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人物篇
侯文博:坚持了特立独行的风格。本次比赛自始至终都戴着一顶宽边大草帽,对局中也未摘下一刻,给人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人称“帽子哥”。五月在仪征的比赛,天气炎热,别人都是清凉装扮,他却披着一件连帽的黑色皮夹克。江湖奇人。
周平荣:独特的发型和其高超的棋艺一样,吸引着众人的目光。蓬松高耸的发型,颇似原子弹爆炸后的蘑菇云。很有个性的冠军。
老田:穿着虎皮衬衫,衣着和言谈一如既往的非主流。每次比赛,总有一些争议与其有关,为比赛增添了不少趣味。
童大师:开赛三连败,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事后得知是比赛前夜喝高了。但后面6连胜,体现了大师深厚的功力。比赛间隙,童大师还和许明、李红金拍起了一分钟快棋,结果自然是大师技高一筹。
飞将军:过分操劳,脸色很不好。作为比赛的组织者,操心劳力,鞠躬尽瘁,功莫大焉。近日宣布放弃飞将军的网名,令众人惊讶。但各人有各自的选择,无需多问缘由。
小丽姐:为赛事报导不遗余力,忙前忙后,整个赛场到处转悠,一点不比比赛选手轻松。其对赛事的贡献可比肩钱宇新。
(二) 比赛篇
这里先谈谈我的输棋。这次比赛共输了3局。
第2轮,我与马四宝同室操戈。虽然同在上海,但我与马老师从未下过。这次能有机会学习一盘,原打算执先顶一盘和棋。但老马毕竟是老江湖,开局未几就率先脱离了常规大路变化,而我走的有些飘,局面无先行之利了。中局我放弃了看似委屈的走法,毅然强硬地弃子以图对抗。但之后的一招避车还是偏软,原本有希望的局面就此一蹶不振,再无翻身机会。
第3轮,我后手对东台的吴兆华。对手在之前的几次比赛都得过优胜名次,实力在我之上。但对手在开局佯攻了几招之后,序盘阶段选择了一个下风求和的变化,令我颇感意外。交换子力后,黑双马双卒对红双马兵,双方士象全,我打算慢慢磨死对方。但四十回合的限着对这个局面好像有些不够,将近限着时只能用一卒换了一士,再继续纠缠。这时出了意外,由于精力不济,对方一着兑马,我竟然没有看见,走了其它,被对方白吃一马,反而落败。这棋下的。。。虽然有些懊丧,但还是尽快地调整情绪,迎接下一盘战斗。
这次周六开赛,我周五下班后才动身,到虹桥站已经是晚上七点多了。买票时到无锡只有最后一班九点半的站票了。刚买完票,就听广播中说,所有到南京方向的车票全部卖完了。这才想起今天周末,车票自然紧张。离开车还有2小时,逛到问讯台碰碰运气,竟然改签到了前一班的站票,提早了一小时。就算这样,到无锡也过了九点半。打车到组委会推荐的宾馆,居然客满。赶紧在附近找了一家,入住后将近十一点了。一路折腾,再加睡得晚,没休息好,第二天自然精力不济。赛前的准备工作一点也不能马虎啊,酒店和车票能预订的还是尽量预定较好。
第七轮,先手对徐崇峰,获胜方还有希望冲名次。所以明知实力有差距,但还是没作和棋打算。开局选了个冷门变例,但效果不佳,对手应对很好,局面占先。随后对方走出精妙冷着,逼使我一车换双。在局面和时间的双重压力下,我没能冷静地慎重选择着法,没有得回一子,就此失子告负。
最后一局,对南京尹志勇,老对手了。由于胜负已经无关大局,加之急于回家,所以战意不浓。布局走得随意,十几回合后,见局面不利,我提和,对方大度地同意。事后对自己这局的对局态度很不满意,没有尽力战斗到最后,浪费了切磋的机会,需要好好反思。
