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广象网 http://www.gdchess.com/bbs/

象棋,广东象棋网,象棋棋谱
共27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3]
[浏览完整版]

标题:[转帖]王嘉良为什么是无冕之王——个性使然

1楼
寻古求论 发表于:2013/7/3 10:58:00
王嘉良为什么是无冕之王——个性使然楼主
 
    老东北虎王嘉良巅峰期棋盘内的实力绝对是全国冠军最有力的争夺者之一。为什么三次亚军而最终不能登顶,其个性是最主要的因素。
    话说有一次全国象棋个人赛,王嘉良与胡荣华对垒,王将胡拿住了,怎么算胡都脱不了身,如胜了这局,王登顶几率极大,王开始翘起二郎腿晃悠,得意的看着胡,心里说,小胡啊,现在看你还有什么招!胡面对棋局长考,摇头,叹气,满脸无奈,起身去卫生间,回来时朝着国际象棋比赛场地那边走去(当年两个棋种在一个大厅内比赛),王喊:小胡,在这边呢。胡恍然的表情,坐下就走了一步将马送吃的棋,王边说,看你方向走错,马也走错,顺手就将胡的马吃掉。刚吃掉,连声说,坏了坏了,上当了。原来胡早将所有的变化算清,怎么变都难逃一败,唯有这送马的苦肉计,如果王中计吃了马,可反败为胜,但是王怎么可能中计呢,只要稍加思考就不会吃马,王不吃马,改走它着,自己败得更快。于是胡就来了个“恍然”走错方向,“恍然”跳错马。老王果然中计了。胡该届比赛又卫冕成功,王又失去登顶机会。
    王嘉良就是典型的性情中人,如果他够沉稳,那就不是王嘉良了,就不可能给棋迷留下精彩棋局的同时留下许多佳话。 
2楼
寻古求论 发表于:2013/7/3 11:00:00
  冠军就是在很多冠军水平的对手中,比较幸运的一个。人们总是仰视膜拜冠军,而对其他名次棋手比较淡漠。
      王嘉良老师是不是冠军,而是冠军考官。东北人的率直、激情、豁达是质朴的真性情,至于没登顶或许是个遗憾,但王老的王者风范,始终令我们后辈无比崇敬。
       胡老师的狡黠,是一种智慧,虽然有不少人称之为“盘外招”。  真正高手对决,谁更能把握对手的心理,谁就更胜一筹,小动作,大谋略。
       两位泰斗级别的风云人物,给我们留下的不单单是棋局的精彩,更多是他们对象棋的理解和刻骨的热爱。
       何顺安老师为了报恩魔叔而给王老“设局”,也是棋界的一段逸事,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往的种种已成云烟,留给我们无限的遐思和神往。
       感谢这些前辈,因为有你们,象棋更精彩!
        
3楼
马小炮 发表于:2013/7/3 11:31:00
 王嘉良并不是毫不犹豫的拿起车就吃了炮,而是想了好几分钟时间。胡荣华使的就一弃子战术,王会看不出来?之前两人已经大战六十回合数个小时之久,疲惫情况下出现误算,就这么简单!非要搞出这么花花绿绿的,真心没必要。还有王不是吃马,而是吃炮,谬误实在太多,可是相信的人还真不少。
胡荣华那时刚20岁,他的小花招落在33岁的东北大汉王嘉良眼里,真有那么大杀伤力?王嘉良专集里王老自己都没说什么,偏有许多2b,口水横飞泡沫四溅鸡歪个不停。



4楼
曲终人不散 发表于:2013/7/3 11:34:00
何况赢了胡荣华就能登顶?赛程还早着呢

5楼
曲终人不散 发表于:2013/7/3 11:36:00
王嘉良的回忆录以及评棋太多偏向和花哨
6楼
真农 发表于:2013/7/3 11:42:00
用户已锁定!
7楼
曲终人不散 发表于:2013/7/3 11:46:00

