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推广不力原因简析
刚在新浪象棋上看到《象棋圈上层不作为大师不助力 经纪人:让人心寒》的文章,有感而发。一直以来都认为象棋推广不力,有这么几点原因,一是没有国外对手;二是和棋多,不如围棋复杂,三是没市场。我认为这是不对的,没有击中要害。导致在规则上改来改去,自乱阵脚。以下是我当时的回复,有点简单,也没有展开,想到哪儿说到哪儿,但以为离问题的实质更接近了点。请大家也来说说。说了有没有用是一回事,但不说肯定没用。
第一,象棋不重视不是没有国外对手,而是举国奥运体制以及主流媒体长期过份夸大了体育项目的为国争光的这一个方面,造成人民群众集体下意识的对凡与此无关的都漠不关心,甚至连爱好者自己都没有自信。这一点可以看看赛事奖金和参与人数不亚于日本围棋的日本将棋,也可以和红红火火已产业化的美国棒球、美式足球(橄榄球)比较,这些都是只有他们国民自己喜欢的项目,国际上鲜有参与。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所谓的为国争光这种自卑心理。
第二,围棋奖金高是因为日韩财团支持搞上去的。国内当然一方面不能丢这个面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市场价已经炒高了,你想玩只能也出这个价。
第三,不是谁复杂谁简单的问题,也不是和棋不和棋的问题,这方面仍可以用日本将棋或国际象棋作比较。一样的和棋很多,一样的变化也都被计算机超越,但人家却可以开展得热火朝天,自成一大家。这才是民族自信心的表现。这方面可以和我国八十年代类比,当时的国人民族自信心还是很高的。说到底就是玩自己喜欢的,什么媒体宣传不宣传,而且也没有象我们这样倾向性如此强烈的媒体,强烈到外国人不玩的主流媒体几乎从不报道的地步。其实象棋还算幸运的,毕竟他的群众基础是如此的广泛,象传统武术、中国跤等等,有些甚至已到了濒临失传的地步。而跆拳道馆却在我国遍地开花。
前几年,中央电视台推出“象棋王”动画片,可惜没有后续支撑,形成产业化(某些动漫大片的市场效益转化过程,成功吸引了数以亿计的少年儿童)
当年“象棋王”动画片推出的那个暑假,我棋艺班招生量猛增,跟学生交谈沟通发现5-6岁的孩子也喜欢看这个片子,小学1-2-3年级,甚至4-5-6高年级也有学生喜欢看。
我个人认为---象棋事业大方向在培养少年儿童一代(不提倡做职业棋手,当兴趣爱好足可!)。
武术学员少,而跆拳道遍地开花,这个需要一定包装和宣传,还有师资力量的提高与扩大。
象棋协会原来只有一个刘吃便,现在又多了一个陈吃便的,外行领导内行,悲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