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前天晚上弈于联众国手的一局棋。我执后手冒险弃子强攻,最后侥幸获胜。
纵观全局:开局冒险强攻,后利用对手失误吃得一车奠定优势,下面出大败着,因对方没抓住而侥幸获胜,胜得很不踏实。
感觉自己的胜棋都是利用对方的失误而侥幸获胜,自己并没有走出什么好的步子,反而还有很多的漏着和败着,没有那一盘棋是从头到尾都没有大的失误,让自己比较满意的。
怎样才能保证每一步都尽量算好,不出漏着、败着等大的失误,从而走出在自己水平看来比较完善的棋局呢?
欢迎大家指点。
楼主下得其实不错,只要不是大师,谁没有几步软招?只要多下多拆,日久积厚功力,自然少漏,秘方云云,不切实际。
看楼主的开局评注,有点中了“棋书毒”,大师对局,开局谁能打出一手新招,或引对手走成自己熟的布局,嬴的机会就高,而且对手也难有翻身的机会。现代开局优势,可能只是多吃一卒,某一子路较通,不是大师的话(至少市赛前几名),少有能力利用这点优势。甚至有时新着只是平手棋,旨在吓吓对手,让对手多费时间而己,希望对手中变时间不够,走出软手。这类优势,一般业余棋手功力不到,很难利用。
业余棋手,看不看到战术手段(例如本局的楼主所指的15.车九进二,没看到黑仍可抽车;或29. 炮八平六的解围棋等),算度准不准等基本功,才是大部分对局的胜负关键。开局不大亏的话,胜负关键多在中变残局。98%的人根本没有真正拆通什么布局,顶多只是多下几盘,比较熟悉而已。即使真拆通了,也只一、二变例而已。
因此,只要不是比赛,根本不用考虑对方熟不熟什么布局,也没法知道他熟不熟。布局早晚脱谱,到时候谁算度准、力量大谁嬴。楼主开局时担心对方熟平炮兑车,制造陌生局面等,恐怕是过虑了。
我个人的看法是:
下棋要摆正心态,顺其自然,先手当然要积极进攻了,后手就大不一样了,无论是从棋理还是从实践而论,后手谋和就成功了多一半,如果对手开局或中局出了错漏,软着等就可以反先求胜,反之则稳当的谋求和势也是很满意的,后手棋还没有下就想求胜是很危险的,对手水平很差我们不讨论,如果水平相当先手一心求和后手是很难有机会的,后手如果暴露出求胜的欲望还有可能被先手方利用,想那"胡司令"就是打这种心理战的高手!即使是对攻战,总体说也是先手机会更多,后手冒险求胜精神可嘉,但未必明智.更何况现代规则鼓励红胜,对手执先和了他不是更不能接受吗?
其实还是按照谱走比较好,要么一开局就根本不走正规变化例如飞象放弃中卒,上边马从两翼反击,这种野路子在业余高手中也是很流行的,主要较量中局,偶尔一试也许效果还不错.谱着是比较经的起考验的,非谱着有很多有着一些缺陷,也许能出奇制胜,但也可能是劣变,只要被击中要害将苦不堪言.
黑第五回合上士少见,因为上了士就没有了3路马回窝心的选择了,红可以考虑临时变为五七炮阵式,攻击黑呆滞的3路马,效果也许不错,黑要继续平炮兑车的话,完全可以顺势兑掉,避免复杂的黑弃马变化,黑3路马始终是弱点,红仍持先手.
楼主的水平还是相当可以的,如果摆正心态,修为更上一层楼.
非常感谢各位棋友不啬笔墨的指点,下面我从个人角度来谈一下当前自己在棋艺学习和提高上的看法和疑惑。
几位棋友都谈到了我布局选择上的问题并发表了中肯的建议,我非常赞同!
