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 顺炮开局的时候 朋友喜欢第3步直车 第4步车2进6压卒林线,明明知道他这样走黑可以反先 偏偏不知道变化 自己反而被动。请朋友们帮小菜鸟一个忙哈。
PS :开局几步是:炮二平五 炮8平5 马二进3 马8进7 车一平二 车9进1 车2进6......
上面朋友说的是天马行空变例,还有一种是先平车过宫,再上正马的,不怕车三进一,因为也有打兵吃车的棋,接下来红如补士就炮五退一,俗称沉炮局,这着沉炮变例寓攻于守,足可与红方一争天下.
就是第4步红车二进六黑也没有反先.楼主你的棋感还要多练练吧.具体为什么现在全国大赛很少有人走呢.那是因为现在的象棋理论是以稳健为主.开局求全面均衡发展的.也就是所谓的缓攻型..而第四步走车二进六是急攻型..
葫芦娃老师(我小孩说的,动画片里面有个葫芦娃)讲课VCD布局篇第三张里面就有顺炮详细说明
炮二平五 炮8平5 马二进3 马8进7
(车二进六,马八进九)发展下去对红不利,堂堂正正的是马八进七。
建议楼主多打打杨官璘的对局谱.这也是杨老喜欢下的红方布局之一.或看下杨官璘象棋新编上册.里面有详细拆解的..是红先手.不是黑反先.
RT 顺炮开局的时候 朋友喜欢第3步直车 第4步车2进6压卒林线,明明知道他这样走黑可以反先 偏偏不知道变化 自己反而被动。请朋友们帮小菜鸟一个忙哈。
PS :开局几步是:炮二平五 炮8平5 马二进3 马8进7 车一平二 车9进1 车2进6......
《顺炮直车对横车——红车急过河变例》专辑
顺炮直车对横车之∶红车急过河变例,在《桔中秘》、《韬略元机》等古谱里都曾有专题介绍,早在清末、民国时期以及五十年代曾一度成为流行布局,不少象棋名手曾用它来南征北战,收获不少功绩.自从后走方研究出“天马行空”的应着之后,此布局变例几乎绝迹于国内各大赛事.但在江湖业余对弈中还广泛应用,使得不少不了解此布局变例的业余棋手非常烦恼,有见于此,本人特从各大棋书和网络上收集了与此布局变例相关的资料,制作整理成象棋演播室(xqf)格式的专辑,供各位棋友下载,以作交流探讨之用.本专辑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古谱启示》——从《桔中秘》、《韬略元机》、《梅花谱》等象棋古书中收集了与顺炮直车对横车之∶红车急过河变例相关的资料,集中整理在一起,使读者得以了解到此布局变例的起源和前人如何演绎此布局变例.
第二部分∶《近代改进》——从各大棋书和网络上收集了有关近代对此布局变例的专题介绍. 使读者得以了解到此布局变例的演变过程.尤其是后手方“天马行空”的出现, 如何使得此布局变例几乎绝迹于国内各大赛事.
第三部分∶《大师解局》——收集了①象棋特级大师杨官璘在《中国象棋谱》一书中对此布局变例的专题介绍,内容丰富精彩,可谓是当今讲解此布局变例最详尽的第一人。②台湾棋王吴贵临在《象棋兵法》一书中对此布局变例也作了专题介绍,几乎每走一步都加以注解, 非常清晰细致,特别适合初学者.③象棋大师黄少龙在《斗炮锋火》一书中对此布局变例黑方运用“天马行空”与不用“天马行空”应法的优劣都作了总结性的慨述.通过大师们的解读, 使读者有机会从了解此布局变例到完全掌握此布局变例,从而在实战中稳操胜劵.
第四部分∶《实战对局》——收集了民国时期如林弈仙、董文渊、冯敬如、张德魁等象棋名手,当代如杨官璘、胡荣华、李义庭、柳大华等象棋特级大师以及国内外象棋业余高手们的实战对局. 使读者从活灵活现的名家对局中得到启发,创新更多的应招,使得此布局变例内容换发新枝,再显昔日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