杨官璘病逝柳大华遗憾:他配得上“祖师爷”之名

2008-01-06 12:01:35 来源: 荆楚网(武汉)  作者:苏争  网友评论 3 条 进入论坛

20多年前的楚河汉界,如果你不行了,对手会说,投降吧,柳大华来了也救不了你;而40多年前,柳大华学棋时,他们会说,投降吧,杨官璘来了也救不了你。

昨天,柳大华说,太遗憾了,我从小就崇拜他,我们都希望杨老能多活几年。

[棋] 他配得上“象棋祖师爷”之称

刚在广州参加完“五羊杯”的柳大华,一回到武汉,就在网上看到杨官璘去世的消息,这让他很压抑。“前几天我们才到医院看过他,那天他精神还蛮好。”

柳大华说的是2007年12月30日,参加“五羊杯”的11位象棋特级大师一起探望杨官璘的情形,“他虽然不能说话,但会点头,我们这些老一点的他都认出来了。”

杨官璘当然认得柳大华,从1956年到1976年的20年间,他4夺全国冠军,从未在比赛中跌出过前六名,但在1977年,27岁的柳大华终结了他的这个纪录。不打不相识,此后,50多岁的杨官璘跟这位从小打他棋谱长大的后生成了忘年交。

柳大华清楚地记得,最后一次与杨官璘聊天,是2006年10月在老爷子的家乡——东莞市凤岗镇进行的“杨官璘杯”期间。当时老爷子很高兴,两人一聊就是好半天。

杨官璘写过很多棋书,还编过一些象棋杂志,对残棋也颇有研究。棋界将他尊为“象棋祖师爷”,柳大华点头同意:“他配得上。”

[品] 很规矩很正派很勤奋

谈起这位棋坛长者,柳大华讲得最多的是“讲规矩”:“他从不会利用自己的身份为自己谋利。”杨官璘曾主编过一些象棋杂志,柳大华说,杨老从不在杂志上讲自己的棋,而另有一位前辈高手就总在自己编的杂志上吹嘘自己的棋。人品对比,高下立分。

柳大华说,杨官璘非常勤奋,平日里没什么嗜好,除了下棋、研究棋,就是写棋书。

生于1925年的杨官璘,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退休,但为了能让广东的女子象棋也成长起来,近些年他每周二准时去广东队,为女棋手们当陪练。如果有事无法前往,他一定会先打电话“请假”。正因如此,当广东女棋手、许银川的妻子文静听到杨老去世的消息后,才会当场失声痛哭。“他真的是那种很正派的人。”柳大华说。“正派”,是对他们这代人最高的敬意。

[谐] “办公事,去借公家的 自行车”

杨官璘留给公众的印象,是他不爱说话。但因为交往较多,柳大华非常清楚,杨官璘只是在生人面前不怎么讲话,如果交往久了,他还是愿意讲话的。“他并不像有些人说的‘性格有什么问题’,只是他一心都在象棋上罢了。”

在广东队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有一天下午棋队开会,领队说好5点前结束,但到了5点15分,领队还在总结。杨老提醒了两次后,干脆不客气地起身说:“对不起,锻炼时间到了,恕不奉陪,”然后招呼蔡福如:“走,打乒乓球去。”弄得领导十分尴尬。

柳大华也讲了一件从广东队听来的趣事。很多年前,自行车还是“大件商品”时,杨官璘有辆自己的自行车,有时队友会借来骑。杨官璘就总是问:“你是私事还是公事?”如果回答是私事,好,借给你。如果是公事,他会说:“公事?找公家借去!”

一个多么可爱的老爷子啊。

8楼
曲终人不散 发表于:2013/7/3 11:46:00
谈起这位棋坛长者,柳大华讲得最多的是“讲规矩”:“他从不会利用自己的身份为自己谋利。”杨官璘曾主编过一些象棋杂志,柳大华说,杨老从不在杂志上讲自己的棋,而另有一位前辈高手就总在自己编的杂志上吹嘘自己的棋。人品对比,高下立分。
9楼
dpxx 发表于:2013/7/3 12:09:00
呵呵,有图有真相。
以前也看过类似楼主的报道,只当故事看,没有求证,原来是以讹传讹。
10楼
小李的刀 发表于:2013/7/3 12:30:00
 看了看            
共27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3]

Copyright © 2000 - 2008 Dvbbs.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312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