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东方民族瑰宝的中国象棋,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但是真正到发展,却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从1956年在北京举行的首届象棋锦标赛开始,到2005年底,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男子进行了41届,女子进行了28届,全国男子团体锦标赛共进行了31届,女子进行了24届,其它形式的比赛更是层出不穷,举不胜举,特别是象棋与电视媒体和电脑网络的结合,为象棋事业的普及,推广和发展开创了无限生机。
棋盘,棋子是象棋竞赛中不可缺的工具,随着象棋运动的普及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传统象棋器材的模式已不适应发展的需要,老式棋子多采用木质材料制做且大小规格不一,字体也不规范,市场上少量的塑料棋子也多属空心棋子,轻飘飘,手感差,不适合比赛使用,由于棋具的档次低,对棋具向国际推广也造成一定困难,原中国棋院院长,中国象棋协会主席陈祖德在世象联筹委会第三轮会议上就提高棋具档次发表了如下讲话:“以围棋棋子而言,无论是中国的云子,还是日本的产品;都显得精制高贵,令人爱不释手,而象棋棋子却质地平平,做工粗糙,显得异常简陋,毫不惹人喜爱,难望围棋项背,在提高象棋用具档次方面,台北的高信疆先生曾设计多种艺术象棋,公开展出博得好评,虽说一般价格昂贵,普通爱好者较难承受;立体形制的也只宜观赏,不切实用,但可在其基础上设计制作一些与实际应用相符的棋盘棋子制地多样,形式规格系列,价格使人有选择的余地,则必能受到欢迎。”陈祖德同志的讲话揭示了当今我国市场上象棋器材的落后现状,同时也指出了棋具改革的方向,笔者根据此精神,在15年前,在“车马牌”象棋子的基础上经过改进,设计出当前的“将军牌”象棋棋具,此棋子采用ABS工程塑料,压制而成每副棋重量达380克,符合《1999年中国象棋竞赛规则》中对棋子所要求的尺寸规格,棋子的字体有两种,一种楷书,一种为隶书,是由著名已故书法家刘炳森先生所书,字迹清楚,阳文印刷,且用进口亚光塑料油墨印刷,不反光,棋子上市后深受象棋爱好者的欢迎,早在1993年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和第三届世界象棋锦标赛上试用,实用效果和反映良好,国外棋手也较喜爱。其中德国、美国、加拿大、泰国、和日本的棋队和棋手,纷纷争购,带回国训练和比赛用,国内许多专业队都选购了这种棋具,截至目前,中国棋院,北京棋院组织的各类重大比赛,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电视快棋赛,多次采用这种棋具。深受广大棋手的欢迎。棋迷纷纷来信来电要求能够购买该棋具,应广大象棋爱好者的要求现在网上发布信息,采用邮购方式销售该棋具。
联系人:尚承敏(国家级裁判)
联系电话:010-82272562
邮编:100088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风街一号院8楼-1904号
有意购棋者请通过邮局汇款。每副棋(含邮资和包装费)25元,欢迎集体购买,价格从优。
顶起来!
这个象棋还有吗!
怎么买?可否通过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