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广象网 http://www.gdchess.com/bbs/

象棋,广东象棋网,象棋棋谱
共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原创]评《百大1》兼论象棋发展

1楼
唐尧之后 发表于:2013/7/12 15:05:00
                   评《百大1》兼论象棋发展
        4星半,因为还有提升的空间。 
        这本书能如此畅销,与王子长期在新浪博客为广大棋迷服务有很大的关系。现今社会节奏快、压力大,人们普遍浮躁,所以象棋也不似曾经那般辉煌。象棋基础在民间,而就现在而言爱好者则多为少年及中老年人群,收入分布则多为中等及以下收入人群,象棋推广需要象棋协会、象棋大师及象棋活动更贴近群众,要接地气。象棋出版物也是这样。 我是80后的尾巴,喜爱象棋10余年,家中棋书、杂志近千册,对象棋深深热爱。而象棋的现状是关注少、赞助少、活动少、信息少、出版物水平参差不齐。这些固然与象棋发展的大环境有关,却也需要中国象棋协会的智慧和社会的支持。 还是谈谈象棋出版物,曾几何时蜀蓉棋艺、人民体育、上海文化等出版社出版的大量棋书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是质量与畅销的代名词,市场的变化与冲击是这些辉煌不复存在。而今的象棋出版物市场混乱,出版门槛降低,个别所谓的作家也加入到这一行列,肆意抄袭、拼凑,出版社趁机牟利不顾质量,这些都是极不负责任的。我并不反对非科班大家出书,像雁点青天、北方好汉、象棋王子等以及已形成惯例的《百花齐放》等都是民间象棋出版力量的代表,凭着对象棋的热爱和执着,获得了广大棋迷的认可和支持。他们具有天然的优势——与广大棋迷的联系,更清楚广大棋迷真正需要怎样的出版物。注重质量、认真负责,他们的作品甚至比一些科班作家的作品更受欢迎。 
        再谈谈这本《百大1》(一些小小的建议,不当之处还望海涵):
1.以棋迷为本:不论是1册还是今后分2册出版,还适当照顾棋迷的经济能力;
2.不要刻意以某场比赛作为对局选取的框架,而应该立足当年所有比赛(个人赛、联赛、国际赛、杯赛、邀请赛及民间赛事等)的精彩对局(胜局和精彩和局),评注前附赛事介绍等内容。以比赛为框架选取对局,局限较大,会遗漏好局。
3.以棋局质量为本:凡是好局(质量高,棋局精彩)即选,不过分考虑是否名手等因素以及每人胜负的因素。
        总的来说《百大1》是部高质量的棋书,得到了棋迷的认可和支持。保持畅销,形成品牌,任重道远! 
        当今社会怎样才能让棋迷愿意付出并不算便宜的价钱把书买回去认真阅读并认可作者?这其实很一个既有难度却也简单的问题。作为棋迷我想对广大作者和棋迷说的是:以专集类对局书籍为例,看看孟立国老师《棋坛春秋》《象棋大师争战谱》陈松顺老师《五羊杯象棋冠军赛》,我想会有答案的。 象棋出版物不是“干货”,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去写,多些认真负责,少些急功近利,象棋的发展需要大家共同呵护!
2楼
yygy 发表于:2013/7/12 15:25:00
家中棋书、杂志近千册.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厉害
共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 2000 - 2008 Dvbbs.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1660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