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广象网 http://www.gdchess.com/bbs/

象棋,广东象棋网,象棋棋谱
共2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3]
[浏览完整版]

标题:[原创]一方超时,而另一方被形成绝杀,大家认为如何判?

1楼
5h888 发表于:2013/3/24 5:55:00
我经常看到这种情况,已不下数十次了:就是一方超时,而另一方被形成绝杀;你说你赢,我说我赢,旁人说和棋算了,好象都有道理。有人为此争得面红耳赤,也看过有人为此大打出手。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好象还没有一个官方的令人信服的说法。我说你 超时杀棋无效,你却说是零点几几秒内杀的有效,于是争到明年                                                                             
2楼
朝核试射 发表于:2013/3/24 6:32:00
用户已锁定!
3楼
十卄卅卌 发表于:2013/3/24 7:03:00
用户已锁定!
4楼
未来战士 发表于:2013/3/24 9:35:00
一步杀死才叫绝杀
5楼
古代人 发表于:2013/3/24 10:32:00
以下是引用朝核试射在2013-3-24 6:32:00的发言:
这就要具体看是:绝杀前已超时(判负);
绝杀后才超时(判胜)。
因此蔡程之争需要当值裁判出来澄清事实,
但直至现在裁判装聋作哑,是不负责任的
表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3-24 6:33:31编辑过]


2011规则21.6条很明确。

绝杀(杀死)不等于将死,我以为“将死”是一方无论走什么棋,轮到另一方走时都可以直接吃掉将(帅)。

6楼
5h888 发表于:2013/3/24 15:11:00
问题是,出现这种局面一般情况下是没有裁判在场的,会有两种说法:被绝杀的一方会说对手是超时后才形成绝杀的;同样,超时的一方会说杀棋了才超时的。那么,在没有人证实的情况下,争到明年也不会有结果。我见平时下棋棋友们有几种解决法,举例参考:1判法:以棋钟为准,超时即负,其它一切皆浮云;2判法:以绝杀为准,超时你算老几?3判法:和棋。和了吧都是棋友别伤了和气。大家讨论下是否可以定出一个公认的判法?
7楼
亥子丑 发表于:2013/3/24 16:02:00

不就一盘棋吗,不就一万吗?棋品、人品、名声不是更重要吗?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8楼
5h888 发表于:2013/3/24 18:40:00
如果我在最后的一秒绝杀了对方的棋,当我把棋子刚好放在绝杀的位置,而我的宝贵的一秒也刚好同时用完了,也就是棋钟显示00了,大家公正地说说是不是我赢了?或者说我在最后的一秒刚刚用完之时,又用了一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旁人肉眼难以分辨的情况下,绝杀了对方,大家公正地说说心里话,是不是算我输了?其实有很多种情况,无论是超时前杀棋,还是超时后杀棋,亦或者是棋钟的问题,最后的局面都会显示,一方超时了,另一方也被绝杀了。这真的很难判断。判谁输都会引起不服的,象蔡佑广南京比赛就是活生生的一个例子,我估计象这种情况以后还会发生很多的。所以在此强烈呼吁棋界朋友共同推出此局面下一个公认服众的判罚标准,杜绝争议。
9楼
孺子牛 发表于:2013/3/24 19:17:00
以下是引用亥子丑在2013-3-24 16:02:00的发言:

不就一盘棋吗,不就一万吗?棋品、人品、名声不是更重要吗?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言之有理!
10楼
孺子牛 发表于:2013/3/24 19:26:00
以下是引用5h888在2013-3-24 18:40:00的发言:
如果我在最后的一秒绝杀了对方的棋,当我把棋子刚好放在绝杀的位置,而我的宝贵的一秒也刚好同时用完了,也就是棋钟显示00了,大家公正地说说是不是我赢了?或者说我在最后的一秒刚刚用完之时,又用了一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旁人肉眼难以分辨的情况下,绝杀了对方,大家公正地说说心里话,是不是算我输了?其实有很多种情况,无论是超时前杀棋,还是超时后杀棋,亦或者是棋钟的问题,最后的局面都会显示,一方超时了,另一方也被绝杀了。这真的很难判断。判谁输都会引起不服的,象蔡佑广南京比赛就是活生生的一个例子,我估计象这种情况以后还会发生很多的。所以在此强烈呼吁棋界朋友共同推出此局面下一个公认服众的判罚标准,杜绝争议。

按规则,超时判负。

“在此强烈呼吁棋界朋友共同推出此局面下一个公认服众的判罚标准,杜绝争议。”
公认服众的判罚标准难求,或者是不可能,特别是在象棋界。

争议永存!

共2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3]

Copyright © 2000 - 2008 Dvbbs.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312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