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真想不起来是何缘故结识许老先生的了,年轻时渴望提高水平的我应该是七十年代象棋资料贫乏的原因。第一次上许家希望索要些对局资料的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还真未曾料到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以后的日子里他为我装满了我整个书柜,以至于满到不得不放进几个皮箱子里去。
交往许多年,许可称得上是个精于古诗和书法的超级象棋迷。我见过他写在各刊物上的一些名局评注,却从未见其包括私下手谈对弈过。这是我的辈份问题没赶上许的青春年华吧。很多年过去了,我记性也不是太好,和许老先生之间也只有很少的几件事记忆至深。92年无锡全国团体赛,他承担了赛会资料工作,可以说基本是他一人最后完整编印出这一年近千局的梁溪商业杯全国象棋团体赛对局集。象棋外他的书法及古诗词造诣之深也一直为我深深敬佩。89年徐天红重庆夺冠,他曾为各刊物写过一首题为重庆徐天红的七绝诗,我很想找到它并帖出,大家共赏。可惜是我搬过一回家的原因只得作罢。
一幢梧桐边上很幽静的三层欧式小洋楼,一个很胖很严肃的白发老头,如今上海静安寺旁的那条老延安西路想必也跟着时代变迁的洪流而去了吧。也不知许老现在如何,但我不会忘掉,我曾许多许多次发出的上海市延安西路427号许纯钦收的那些泛黄的老信封。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回忆像脱了线的珠子,会在心灵的地板上一个一个掉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3-16 15:54:42编辑过]
5970926_115720007959_2.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3-16 14:01:55编辑过]
真的是曲终人不散!大喜过望行个叩首礼了!
原本我还信天下无不散宴席这话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3-16 15:33:54编辑过]
以下是引用thsj在2013-3-16 16:06:00的发言:
89年是江苏徐天红和黄薇夺得全国男女第一
徐虽实现了江苏象棋的前无古人!
在此期待他为实现江苏象棋的后有来者不懈努力!

还记得某次为残局水平差而请教许老时~
他给我说了一典故解放前有一上海常进出国际饭店小k级人物~
最后是穿着西装领带和光亮的皮鞋~
在国际饭店前的马路边靠摆残局地摊才提升残棋功力~
因此后来一举进入上海名手行列~
提高水平没捷径求道方是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