这次的另外一局和棋是后手对施鑫石。我们也是老对手了,但有十几年没下过了,上次对局还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上海市比赛。这次看得出对手很想获胜,起手想了一会才走了中跑。开局双方未敢造次,平稳兑去双车。随后在马炮残棋中,我急于简化,漏走了一个次序,对方占了上风,有望获胜。幸赖防守还算顽强,对方走了个随手,被我顶和。
(三) 赛事组织篇
这次比赛安排在学校,赛场条件比预想的要好。赛场面积不小,90多人的比赛并不显拥挤。空调、电扇都齐全。休息室就在旁边。硬件方面稍显不足的是,没有音响麦克风,每轮比赛都要裁判长扯着嗓子宣布事项,比较吃力。第一轮开赛的时间比预定的晚了些。开始前几轮,赛场秩序略有混乱,但后面明显有了改进。
另外,这次比赛还是有买棋让棋的现象。 今后的比赛,如何减少这种现象(杜绝是不可能了),只能在赛制方面动脑筋了,在此就不多说了。
办一次比赛真的很不容易,办一次成功的比赛更不容易。从飞将军憔悴的面容就可以看出付出的努力有多大。这次组委会免费提供2顿午餐,每个参赛棋手都发了纪念品。这些支出都是额外的,事先并未公布。而那些幕后的有形和无形的付出,不是办比赛的人,是无法体会其中的辛的。那些只关注报名费与奖金、录取名次之间关系的人,请不要再纠结于此了。
总之,本次“大全杯”总体非常成功,虽有些许不足,但瑕不掩瑜。相信下一届比赛会办得更好。
明年再来。
当事人亲口对我说的,不是发生在最后一轮。不多讲了。
买棋卖棋不怪,我天朝从古买官卖官至今不息,骨子里又虚荣,至下而上的劣根,至上而下的传统。
窃以为,下不过别人又怕输就不要出来打比赛嘛,这类棋友真是腿脚勤快呀,其实当场的比赛好些人都知道你买棋卖棋了,而且嘴上让你不要传出去,其实一传十十传百,人人都知道你买棋卖棋了。何必呢,鄙视买卖棋者
(三) 赛事组织篇
这次比赛安排在学校,赛场条件比预想的要好。赛场面积不小,90多人的比赛并不显拥挤。空调、电扇都齐全。休息室就在旁边。硬件方面稍显不足的是,没有音响麦克风,每轮比赛都要裁判长扯着嗓子宣布事项,比较吃力。第一轮开赛的时间比预定的晚了些。开始前几轮,赛场秩序略有混乱,但后面明显有了改进。
另外,这次比赛还是有买棋让棋的现象。 今后的比赛,如何减少这种现象(杜绝是不可能了),只能在赛制方面动脑筋了,在此就不多说了。
办一次比赛真的很不容易,办一次成功的比赛更不容易。从飞将军憔悴的面容就可以看出付出的努力有多大。这次组委会免费提供2顿午餐,每个参赛棋手都发了纪念品。这些支出都是额外的,事先并未公布。而那些幕后的有形和无形的付出,不是办比赛的人,是无法体会其中的辛的。那些只关注报名费与奖金、录取名次之间关系的人,请不要再纠结于此了。
总之,本次“大全杯”总体非常成功,虽有些许不足,但瑕不掩瑜。相信下一届比赛会办得更好。
明年再来。
作为一无锡普通棋迷,支持并同意楼主全部论述!
买棋卖棋不怪,我天朝从古买官卖官至今不息,骨子里又虚荣,至下而上的劣根,至上而下的传统。
窃以为,下不过别人又怕输就不要出来打比赛嘛,这类棋友真是腿脚勤快呀,其实当场的比赛好些人都知道你买棋卖棋了,而且嘴上让你不要传出去,其实一传十十传百,人人都知道你买棋卖棋了。何必呢,鄙视买卖棋者
没有买卖恐怕也不会有象棋了,但我认为,尤其是衣食无忧者此风不可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