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圆月当空。才被蚊虫叮,又让蛙声吵,辗转难眠,披衣而起,泡一杯枸杞芽茶,看着楼下的荷花,独倚軒窗邀月归,对影成三人,未饮心先醉……等闲素日一杯茶、寻常看月万朵花,云淡千里心如水,风清三更又想她……欲借酒催眠,无奈杯儿小……痴情有梦流清泪,永夜无人伴寂聊。何时盼得月轮满,天怜鸟爱架鹊桥……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鱼肚微露……旭日东升。新的一天开始,却是一个别离的日子,相聚的日子总是很短,却拉长了思念的心弦…… 一声“再见”揪碎了游子的心,也许今后天各一方,再也不会相见……汽笛一声腹中酸,夕阳归暮鸟回山……
罢……罢……罢……,路过海宝塔寺,带上一捆香,在佛前苦苦祈祷:祝朋友们一路顺风,只求来世早见……
送走朋友,心里空荡荡的,回到家中,七弦琴,无心弹,独坐窗前,任十指在键盘上伴着古寺的钟声翩翩起舞,任思念的潮水在指缝间随意流淌……只好借助文字来慰藉心灵的孤寂。
朋友们,扯远了,现在言归正传。就本次比赛总体而言,办的还是比较成功的,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堪称瑕瑜互见。鄙人自知才疏学浅,不敢高谈阔论,班门弄斧,试将我认为的得失之处罗列如下,并加以浅析,以求抛砖引玉之效。
本次比赛能够在风景如画的塞上江南举办,组委会工作人员功不可没。做为寄居在这个城市里的超级棋迷,我感到万分的荣幸,在工作之暇,有空就穿梭于赛场,零距离一睹国宝级棋手及众草莽英雄的风采,领略他们攻杀犀利的高超棋艺。赛场上沉默紧张的气氛,大气纵横的棋面,棋手们不断追求着更为精湛的棋艺,这样的成长,感觉好棒。下棋的过程是修心,和朋友下棋是无声之中心与心的交流。我认为象棋是一门艺术,大自然是所有艺术的母亲,表达自然是所有艺术的捷径。艺术因自然而亲切,因亲切而动人。下棋如此,做人如此,做事也是如此,全力以赴后,就听天由命。这也正是为什么在文章中用那么多笔墨去描述大自然的原因。
另外,本次比赛组织严密,赛场口的积分榜设计很细致,棋手姓名全部用钢笔手写,书法工整优美,看得出这个写字的人一定是个“练家子”,让人一目了然。获奖证书也是用手写的,这无形中增加了证书的收藏价值。
世间任何事情都没有完美无缺的。这次比赛的不足之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注重媒体宣传。小平同志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棋艺文化重在发展,发展是棋艺的命根子,而发展的前提是宣传、是推广、是普及,只有通过宣传,才能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从而为棋艺文化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当笔者以记者身份(中央驻宁某媒体,但该媒体不能报道体育赛事)在赛场向裁判长王建立索要比赛的相关资料时,该君极不情愿,嫌笔者没有戴工作牌,按理说这工作牌的制作应该是组委会的事啊,怎么问到我头上来了?组办一场比赛,组委会应该积极邀请媒体来报道才对。行文至此,我想起了闭幕式前夕,笔者打电话邀请在银川主流媒体工作的朋友来报道赛事,他在电话里问我:“是组委会委托你来邀请媒体的还是你自己的意思?”我告诉他:“这是我的意思,我之所以邀请您来报道,完全是因为我对象棋一往情深。”他说“既然不是组委会的意思,那我就不去了,因为比赛消息从裁判长口中发布出来才具有权威性。如果我去了他不配合,不提供相关材料,真的很尴尬”,当时我想宣传是好事,不会发生那样的事情,没想到结果居然真的被他不幸言中。当我向王建立提出请求后,对方置若罔闻,众目睽睽之下,我只恨地上没有缝。
更为严重的是组委会言而无信。据参加比赛的领队反映,组委会报名时,曾要求各队为每个队员缴纳100元人民币作为纪念品费用,可是裁判长在颁奖仪式(只给获奖人员和团队颁发了简单塑封的获奖证书及荣誉证书)结束后,直接宣布散场,只字未提纪念品一事,现场也没有发现纪念品的影子。由此可见,组委会压根就没有发放纪念品的意思。所谓的“纪念品”一说只是某些人为了捞钱而巧立名目的幌子而已,不必当真。难怪他们闪烁其词,避开媒体,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原来这其中有猫腻,每人100元,那这笔合计10800元的款子足够买两袋大米了。
尽管比赛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我相信,瑕不掩瑜,衷心期盼下一届比赛能够办得更好,尽量避开一些不和谐的音符。
弱弱的问一句,纪念品在那里,跑肚子里了吧.
谢谢这位朋友,我性格比较直,看到什么就说什么,也得罪了一些人。哈哈,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