且都是合理的。

象棋中的马如果改为不压马脚(不卡蹄)了,反而不合理,这并不是先入为主,这是其他规则的限制需要这样规定才更合理。

10楼
桔梅清泉 发表于:2013/2/28 15:25:00

禁止全局同型再现,用于围棋就是好规则,用于象棋,则很不好!

共1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

Copyright © 2000 - 2008 Dvbbs.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312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