我自己当前最大的问题确实是在布局上。当然,说短板是布局绝对不是说中局和残局达到多高多高程度了,而是说相对于后两者来说,布局水平确实表现出很不相称的差。
从读谱上来看,看过《象棋残局精粹》和《胡荣华中局风采》后,对残局和中局真有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之感。虽然以后很多的书都没细看,但是心中对中,残局基本有个大致的认识,行棋中知道如何去分析和发展,也知道怎么做会有进一步的提高。就是说,有了个基本的理解。
但是布局就不一样,虽然
1. 对布局理论有个基本的理解,对开局形势的分析和判断有个基本的标准;
2. 理解(不是说光记住)中炮对屏风马最常见的几个基本定式的攻守要点,如平炮兑车中的(1)五九炮打中卒变例;(2)急进中兵变例和五七炮进三兵中的黑兑边卒变例。
希望大家不啬赐教。
楼主的求进精神和决心,难能可贵。唯方法上也可以再研究。另外,心态上过于自责,自以为布局差,我看只是对布局重要性认识有遍差。
先谈方法,练开局,研究开局手册没有多大用途,应直接研究大师对局,开他们怎样开局,中残如何继续战斗(这是开局手册没有的,也是一般爱好者感到困惑的地方)。开局手册可作字典般用,下完棋,查查看正招如何走。
也不要什么开局都学,学的要少。
下面抄几段棋书,要旨都差不多∶
楼主既有《象棋棋艺速进》,不妨注意第三章《怎样学习布局》第6点“少精而宽”(48页)一条。要点是学习的布局要少,下面抄自《象棋基础教程》,刘大师用飞相局作例子,如果先手飞相∶
“……后手的各种应着,都只学一种应法,对炮8平5,走马二进三;对炮8平4,走马八进七;对卒3进1,走炮八平七……每个变化只要选择一种应着,在系统以外的暂时不学,这样,就可以使自己的飞相局遂步趋于完美。后手布局对中炮,自己如选择反宫马,则对其它的顺炮、屏风马等,都可以暂时不学……依此道理类推,后手棋对起兵、士角炮、过宫炮等变化,亦只需择一种应法就可以了。因自己先手选用的是飞相,则飞相局就可暂不列入计划。女子象棋特级大师胡明刚学棋时,就辨用了这样的布局学习计划,取得了较好效果。”
黄少龙的《象棋开局战理》有一章《赛前准备》,认为开局谱尽量罗列各种变化,当中有的很少用,有的可能过时,因此读开局谱并不实用。他建议直接研究大师对局,并以中炮过车对屏风马两头蛇为例,研究了十几个大师对局(太多抄不了,只好请你自行把书找来看)。
美国2000年国际象棋全国公开赛2000分等级分组冠军Michael de la Maza用“每局一箸”法练开局,他在著作《Rapid Chess Improvement》(快速提高棋艺)里的例子(如不会国际象棋,把1.e4当成是1.炮二平五理解就是)∶他后手∶1.e4 e5 2.Nf3 Nc6 3.Bb5 f5 4. Nc3 fxe4 5 Nxef,他接走 5...Nge7?这是步软着,他事后用棋软查找,发现大师爱走5...Nf6或5...d5,他喜欢5...Nf6,于是在自己的开局库记下这一箸,也不往下解拆研究,只等下局祭出。他认为,这样花费时间少,又不用记忆大量变箸,保留时间练习战术(他认为这是大师水平以下最重要的),效果不错;而且遂渐改变布局,容易接受。
再谈认识,大师对局,布局是关键;业余对局,布局仍重要,但功力(广东人曰棋底)才是关键。大师对局评注里的布局成功,在一般水平,不一定有同样意义,如果盲目接受,明明可下,却以为败势,即中了“棋书毒”。楼主和棋软对奕,当然易输,布局却不一定是败势。以本局为例,楼主8回合认为红不吃弃马红优(大约记错,应是红连车二平三也不走),硬要弃双马“制造陌生局面”,即为“中毒”病征。其实红若按谱走,不吃弃马,就是红能记住所有谱着(98%不可能),也只是稳持先手,黑较难反击,大师当然不肯,一般爱好者的胜负,还要看双方功力。
下面一例,万春林开局弃子,不理许仙串打,是布局新招,结果胜。棋评当然对新招肯首,真细看对局,红以谨多一相的马炮棋取胜。我辈凡夫俗子,研究这种新招,用途不大。若执红,多一相又如何?若执黑,少一象也未见必败。这局若编入开局手册,只怕会砍去18回合以后箸法,结论红先,或红方好走。一旦误信棋书,以为败势,执黑时“制造陌生局面”,和棋变败,岂不是自已坑自己?